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信长之决断(第2/3页)

更何况,就算是倭国的官员、武士阶层,慕容信长也没有选择将他们全部杀光。

留下来的,自然是秦平通父子为首的秦氏一支,大藏春实之子的刘氏一支,还有世代在倭国主要从事文史类工作的西文刘氏一支。

若说半月之前,这三支人还有一些隐隐待价而沽的意思,毕竟当时在他们看来,慕容信长是很需要他们合作的。

但是现在,面对这个半个月就下令杀了十几万人,手下的魔鬼能当街将活人劈开生取肝胆泡酒的恐怖存在,哪怕是战场上下来的大藏春实之子大藏盛,也被吓得快尿了裤裆。

而慕容信长留下他们,也不是说单纯因为他们是渡海汉人的后裔,与大概率是百济人的天皇和高阶公卿不是一回事。

留下他们,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依靠他们去协助控制地方。

摧毁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可以用杀戮的手段,因为人非常集中。

但是下面各个郡国那些连语言都不能与中原人相通的百姓该如何统治,这还是得需要他们协助。

慕容信长的计划很简单,在未来继续击破倭国的残余抵抗力量之后,他就会开始大规模的分封。

具体除了大阪平原的三京之地,北九州的大宰府周围,很明显有极大开发价值的关东之地,以及名古屋所在的尾浓平原以外,都会封出去。

他慕容信长这个封国和日本历史上分封大名不一样,日本历史上大名的分封是上千年不断博弈产生的,而现在,慕容信长可以一言而决。

好大儿不准备把日本目前的行政区划做多大的改动,只需要把郡国降级为府、分郡降级为县就可以了。

爵位嘛,不妨弄的高一点,大国和上国所在为上府,直接给侯爵。其余中国为中府,下国为下府,就给伯爵。

更低一点的子爵、男爵、巡检使嘛,这郡国下面还有分郡,以此类推就是了。

比如平安京所在山城国,要是封的话,就可以封个山城侯。

下面还有爱宕、葛野等郡,如果要分一个郡出来封个子爵、男爵,就可以直接封为爱宕君子、爱宕君男就可以了。

由于倭国的地名大多跟中原类似,连改名字的力气都省了。

不过慕容信长不准备封那么多的侯,也就是说,独立掌握一国,按日本战国时期标准来说,石高三四十万以上的不会太多。

大部分应该都是十几二十万石的小封建主和一两万石的封臣。

而在他们下去统治地方的时候,会允许从现在的军中,招募一部分功劳达不到封侯级别的兵将作为卫队。

不然一个伯爵治下往往有数万乃至十万人,单枪匹马去上任,那就不是上任而是去送死。

且因为语言不通,地理不熟,所以慕容心特意留着这些几姓渡海汉人后裔。

当有勋爵去上任时,就会带上一些,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帮助挑选一些倭人作为伴当一起带去。

反正这次汇集到平城京的国衙军中,大部分郡国的人都有,侥幸未死又被吓成了怂比的,正好可以用。

……

绍明七年,公约952年,十月初一,随着赵匡胤的到来,慕容信长麾下的兵马已经膨胀到了快四万人,此外还收编了万余倭人苦力。

且随着吴越之地粮船到来,光是在大坂,慕容信长就囤积了三十五万石粮食,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于是,十月初二,慕容信长任命赵匡胤为关东征讨大将军,率水陆步骑两万并民夫数万,海陆并进。

去征讨还在倭人手中控制的甲斐、武藏、上野、下野、上总、下总、常陆、陆奥、出羽等国,差不多就是后世倭国的东京、仙台这一带。

同时,他又任命王景为南海征讨使,率步骑五千,前去平定属于南海道的四国岛上之土佐、伊予等国。

而慕容信长自己则坐镇大坂城开始安抚人心,他首先发布田产勘定法,承认自班田制崩溃以后形成的庄园主占有田地为合法。

但是每个庄园限定在上田三千亩,中下田五千亩以下,所有的庄园主必须要在各个郡国规定的时间,赶到大阪城参拜并献上忠心。

这一招,是相当狠辣的,七八千亩的庄园主,下面应该有几十近百户百姓,不至于有多大的影响力,但你让他舍了这点家业,他肯定也舍不得。

而他们一到大坂,立刻就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个顶头上司,或者该叫封君了。

慕容信长的设想,是一个巡检使统领这样二十个以上庄园主,带上一二十人的卫队,直接押着这样的庄园主,就可以开始去上任了。

然后一个子爵或男爵下面放十个以上的巡检使。侯爵、伯爵下面再放五个以上的子爵或者男爵。

用这种办法,先让他们有一个从属关系,等到整体平定后,再来调整。

十月初五,慕容信长再次发布了田亩租税法,将此时倭国朝廷执行的五公五民恐怖租税,调整为自耕农三公七民,庄客君一公三、主三民三。

所有的商业租税,也从直接让小商贩破产的四公六民,调整为二公八民。

其余倭国朝廷设置的耕牛税、帛布税等二十余种苛捐杂税全部取消。

这里的自耕农,就是指由慕容信长这个大王和朝廷直辖的大坂平原、尾浓平原、关东平原、大宰府等土地上耕种的百姓。

这些地方上不设封君,也不留庄园主,因此百姓不管过得好不好,那都是自耕农。实行七成归自己,三成上缴给朝廷。

庄客则是指有封君的土地上的庄园农民,呃,或者称呼他们为农奴也是可以的。

他们的收入自己留三成,庄园主得三成,封君得三成,大王得一成。

呃,看起来很惨,辛苦种地才得三成,但实际上,比起原本他们丰年吃野菜,灾年直接饿死,已经好了很多。

而且也别看庄园主拿了三成,但是组织生产,观察天时,驯养耕牛,水利的小修小补都是要庄园主出钱出力的。

总的来说,庄园主的收入下降了不少,但是在这种恐怖乱世保住了家业,基本权力得到了朝廷承认,下面的百姓收入则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这两份诏令一出,本来如同沸腾滚水的倭国上下,突然就像是被注入了一大盆冷水一样,变得没有那么反应剧烈。

底层的百姓们,开始处于了观望的姿态,不是那么听某些残余公卿贵族怂恿了。

随后,慕容信长开始下诏,分批释放平安京、平城京、难波京这三京的百姓,让他们可以和幸存的家人团聚。

同时由于这三京公卿贵族几乎全部死绝,慕容信长还大度的允许他们自行挑选原本一些低级官员的房舍,算是个小小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