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寻思(第3/4页)

“竟是这般缘故,好!回头朕亲自给大上清宫题块匾!”

台上高逊志已然心神失守,张宇初却得势不饶人。

往日种种被高逊志打败的恩怨浮上心头,如今有了姜星火这个外挂老爷爷的加持,张宇初只想长啸一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道士穷!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张宇初指着已然接近失败的高逊志说道:“高逊志,回头见心,见心明性,明性知理,理就在心中!且随我一片光明吧!”

高逊志当然不会轻易认输,他咬了咬牙,问道:“汝所言明性知理,明性如何知理?”

张宇初自然早有准备,他清晰无误地将姜星火交给他的理论背了出来: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意诚则一片光明。”

如今高逊志已然是知道自己输定了,但强撑着一口气,便是要把这新的心学问个清楚,否则心中念头委实不够通达。

“以心格物,如何致知?”

张宇初起身,羽衣飘然,一边吟诗一边踱步,竟是走出了几分潇洒姿态。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吾心光明,人人皆圣!”

高逊志面如死灰。

“……为善去恶是格物。”

曹端在台下翻来覆去地念叨着这句话。

虽然是头一次听说,但以曹端的悟性,很快就明白了什么意思。

在张宇初所提出的新的心学概念里,格物致知更多的是面对心里的念头,格物也就是正念头,把不正当的念头弄正当,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所致的知是自己的良知,而良知则是人的道德本能,本来的心是光明纯净的,人的道德会一触即发,但是会有邪恶的念头来蒙蔽本心,格物就是使不正归于正,致得良知。

正念头,就是了解到自己有不善的念头,知道了,就是知,知道了之后还要正念头,使其正当,搜索心里所有不善的念头,使其合理正当,这里首先默认了良知是光明的本心,人人都有,所以人人皆可成圣。

“咳咳咳……”

高逊志越咳嗽越厉害,到了最后,竟是大口大口地咳出血来。

曹端顾不上思考,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台去,好在他年轻,又常干农活,竟是一个人就把高逊志给抱了起来。

“医师!快去叫医师!”

高逊志口中的鲜血溅在长衫上,此时竟是连着眼泪,一并混着在了一起,大滴大滴的泪水,从他浑浊的眼中流下。

“鲁哀公西狩获麟,圣人曰:吾道穷矣,今日吾不能卫道统,已成罪人矣!”

曹端当然能大略体会到孔子,或者说高逊志的心情,身为大明理学界最顶级的大儒,捍卫了理学几十年的道统,如今去被对方开天辟地新论给辩得哑口无言,若是这般也就罢了,关键是这番新论,传出去是要引起剧烈的思想动荡的!

说是在儒家引起海啸都不夸张!

因为“成圣”,这对于儒生来说,是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毕竟这条路前后几千年,也就那么寥寥几人走到了尽头,能被封圣,这个概率实在是太小太小。

可“做圣人”这个美梦,哪个儒生在开蒙的时候没有想象过呢?

就如同拿破仑的那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不想当圣人的儒生不是好儒生。

问题是,从儒生到圣人,有亿点点难。

可以这套以人心来证天理的学问,却告诉了天下儒生,人人皆可成圣!

而且这还不是一句空话!

张宇初提出的新论,先是以“本心光明”为基础,又清晰地提供了格心的步骤,按理说,是个人都能知致则意诚,意诚则一片光明。

那人心抵达一片光明后,认为自己是圣人,自己不就真的是“圣人”了?

这是完全可行且逻辑闭环的一套修炼方法论。

这将给大明的理学界带来塌天大祸!

高逊志被抬到了汪与立旁边,只不过汪与立是喝绿豆汤,他是喝中药汤。

“高公且好好休息,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我会只论王霸,不论人心天理的。”

曹端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台上的张宇初,他知道自己已经是最后的希望了。

他不仅要击败张宇初,还要击败姚广孝,亲眼去诏狱里看孔希路。

在万众瞩目中,他登上了擂台。

……

飞鹰卫驻地就在南京城聚宝门正南方的雨花台。

雨花台高约三十余丈,长七里有余,自古便是南京地区登高揽胜之佳地。

而之所以选择雨花台这片地方作为热气球部队的驻扎地,其实是有说法的。

这里关键的地方就在于,雨花台跟西北的“五丈原(原通‘塬’)”等塬地地形类似,乃是一个高出平底的平台状地形,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直升机停机坪一样,极为有利于热气球的起降和回收。

今日飞鹰卫没有飞行任务,因此热气球都停在了用来遮风挡雨的仓库里,雨花台用来起降的广场上一台热气球都没有,当值的飞行员们也都在值房里聊天打屁。

“明天就休沐了,兄弟们晚上好好去喝一顿。”

“你说今晚能遇到哪家姑娘?”

“还不就那些人?”

“不过听说新来的长可漂亮了……”

突然,远处的上山的山道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并且迅速朝着他们这边靠拢。

随着马蹄声传来,不仅是在当值的飞行员,负责守卫雨花台驻地的军士们也顿时警惕起来。

拒马被归整好,士卒们手持长枪排列了枪阵,后面的弓箭手也已经拉弓上弦。

领头的总旗手搭凉棚举目朝前望去,只见那几个人正策马朝这边跑过来,距离越来越近,很快他就能看清对方脸上的神情了——

“让开!曹国公有令!”

来人的语气显得格外急切,让飞鹰卫的军士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他们这些热气球部队可全都隶属于飞鹰卫编制,在行政上根本不归五军都督府管,是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哪家的国公爷按理说都不能插手的,而且曹国公是个什么鬼?曹国公不是去日本了吗?

飞鹰卫的军士们心存疑虑,领头的总旗示意手下人不要轻易动手,然后孤身一人将信将疑地走下台阶迎向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