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胡康谷口

中日两军的战线,依然胶着在胡康河谷西口。

打入新平洋的远征军先头部队如同一根鱼刺,日军动用了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大队的主力,鏖战两个月,仍然无法将这根鱼刺拔掉。12月底,当新38师和新22师先后投入战场之后,日军的日子越发不好过起来。

12月26日,孙立人亲自指挥新38师主力发动为“李家寨”守军的解围之战。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仅仅四个小时,在“李家寨”外围驻垒围困李克己部的日军就败退下去。

其实孙立人的增援部队赶到,日军早已得到情报。此时由于日军的宣传和那嘎工作队的努力,当地相当一部分“山头人”,也就是缅甸少数民族克钦人,对日军态度比较友好,所以中国远征军的行动经常由于他们的通风报信而暴露。只是日军低估了中美工兵的施工能力,不相信远征军能够这样快组织起携带重武器的大部队翻越野人山来增援,认为这只是一支试图与包围圈中李克己部进行联络的侦察部队。12月14日,远征军第114团一部曾试图发动解围之战,但由于没有重武器,在优势日军面前吃了败仗,连长许炳新阵亡。有这次战斗的经验,日军对再次来援的远征军部队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

中国工兵在缅北建设前线机场,他们保障了前线物资的供应,堪称无名英雄。

之所以孙立人直接指挥的解围战斗取得这样的成果,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围攻“李家寨”的日军弹药食粮皆不足,而且在此前的战斗中,虽然想尽办法,仍然拿这支中国孤军没有办法。此时看到远征军的大队援军到达,日军士气为之低落,因此战斗意志不够坚定;其次,这支中国军队打仗的法子有些古怪,实在让日军难以适应。

战斗一开始,中国军队竟然用P-51式野马战斗机进行火力准备,随即使用炮兵猛烈攻击大龙河东岸的日军炮阵地。这阵突如其来的立体式攻击异常凶猛,让日军大为惊讶。“李家寨”的地点在大龙河西岸的丛林中,日军在胡康河谷最前方的大本营是孟关,第18师团前线指挥部和补给物资都集中在那里,日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借助简易公路勉强把大炮从孟关拖到大龙河东岸,就再也没法向前移动了。而且,由于道路泥泞,又经常被雨水冲坏,日军的炮弹很难送得上来,大炮一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很难发挥火力。所以,尽管日军的炮兵对第112团防守阵地的威胁很大,但情况并没有孙立人预料的那样严重,因为日军的进攻主要还是依靠步兵。李克己的迫击炮和冲锋枪,虽然打日军的山炮不是对手,但收拾起扛着比人还长的三八大盖的日军步兵,却是游刃有余。“李家寨”就是一个依托大树建立的环形步兵防御阵地,尽管飞机不断空投物资弹药,但不可能连钢筋混凝土一起投下来,因此当地根本无法建造坚固的永备工事阵地。假如让日军像孙立人那样用炮,那十个“李家寨”也早拿下来了。

大龙河于邦渡口

M1式75毫米山炮,中国远征军山地战的利器。

反攻的道路也让人感慨万千,因为这条路也是当年中国远征军从缅甸败退到印度的道路。这是远征军中的一名美军顾问在检查路边遗弃的一批武器,这门4英寸野炮,当年就属于第一批远征军。

孙立人是怎样用炮的呢?中国远征军在“李家寨”反击战的第一阵排炮,就隔着大龙河把日军的炮阵地点着了。因为在“李家寨”的战斗已经打了几十天,日军知道李克己手中并没有远程大炮,所以其炮兵根本没有转移阵地的习惯,在中国军队的炮火面前只好仓促就地还击。但是,中国炮兵的火力明显大大超过日军,几个回合,日军的大炮就成了哑巴。

如同前面叙述的,由于两个师瓜分了相当于三个美军师的装备,远征军驻印军的炮兵部队达到了变态的地步。孙立人部新38师居然辖有三个炮兵营(国民党美械师正常情况下只辖一个),其使用的美国M1式75毫米山炮是专门为山地作战设计的,平常用吉普车拖着也能奔驰如飞,而它的射程远远超过日军装备的四一式75毫米山炮。新38师有27个步兵连,却有九个炮兵连,其炮兵训练时间短,四个星期就算培训完毕,战斗力却很强,其原因让国内的炮兵们既羡慕又嫉妒。在兰姆伽训练中心,中国的炮兵学会开炮以后,美军顾问就会让官兵们开车拖着大炮到野外去,用实弹射击代替训练,几次拉练下来,无论射击的准头,还是相互配合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最好的锻炼。这种训练方法曾有很多远征军老兵回忆过,纯粹是用炮弹喂出来的,还真是难以效仿。

如同李向阳的好枪法是子弹喂出来的一样,这种用炮弹喂出来的炮兵果然身手不凡,这一仗孙立人派出了一个完整的山炮营攻击日军炮阵地,双方的炮战在短时间内就成了远征军的射击表演。

压制住日军炮兵后,远征军开始对日军在“李家寨”周围的阵地发动攻击。在这里,日军最主要的阵地是大龙河上的渡口于邦,只要攻占于邦,日军围攻“李家寨”的五个中队就成了被掐断的瓜蔓。

日军在于邦的阵地与李克己的“李家寨”很相似,也是依托丛林中的大树配置兵力,在树上设置被称做“鸟巢工事”的机枪阵地,一棵大树就可以控制周围几百平方米的范围。说起来,李克己设计出“李家寨”防御体系,可能还参考了于邦日军阵地的模式。这是因为,于邦是日军常备设防阵地,早就修有工事。根据《大公报》随军记者煦东记录,10月底的进攻中,李克己曾经指挥所部试攻过于邦,远征军对于邦敌军的阵地印象深刻,称“敌人的工事做得意外新奇,那战壕有两米多深,外面却没有一点积土,而壕底的两边,入口很小,壕内有宽敞的横洞,当我们的士兵冲入壕沟时,敌人便一个个都钻进洞里去了。这时候那些满布在树上的敌军轻机枪巢便用猛烈的火力,向我们这些冲入壕沟的士兵射击,洞里的敌人也用手榴弹向外面乱扔”。结果,第112团阵亡了两个排长也没有拿下来。

遭到日军围攻的时候,李克己布置的“李家寨”,和于邦敌军阵地颇有些神似。应该说这种阵地在丛林战中十分适合,日军步兵很难接近“李家寨”。

攻克这种阵地,如果使用战车还是比较有把握的。日军进攻马来亚的时候,英军的指挥官柏西瓦尔将军和远征军参谋长柏特诺,颇有些相似的教条主义精神,按照教科书得出了热带丛林战中无法使用战车的结论,于是把所有战车部队调离战区。偏偏日军这方面的书本教育不够彻底,于是山下奉文将军的部队在战车开路的情况下,接连击破和绕过英军七道防线,直抵英军老巢新加坡,横扫整个马来半岛。事后,军事家分析日军的战车无论设计还是机械性能,在热带丛林中都是一种糟糕的武器,故障率极高。但是,哪怕少数几辆战车,在进攻战斗中,在防守一方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取得很好的突破效果。到了二战后期,美军在谢尔曼坦克上装备火焰喷射器,这种喷火坦克简直是太平洋诸岛日军守备部队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