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争理论(第4/5页)

在战术上使用手段的各种条件

既然有些条件是战斗不可或缺的,会多少对战斗发生影响,那么它们也应当是战术考虑的对象。这些条件即时间、地形和天候。

时间

昼夜之分会对战斗产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的范围显然超过昼夜的界线,因为每次战斗都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大规模战斗甚至要持续很多小时。对于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来说,究竟是从早上开始行动还是从下午开始行动有着巨大的差别。不过,有些战斗是不受时间的影响,一般而言,时间对战斗的影响整体上是有限的。

地形

地形最好分为地区和地貌两个概念,严格地说,倘若战斗是在完全平坦的荒原上进行的,那么地形对战斗便没有什么影响。

在草原地带,这种情况的确有可能发生,但是在欧洲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欧洲民族间的战斗不受地形的制约是难以想象的。

天候

天候对战斗发生决定性影响的情况极为少见,其实,只有大雾会对战斗发生一定的影响。

战略上的目的和手段

在战略上,原本只有胜利,即战术成果是手段,能直接导致媾和的因素才是最终的目的。战略在运用手段达到目的时,多少会受到对此产生影响的那些条件的制约。

在战略上使用手段时离不开的各种条件

这些条件仍然是:时间(不过应该包括季节)以及天候(不过是指严寒等特殊现象),地区和地貌(不过地区还应该扩大理解为整个战区的土地和居民)。

构成了新的手段

把上述条件和战斗成果结合起来,战略就让战斗成果——当然也就让战斗本身——有了特殊的意义,即让战斗具有了特殊的目的。不过,只要该目的无法直接导致媾和,而只是从属性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它当成手段。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具有不同意义的战斗成果或胜利都当成战略上的手段。

比如,占领敌军阵地便是和地形结合在一起的战斗成果。我们不但要将具有特殊目的的单个战斗当成手段,还要将在共同目的下进行的一系列战斗所组成的任何一个更高的战斗单位当成手段。比如,冬季战局便是这种和季节结合起来的一种行动。

因此,只有那些可以当成直接导致媾和的因素才是目的。理论所要做的是探讨这些目的和手段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战略要如何做才能够详细地、毫无遗漏地将这些手段和目的列举出来。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回答,那么我们便会遭遇重重困难,最终无法找到作战理论和作战实践之间的逻辑的必然性。

所以,我们只能根据经验,根据战史所提供的案例来进行研究。当然,以这种方法来搞研究也有局限性。但是,这种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不管在何种情况下,理论讲述的问题都是从战史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种局限性,与其说它存在于现实之中,倒不如说它存在于概念中。

这种方法的一大优点是,它能使理论切合实际,不至于钻进牛角尖和变成幻想,让人们陷入无谓的思考。

对手段应分析到什么程度

另一个问题是,理论对手段应该分析到何种程度。这个比较容易回答,我们只需考察它们使用时的各种特性就可以了。对战术来讲,各种火器的射程和效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作战跟用炭粉、硫黄和硝石制造火药,跟用铜和锡制造火炮不一样,它是运用具有效能的现成的武器,虽然可以决定效能,却是无关紧要的。但对战略来说,只需要运用军用地图,无需研究三角测量。要获得最辉煌的战绩,战略不需要研究如何建设国家,如何教育和管理百姓,它要做的是了解欧洲各国社会在这方面的现状,并注意不同的情况究竟会对战争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

知识的范围大为缩小

这样一来,我们发现,作战所需的知识的范围缩小了很多,理论所需研究的对象就大幅度地减少了。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在进入战场之前所必须具备的,一般军事活动必需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在真正投入到战争之前,一定是被压缩成为数目极少的几条主要结论,如同某个地方的很多小河流入大海之前先汇成几条大河一样。

事实上,统帅所要掌握的只是那些主要结论。这也就是为什么伟大的统帅通常能够迅速成长和为什么统帅并非学富五车。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我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我们的研究便是错误的。

只有这样的结论才能够解释:为何有些跟军事活动毫不沾边的人却能担任较高的职务,甚至是担任统帅,并在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战绩;为什么伟大的统帅从来都不源于知识渊博的军官群体,而大多数统帅都是那些环境不允许他们获得大量知识的人。因此,那些认为必须从了解一切细节为起点来培养伟大的统帅的人,或者认为这样做是好处多多的人一直以来都被人讽刺为书呆子。

要证明了解一切细节对统帅没什么好处这个观点是非常容易的。因为人的智力本身就是通过他所接受的知识和思想培养起来的。

大问题的知识和思想可以让人成大材,而细小和枝节问题的知识和思想,如果不加以拒绝的话,那么只会让人变成小材。

以往的矛盾

以前,人们总是忽视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是简单的这个问题,人们往往无法将它和那些为作战服务的活动的大量知识和技能区分开来。所以,在它们和现实生活产生对立时,人们便将这一切都推给天才,他们坚信,天才是不需要理论的,理论也不是为天才建立的。

所以,有人认为知识一无是处,而将这一切都归于天赋。在现实生活中,有依靠天赋行事的人总是认为,卓越的天才和学问渊博的人好像有着天壤之别。这些人不相信理论,认为作战完全依靠个人的能力,而个人能力则与个人天赋的高低息息相关,于是他们成了怀疑论者。

对此,我们只能说,这些人比那些只知道相信错误知识的人要好一些,但是他们的看法却跟事实相违背。因为,人们若不积累一定数量的观念,便不能进行智力活动。

这些观念绝大多数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这些观念便是知识。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哪些知识呢?在这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战争中所需的知识应当是人们在战争中需要直接处理事情的知识。

不同的职位需要不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