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圣人,你真是神仙啊!(第3/3页)

想了想,张鉊对身后许昌府长葛县的县令说道:“他的长女、次子和三子都快到年龄了,朕特别批准,以后再有这样的家庭,永业田和分口田就可以提前申请均田。”

长葛县令忙不迭的答应了,男人则还有些懵,没怎么反应过来,张鉊又想了想,孩子还小虽然均了田,但恐怕也耕不过来,于是招了招手让负责皇室私产的少府监过来。

“从吾的田庄中选犍牛一头,赐给这位哥儿,不然这么多地,他们一家人耕不过来。”

男人这才明白张鉊是在干什么,他如梦初醒般的就要下跪,张鉊赶紧一把扶住了他。

“无需多礼,这天下间正是有你们这样的赤子存在,朕才有足够赋税和勇士去征讨不臣啊!”

这话相当实在,人口红利哪怕就是在后世那个生产资料极度丰富的时代,都是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甚至是决定性的资源,就更不用说这个时代了。

少府监也是个极会来事的人,他见张鉊是要树立典型和施恩,当即把手一拱建言道:

“圣人,今年的耕种已经结束,若是赐一头犍牛,他们还要驯服和养膘,反而加重负担。

不如直接赐带崽母牛一头,这母牛性情温顺,稍稍养一下明年照样可以耕地,只是没有公牛力气大而已,牛犊子养到明年也就快两岁了,训练一下也可以开始耕田。”

少府监的话还没说完,男人噗通一声,直接就给少府监一个大礼,嘴里喊道:“官人大恩,仆结草衔环也报答不了啊!”

犍牛这种生物,可不是那么好驱动的,这玩意越是健壮的脾气越大。

且它们也有感情,但凡入手不好好养一段时间培养感情,你想让它听你指挥,那是相当困难,它甚至可能更想一牛角让你从眼前消失。

而且在这个时代,给一头牛养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带崽的母牛就好多了,母牛温顺好养,也能耕地只是力气小点而已,牛犊子养养,到明年也能帮上一点忙,且从小养大感情跟深厚更好驱使。

最重要的是,牛跟人一样都会流产、难产什么的,所以一头没有生过崽的母牛,它是存在很大不确定的,而一头正直生育年龄且已经生育过的母牛,可就要好的多了。

男人家得到了一头可以顺利生产的母牛,那在乡里间,可就是一个聚宝盆啊!

只要花点钱,每不到两年就能得到一头强壮的牛犊子。

很多时候,一家农户拥有一头健康母牛,在好世道里,那就是发家的资本,所以,男人才这么激动,以至于想给少府监下跪。

张鉊了解到这些细节之后,当即就同意了,还自嘲的笑了笑,果然,什么耕错礼,亲耕等,还是做戏的成分更大一些。

不过,此时确实是个好机会,在皇后曹延禧和一众妃嫔赏赐了女人十匹布和两样首饰之后,张鉊就跟附近各乡里的农夫们,就在这户农家的院子里拉起了家常,鼓励他们多生产、多生育。

其实根本不用张鉊鼓励,这家农户和邻居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早知道生得多不但税交的少,还能得到一头带崽母牛以及其他赏赐,早就也生他十个八个了。

恰在此时,一南一北同时来了一支帽后插着野雉毛的急使队伍。

张鉊先让从南来的急使赶过来,“福建行省平章衙门有急报到,平章刘再升,行省按察使留从效上报圣人呢。

漳泉二州占城稻大获丰收,经过三年实验,占城稻稳定上田亩产五石,中田亩产四石四斗,下田产三石七斗,漳泉二州可复种三季。”

唐代的石,各个时期出入都不小,张鉊建立张周之后,将公石定为后世的一百一十斤左右,且永不易改。

因此这就是说,在漳泉二州,上田能产五百五十斤,中田能产四百八十四斤,下田能产四百零七斤。

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是复种三季最后的总产量,但即使这样,每收一季,下田也能收一百三十五斤左右。

看着不起眼是吧,但是占城稻的下田一季的产量,已经很接近寻常中田的产量了。

且由于它上中下田的亩产差距并不大,这表示占城稻可以不跟其他作物争夺肥田。

另一个好处就是相当抗旱,一个水稻能抗旱,简直就是最优良的基因。

同时,历史上占城稻是可以在河南偏南地方种植的,北宋有记录汝州等地就可以种,产量还不错。

就算河南不像福建那样可以种三季,但按照两季来算,下田也能有两百七十一斤的亩产。

这比起现在河南下田的一百二三十斤的亩产,这已经翻倍还有多了好吗?

在这么大的产量差距,以及好种植、抗旱等优点下,占城稻没香味,难吃,粗粝不容易下咽,被形容为远不如粟米香甜等等劣势,还重要吗?

一点都不重要!再是难吃,再是历史上经常出现民多不愿食等记录,但它也比草根树皮观音土好吃。

张鉊拿到这张奏报,看着随信使一起出现的一石占城稻,激动的浑身发抖。

好啊!有了占城稻,江南、江西、福建、两广甚至山东河南都能大面积种植了。

有了这样充足的粮食供应,他的夏君夷民才能实施的下去。

周围的农夫等到弄清楚之后,齐刷刷眼里冒光看着张鉊,无限崇拜的看着皇帝。

“圣人果是天上神仙啊!有了这样的稻米,小民等就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皇后曹延禧闻言,也是激动地眼泪含含,她带着文官武将、内侍宫人,朝张鉊缓缓下拜,“天生圣人拯救万民,臣等为陛下贺!”

“哈哈哈哈!”张鉊狂笑几声,历史上多言占城稻如何如何,但只有身临此处,才能切身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冲击力。

大笑声中,张鉊拿起了北边来的急报,是慕容信长发来的。

曹延禧关心的问道:“可是信长儿自海东发来了捷报?”

张鉊快速看了几眼,把奏报给曹延禧看,随后轻飘飘的装模作样说道:“小儿辈破贼矣,早在吾预料之中。”

只不过话刚说完,浑身轻飘飘像是踩在棉花上的我张圣人脚一踏空,差点就栽个大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