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国事顾问端纳(第4/4页)

“我不是军事家,不能预言胜败。人生,是一盘很有趣的棋,你要学会不因一时受挫而懊丧,也不因一时胜利而得意。基督教的教义很难解释中国的实际,你对中国的了解恐怕不如你对美国了解得多。你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的哲学,不然就很难治理中国……这次共军渡过湘江,进入边沿地区,也许并不是坏事,这样,可以促使各地方势力拼命与共产党作战,打个两败俱伤,中央军就可以开进去收拾残局。这就应了中国的古成语:一箭可以双雕……”

宋美龄的思想有了转机,眼前豁亮。她虽然没有研究过古典哲学,“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典故她还是知道的。西渡湘江的共军,不正是塞翁所失之马?她吃惊地发现,原来视之为千难万险的境地,转念一想竟然可变为制胜的坦途了。她不相信会这么顺利,她想用提问的方法,让端纳给她提供更充分的根据:

“我总觉得委员长的处境艰难,朋友太少,敌人太多……各个地方实力派都存野心异志,他需要解脱困境,消除背叛的良策。”

“但是,你说的各地方实力派,虽然是异己的力量,却不是真正的敌人。今天打得你死我活,明天就可以握手为友,委员长的最大的策略就是不让这些地方势力联合起来对己,而使自己永远处在居中央而令诸侯的地位……委员长的真正敌人有两个,外忧是日本帝国主义,内患是中国共产党。只有消除内患才能解除外忧,这就是委员长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说到底嘛,”宋美龄有所领悟地说,“真正的敌人是共产党人。”她的心里忽然开了一条缝,似乎多日的忧虑只不过是一场虚惊,一个敌人还不好对付?她不合文法地把话打住了,蓦然站起,走到圣母像前,脸上除了表现出往常祈祷时的虔诚之外,还流露出无限的感激与欣慰:“上帝保佑!”

这时门外传来兴奋的报告声。

“有什么事嘛?”宋美龄结束了虔诚的祈祷,带着愠色转身问侍卫副官。

“委员长请夫人和顾问去礼堂看电影。”

“什么?什么电影?委座不是正在开会吗?”

“是白崇禧从前线送来的资料片,刚刚从机场取回来。”

“资料片?”宋美龄第一次听说,而且委员长竟然中止了会议去看,想来是很重要的,但这种军事资料她是从来不看的。

“是湘江之战的战况实录,片名叫《七千俘虏》!”

“噢,健生起了个不错的片名。”端纳不由得夸奖着,关切地提醒宋美龄说,“礼堂里没有生火,恐怕很冷。”

“那有什么关系?”宋美龄用一种无所畏惧的声调说,“前方将士风餐露宿浴血奋战,我们坐在礼堂里还怕冷吗?”

蒋介石在礼堂做放映的准备时,披阅了白崇禧随影片附来的信札:

蒋委员长钧鉴:自共军西窜以来,我军即枕戈待旦,遵命驱驰,先则有萧克所部二万余人以为先驱自赣入湘继则入桂,于9月20日自道县、洪水关、永安关等地窜入广西之灌阳、新圩、文市及全县之石塘,经兴安之界首续由资源、龙胜绕湘桂边境之绥宁通道经黔东入川。我广西主力部队与地方民团奋力痛击,屡次战果已达上闻。

俟11月下旬,朱、毛率部蜂拥入湘,意在沿萧克之旧道西窜。广西全部兵力只有两个军共十五个团,即使配合各地民团,亦无法与共军之兵势相比,因此在战略指导上,决定沿恭城、灌阳、兴安之线占领侧面阵地,置重点于右翼,拟乘其长驱入境之际,拦腰痛击,战果奇佳。仅文市、成水一战,即俘虏共军七千余人,缴枪三千余支。为纪念此次大捷,特摄《七千俘虏》之影片奉上。

此外,我各地民团与民众合作,厉行空室清野政策,共军所经过约六十公里正面找不到颗粒粮食,饿毙者不下万余。

检讨此役,如湘军刘建绪之部队能努力合作,战果则更大。当刘部甫入全州,为尽地主之谊,我们特备酒肉款待,望其饱食之后努力协同作战。职部特派飞机侦察刘部行动,驾驶员回来极为愤慨,说“他们不在剿共,而在‘抗日’……”他们架着枪晒太阳,任凭共军渡过湘江,为保实力,贻害党国,实为至憾。敢布腹心,惟希明察。

蒋介石把白崇禧的信看了两遍,喜忧参半。忧者,不管湘军、桂军都在作假;喜者,他们为了推诿责任互相攻讦,可以分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