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3/6页)

马明金在与徐兰香相拥时,循序渐进,委婉地劝慰徐兰香,尽快地离开这里,是他冷酷,是他无情?不,就因为徐兰香是他心爱的女人,是他的妻子了,他才这样。他说山里已开始降雪了,马上要进入冬季,义勇军为保存有生力量,要进行战略转移和越冬物资准备,敌情通报,日本关东军和满军即将组成讨伐队,大战在即,他不能,也没理由,让徐兰香陷入这危险之中,他说他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军人,为把日本人赶出去,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但他希望他的亲人,他的妻子活下去,他在说这话时,紧紧地搂住徐兰香。此举,更让两人心里隐有一种生离死别之感。

徐兰香本是个任性的姑娘,但做了马明金的妻了了,她知道自己再任性下去,将会对自己的丈夫生活和精神,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她说她听从马明金的安排,前提是,马明金要向她保证,好好地照顾自己,以待来日重逢。

这天,还是老刘赶着马车,载着一个初为人妻的女人,踏上回家的路程……

……

常言说,雪落高山,霜打洼地。进入冬月,山外的雪刚把大地覆盖住,山里早是冰雪世界,各个山路,基本都被雪封住了。

马明金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日本讨伐队刚进山里,他正面阻击,摆出决斗的架势,几次战斗,他让洪大新吸引住敌人,边打边往深山里面撤退,山高林密,大雪齐腰,敌人的重武器使用不上,疲于奔命。马明金趁机率领一支精干的队伍,绕道出山,偷袭敌人的后方,其中,就包括囤积大量军需用品的拉法镇。

拉法镇地处长白山脚下,距蛟河仅十五公里,满铁新京至图门铁路途经此地,镇内有不少家商号,比较富豪,军事位置也比较险要。

这天,一个带棚的马车,停在“四季香”门前,这是镇里最大的饭馆,说它大,其实也就是除了堂面,还有两个雅间,与吉林市其他的馆子没法比。

一个饭馆的伙计,忙跑出来,挑开棚帘,笑容可掬地:“先生,请,屋里请……”

马明金没用伙计接扶,跳下车,为显示富豪气度,手里还拎根文明棍。在伙计的前引下,带一个随从走进屋里。

车老板把车停靠在一边,抄着袖,警惕地寻看着,周围陆续出现几个身着便装的汉子,这都是马明金带来的人。

马明金在雅间坐定,没等点菜,扔给伙计几个小钱,问他可认识驻军的孙排长,并让他去把孙排长找来。

“你是说孙明孙排长?他常来这儿喝酒。”镇子本来不大,伙计对镇内稍有身份的人,可谓是了如指掌,他看出马明金是远道来的,陪着小心问:“掌柜的,我见到孙排长,怎么称呼你?”

马明金:“你就说我是他的表哥,姓马,他就知道了……”

伙计:“好了,我这就去,你们二位点两个小菜先喝着?”

随从:“你去吧,我们一会再点菜。”

伙计应声出去。

马明金先行带十几人进镇,队伍按计划,傍晚,赶到拉法镇外,半夜时分,完成预定部署,听候命令,投入战斗。

孙明背着匣子枪来了,进了雅间,把门关上,举手敬礼:“

老团长,又见到你了,真是高兴啊!”

随从透过窗户,可看见外面车老板子。

马明金把孙明拉坐在身边,笑着说:“还是咱们老三团的弟兄,见面就是亲啊!”

孙明曾在满军中任连长,夏天,马明金脱逃前,为掩人耳目,到松花江边,东团山下钓鱼,孙明念老长官旧情,探望马明金,又送来酒菜,这事儿被日本人知道了,将孙明好个斥责,三个月前,调防到拉法镇。

马明金:“镇里的情况有变化吗?”

原来,不久前,马明金通过内线,给孙明写封信,试探孙明是否有哗变之意,孙明没有一丝犹豫,回信说听命于老长官的。还说现在满军的士兵,大多数都痛恨日本人,只是敢怒不敢言,他可以掌握全排,真要动起手,排里两个日本指导官,不在话下。马明金派人与孙明进一步接触后,制定了突袭拉法镇的战斗计划。

孙明几天前,将镇里守军情况,以书信方式做过报告:“镇里军情,没有多大的变化,火车站还是一个守备小队,二十四人,团部约有百余人,另外还有一个卫队连,全部加起来,三百多人,我们排四十人没算进去。”

马明金因是隐蔽出山,只带一百多人。

孙明:“团长,有把握吗?”

马明金思忖:“兵力是悬殊些,但我们按原方案执行,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团长李子安控制住,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孙明赞同,他说满军从上到下,人心涣散,如果不是日本弹压,根本没有人愿意向义勇军开枪,说到这儿,他讲起,在满军中,暗中流唱着一首歌:满洲士兵兄弟们啊,/眼看那立了春, 大家提精神,/何不反正杀敌人。/你们别在梦中睡沉沉。/日本是仇人,/占满洲,/杀中(国)人,/用苛捐,/剥削人。/夺取政权他为尊,/敲死劳工兄弟们,/日本人心太狠,/抢夺烧杀带奸淫,/处处欺负中国人。

马明金:“我在山里听说了,有的满军士兵,唱这首歌时,被日本指导官听见了,遭到枪杀。”

孙明愤恨地:“是啊,所以,大伙儿都恨死日本人了。”

马明金:“李子安没离开镇子吧?”

孙明:“我中午碰见团部的一个老乡,他说李团长一直在团部,哪儿也没去。”

马明金:“一会儿菜上来,你在这儿对付一口,马上回排里,行动前,任何人不能离开营房,以免走漏风声,我天黑去见你,到时候统一行动。”

孙明松下一口气:“哎,可算是熬到头了……”

随从出去催上菜。

孙明沉吟,眼神有些飘忽地看着马明金,欲言又止:

“老团长,我信上说的……”

马明金笑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为抗日立下大功,我当然尊重你的选择,无论你去了哪里,我们都是老东北军的同仁,是朋友……”

孙明面呈愧色地:“老团长,我孙明不怕死,我真想追随你打日本人,可我……我当兵这么多年,爹娘已是古稀之年,身体又不好,我又是独子,他们一直盼着我成个家,传宗接代,我……”

马明金动情地:“兄弟,你别说了,我理解你,咱们打日本人,不也为了有个安稳的家,你父母那么大岁数,你应当膝前尽尽孝心……咋样儿,都安排妥了吗?”

孙明的家在营口,几天前,他让亲戚带着父母,乘船回山东老家了,他也安排好路线,哗变成功,他立即悄悄潜回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