第三百四十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3/3页)

随扈道:“若是没搜抄到呢?”

“搜抄不到,那就是他的运气了。”

“喏。”

没多久,便有人疾步出来,比这司吏走得还快,直接从他身后快步擦身而过。

这司吏咋舌,而后,心情也愉快起来。

官吏之间,至少在这儿,是不存在所谓的感情的,甚至连附庸都不算。

因为官过于高贵,而吏过于卑贱的缘故,所以……这吏在上官眼里,牛马都不如。

因而文吏们争相出卖自己的上官,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而且……这位蜀王殿下还特意记下了他们的名字,这令这司吏更觉得清爽。

看来,无论是去太平府,还是在应天府的学习班,他和另外两位仁兄,都可能有一席之地了。

他的前途,在此一举啊!

于是他愉快地回到自己的公房,此时天色已是黑了。

可同公房的十几个文吏,却一个个挑灯在誊写着公文,或是查验着入档的文牍,还有人搜集着各府县送来的公文,进行挑拣,一派繁忙的景象。

这在以往,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偶尔有人夜里还在,也大多都人浮于事,大家混日子。

可现在即便是那些老吏,竟也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他们年纪大了,机会不多,就靠这一次清丈田亩了。

有人拿着簿子,寻到了这司吏,道:“邓司吏,各县清丈的情况,送来了,依旧还有不少县,显得敷衍,你瞧这……这松江府华亭县,到现在还没有动作,所有都督府下的公文,他们都压在手里。”

“再督促一次,若是再不回应,立即上报。”邓司吏道:“还有,让人去询问当地的各房的司吏实际情况,可以不必发公文……华亭县……”

他想了想,随即道:“华亭县户房的司吏,可还是那位叫周成的吗?”

这时,吏房里一个文吏道:“对,还是那个周成。”

“下书去问他,让他奏报实际的情况,不必走公文,写一张条子去。”邓司吏道:“若只是缓慢,倒还罢了,可若是阳奉阴违,这事可就不小!”

顿了一下,邓司吏又道:“告诉这周成,他为吏多年,心里要有数,若是为人遮掩什么,到时候,连他自己也牵扯进去,可就不值当了。”

“好,学生来修书。”

邓司吏想了想道:“不必,我来修书吧。”

说罢,便回到自己的案牍,提笔书写起来。

……

张安世这头才回到了都督府,高祥就来了。

高祥当面向张安世递出了一个簿子,便道:“这是去岁入职的新吏功考情况。”

张安世点点头,却将这簿子先搁在案牍上,道:“左都督府与我们接洽了吗?”

高祥道:“接洽了,所是要选三百人来,下官打算让他们打散之后,分去各县的县衙里学习。”

张安世道:“咱们也要负责给这些左都督府的人做一下功考,以供左都督府那边参考。”

“是,照磨所那边……下官已经打了招呼,会格外的注意。”

张安世笑了笑道:“还有……选几个文吏出身的官,让他们歇一歇,去一趟左都督府,那边要开学习班了,只怕想要几个人去教授一些新政推行的经验得失,人选嘛……你报上来,我来批。”

高祥苦笑道:“太平府的官吏都快不够用了,现在处处都要人……”

“辛苦是辛苦一些嘛……这样吧……”张安世道:“太平府再招募一批文吏,这一次,招募的标准,不妨再提高一些。”

高祥顿时大喜,因为吏员也属编制的缘故,而且涉及到钱粮供养的问题,所以现在都督府将文吏的员额卡得还算比较紧,各衙,各司,各房,各所,各站,人数都是额定的,每年虽都有一个招募的数额。可现在特批一批人,他这府尹,也就轻松得多了。

打发走了高祥,那陈礼一直在外探头探脑。

“都督。”

张安世看着他,笑着道:“进来吧!怎么样,事情都预备好了吧?”

陈礼走进来,便道:“就等都督这边了。”

张安世便道:“我就怕你出闪失,我这边……肯定没有问题的,方才我在宫中,陛下已经恩准了,不出意外,明日就有结果,你这边,随时给我做好准备。”

陈礼一脸钦佩之色,道:“都督办事,真是雷厉风行。”

张安世咧嘴,乐了:“不管如何,这几日,我要教李时勉这些人……付出代价!入他娘的,和我张安世阴阳怪气,他以为我和我姐夫一样好欺负的?”

“啊……”

陈礼有点发愣,他想破脑袋,也无法理解,这和太子殿下有啥关系。

不过……无所谓……陈礼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