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索姆河战役(第2/5页)

按照黑格的作战计划,弹幕轰击需要进行5天。但是,从6月26日,天开始下雨,一直持续到6月28日,所以进攻时间只好顺延2天等待湿地变干。由于害怕弹药库存过低,弹幕轰击的强度有所降低。不过,弹幕轰击震撼力还是明显的。7月1日,在步兵站起来准备出击时,已经有150万发炮弹倾泻到德军防线上,仅在步兵进攻的早晨就炮击了20万发炮弹。平均每一平方码的土地落下1吨的弹药,其摧毁士气的效果与过去四个月凡尔登双方曾经历过的一样。“我能活到明天吗?”比洛的一名士兵在日记中写道,“难道我们还没有受够这惊人的恐怖?这地狱的交响乐已经持续了五天五夜。人的脑袋就像疯了一样;舌头顶住上颌。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无法睡觉。与外界的联络都切断了。家里没有消息传来,我们也送不出消息给亲人。他们肯定很焦急。还要熬多长时间?”

英国兵和法国兵很高兴,因为他们想到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活着逃出这炮火的地狱。的确,德国人受到了伤害,而且损失非常严重,大约7000人死于炮火之下,许多大炮被摧毁。对那些生存下来的德国兵来说,曾经安全的地下城市变成恐怖的城市,他们只能畏缩在黑暗中等死,连埋葬身边死尸的勇气都没有。有大约1万德国士兵活下来了,他们中的大部分面对英军阵地。不知何故,这些士兵还保持着理智,用潜望镜观察对面阵地的动静。他们的大炮也是隐蔽着的。几周前,德国炮手已经把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壕及其可能的进攻路线放入射程之中。炮手们也进入地下,他们的大炮隐蔽在树林里,覆盖着伪装。一声不发的德国大炮似乎表明它们已经被摧毁。

进攻开始了,这是一场无法令人不吃惊的战斗。战场很开阔,到处是蜿蜒起伏的农田。虽然四处都有树林点缀,但是双方前沿阵地却没有,视线非常开阔,没有障碍。6月30日下午,被挑选出来引领进攻的英国部队集聚在他们守候的村庄外,开始向阵地前沿走来。道路上都是英国兵,德国的观察哨看到了他们。大队的骑兵也跟上来了。不需要拿破仑的智慧,普通人也能看出这些现象背后的意义。这个夜晚对德国人来说特别痛苦,他们知道伟大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北欧仲夏的夜晚很短,在7月的皮卡第(Picardy),早晨5点钟天就朦胧发白了。这个地区黎明有雾。黑格本可以在刚有晨曦时就开始进攻;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他的部队就可以跨越阵地之间的无人区而不被发现。但是,法国人要求晚一些开始,黑格同意了。早晨6点25分,像往常一样,早晨的休战状态结束了,炮击开始。英军建立如此的常规,就是为了吸引德军养成一种思维习惯相信7月1日就跟往昔日子一样。但是,考虑到昨天晚上看到的情况,德国人很可能不会按英国人的方式推理。

7点20分,步兵进攻前10分钟,英国人引爆德军霍索恩岭(Hawthorne Ridge)多面堡地下埋设的炸药。“我所站的地方发出巨大的震动,”一名进行远距离观察的英国士兵报告,“摇摆,倾斜……然后,大地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泥土被掀起到100英尺(约30米)的高空。泥土越升越高,与下落的泥土摩擦发出恐怖的咆哮,爆炸地点出现一座烟尘山。”虽然此次可怕的爆炸造成很大的杀伤,但是其效果是有限的,难以弥补的是它实际在给德军传递警告的损失。然后,德国人开始向英国人送信号,一个冰冷的信号。那些被认为已经成为哑炮的德国大炮突然开火,准确地落在英军士兵等待出击的战壕上面。显然,德国人还活着,他们的大炮还在,那些大炮为了获得最大轰击效果而布置得井然有序。7点28分,又有10个英国人埋下的地下炸弹爆炸,但都要比霍索恩岭那个大爆炸小一些。两分钟之后,汽笛鸣响,2万英国士兵爬上地面,向德军阵地走去,他们觉得自己只不过是走向敌人的泥土墓地。

也就在此时,英军的炮火停止轰击德军前沿阵地,这明显有别于从前,一般英军在7点45分停止轰击。此后,英军的炮火转移向较远的目标。本来应该是爬行式的弹幕轰击,让步兵紧随其后,但是,由于管理不当,弹幕轰击移动的速度过快。大部分英军炮弹落在德军背后。炮火轰击方式的改变给德军另一种警告。当德军士兵看到、听到、感觉到弹幕轰击离开自己,他们马上爬出藏身的暗室,进入岗位,把机关枪拿出来准备好。

回到地面,德军吃惊地发现英军的地面弹幕轰击效果也异常有限。德军的带刺铁丝网和木桩几乎都在原处,这点最难以解释。这些没有被摧毁的带刺铁丝网,像往昔一样为德军提供难以穿越的保护屏障。

英军的进攻部队被告知,一旦发现带刺铁丝网被炸开的开口,马上向开口处聚集,所以铁丝网的开口处成为英军的死亡陷阱。仗打到这个时候,英国人奇妙炮击中隐藏的问题才暴露出来。大量炮弹没有爆炸,有人估计有三分之一的炮弹是哑弹,但至少应该有几万发哑弹。在爆炸的炮弹中,榴霰弹居多,炸弹较少,而且这些炸弹的威力较小,无法穿透德军的掩体。导火索也暴露出缺陷。产生这些问题有一部分原因是劳合·乔治造成的,他要求英国工厂匆忙生产,匆忙生产导致质量控制失效,为了增加产量,工厂雇用大量没有技能的工人。另一个原因是黑格造成的,他决定把许多重型大炮留在佛兰德斯,希望有一天能发动对海岸线的进攻。然而,使这些不幸变成灾难的根本原因是英军的高级将领,尽管前线观察员不断警告德军的铁丝网还没有被摧毁,他们仍不听警告。

英国兵出发时并不了解这些情况。他们热情高涨,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对面前的敌人无知。此外,他们都喝了比平时配给量要多的朗姆酒(有些部队能喝多少就给多少),朗姆酒使英国兵感到安全、稳定、迟钝。为了进一步激励士兵,士兵们被告知,军士可以枪毙任何胆敢不前进的人。这样的做法,当时很流行,效果也不错,但从来没有被写入军规。此外,没有一个军官会笨到把有关俘虏的命令也写在纸上。一些参加索姆河战役的部队把处置俘虏的命令制定得毫无歧义:没有俘虏营可用,德国俘虏必须跟着攻击部队一起向前走。

德国人对眼前的景象感到吃惊。英国人没有急行军,也没有利用地面物体闪避,只是肩并肩地前进。他们不跑,只是慢慢地走,就像在做军事列队训练。他们手拿着步枪和刺刀,就好像从古代走出来一样。如果这还不算荒谬,那就听一听给他们的进攻命令:以整齐的行向前进。这是罗林森的主意。他认为自己的部队经验不足,不能以其他方式前进。“进攻要像波浪,”他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要近,这样才能给他们信心。”如果德国人已经被炮火消灭了,这种前进方式还算合理。每一行的行进速度都是每两分钟走100码(约90米)。行动的准确性以秒计算,这样才能与“徐进弹幕轰击”配合。然而,英军的“徐进弹幕轰击”并没有按原计划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