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第2/3页)

历史上阿吒力就给高氏给夺走了,直到董三廓的孙子董眉聚的时候才抢回来。

董摩诃在房间内走来走去,到了这会,他已经感觉到了很不见对劲了。

因为现在他们面对的郭荣和章飞极其狡猾,更有极大的耐心来慢慢布局,一出手就让大理陷入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局面。

你说能让这样人物甘心在这边荒之地一呆就是好几年的君王,会是一个有点娘,身体还不太好,还色厉内荏的主?

“不对劲!不对劲!”董摩诃连说了两个不对劲,他把他两年多前去往中原的经历复盘了一遍又一遍,随后猛然的抬起头来了。

“叔父,上次侄儿去周国出使,一路上都是被周人不断被催促,只在远处看了几眼成都府,然后一路狂奔就都了中原。

而到了中原后,还不让去神都洛阳和东京开封府,而是在许昌府被召见的。

没说几句话,周主就大发雷霆,然后直接将侄儿驱逐,一路上也是狂奔着就被押送回了大理,根本没时间仔仔细细的看看周国,你说这会不会是有问题?”

董三廓也努力思索了起来,“你是说,周人故意向你隐瞒了周国的实际情况,周主也故意做出昏弱的样子来麻痹你,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董摩诃越想越觉得自己是被愚弄了,他狠狠的一锤手,“还能因为什么,周国要全力支持慕容白袍东征高丽和倭国呗。

且当时郭荣也没掌握黑爨三十五部中的二十一部,是以故意给咱们看周国国内纷乱的假象,把咱们都给骗了。”

“真是好大的手笔啊!从天子到下面的督监,合着伙让他们栽了个大跟头。

如果不是周主如此,咱们也不至于对滇东的情况一点也不做防备,黑爨二十一部不被周人掌握,咱们在乌蒙城就能把周人给堵住了。”

董三廓也越想越是这么回事,他有些气急败坏的怒骂了一阵,随后突然脸色一惊,似乎还小小的抖了一下。

董摩诃此时也反应过来了,他有些畏惧的看着二叔董三廓,嘴唇都都有哆嗦了。

“叔父,这可怎么办?高方人老成精,是不是早就明白其中缘由了,就等着什么时候把我们一网打尽呢?”

董三廓先镇定下来了,脸上露出了哭笑不得神色,“这还是对面的周人干的太好了,若不是他们一上来就拿下黑爨二十一部,让高方不敢在此时还挑起内斗,你我叔侄搞不好人头就已经落地了。”

董摩诃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周主年岁渐高,不再具有攻击性,国内矛盾重重,驻兵南溪府多是为了防止被压迫的蜀人沟通大理等判断,都是董摩诃带回来了。

且为了显示自己在周国发挥聪明才智立下了大功劳,董摩诃还到处宣扬过来着。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董摩诃就是造成如今被动局面的罪魁祸首,也是行得通的。

这样一看,确实,假如不是周人一出手就掐住了大理国的七寸,他董摩诃早就断头台上走一遭了。

叔侄两对望了一眼后,感觉随时有可能小命不保的董摩诃小心翼翼有些干涩的说道:

“叔父,侄儿没记错的话,暴蛮部黑巴娶的是乌蒙部头人的胞妹。咱们是不是该为董氏的未来,考虑考虑了。”

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但实际上是一件事。

乌蒙部的头人现在投靠了周人,据说还很受重用,而暴蛮部的黑巴,其母亲是董家的女儿,也是大黑天神摩诃迦罗的信徒。

董摩诃现在说这个,就是几乎在明着问二叔董三廓,是否可与干脆投靠周人。

董三廓思考了半晌还是缓缓的摇了摇头,很简单,按照现在的消耗,大理国还撑个一年半载是没问题的。

毕竟是人口近百万,核心部族三十几万的大国,供养六七万完全脱产的军队两三年的财力还是有的。

现在就下注,对于董氏这样的大族来说,为时过早,万一出点什么问题,那可是整个家族都要遭殃的。

更重要的是,董氏掌控着阿吒力教派,是大理国内最为流行的宗教,但周主偏偏还有个无上天的身份。

在董三廓想来,随着周军进来的,肯定还有六法宗,那董氏该怎办?

虽然现在阿吒力快被高氏给抢走了,但要董氏这种信仰了三百年的阿吒力派信徒突然改宗六法宗,还是让人很难以接受啊!族人也很难同意。

不过就在董摩诃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董三廓突然叫住了他低声说道:

“你去找几个信得过的人,让他们去崇圣寺拜见五叔祖,让五叔祖命聿赍城的僧侣与城外六法宗的大德接洽一下。”

董摩诃大喜,忙不迭的点了点头,崇圣寺在后世又被称为天龙寺,嗯,就是天龙八部中大理段氏六脉神剑的那个天龙寺。

这个寺庙自建立起就是云南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佛寺,对于这样地位的寺庙,就算六法宗被张鉊限制不能去接触,那锦衣亲卫势必也不会放过。

因此崇圣寺的某些高僧,是有跟锦衣亲卫的沟通渠道的,现在这样,由他们去打个前站,无疑还是最合适的了。

要么说我张圣人来的是时候呢,要是早一点来打大理,那时董伽罗还在,董氏一族的地位没有受到高氏的威胁。

他们掌握着阿吒力派,势必不能容忍六法宗的触角伸进来,这种保家卫国加上宗教仇怨的战争,打起来一定很困难。

但是在此时,董氏随时地位不保,现在再要他们从阿吒力派改宗到六法宗,只要能给出一个活佛的称号,似乎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不过,就在这叔侄两还想着慢慢来的时候,郭荣和章飞已经准备给大理国来个狠的了。

当然,这个狠活不是他们两想出来,只是要由他们去协助执行。

这个狠活是锦衣亲卫牵头,钱庄会提出技术支持,再由锦衣亲卫派人去主要实施的。

郭荣手里拿着的一种造型优美,看上去甚至有一层釉质感的贝壳。

有一件超出后世人认知的事情,就是目前这个并不缺铜,也不缺金矿的大理国,通行的货币却是贝壳。

而且也不是现在通行,是在南诏之前的庄蹻古滇国一直到后世清嘉庆末年,都通行这种贝壳制成的贝币。

最初或许是在滇池边发现了大量贝壳,正好又缺少铸造铜钱和金锭的技术,于是就开始用贝币。

到了后来,滇国人通过艰险的蜀身毒道与天竺进行贸易,正好发现天竺海边很多这样的贝壳,于是如获至宝,开始把这种贝壳带回滇国。

几百年下来,通过蜀身毒道,连后世印度东北的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等地的古国,都开始通行这种贝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