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变化(第2/3页)

几个孩子见了他出来,原本吵人的声音立即变小了许多。纪纲也不去管他们,沿着角门来到了城主府的主殿这里。

守在这里的护卫见了纪纲出来,一一躬身行礼,几个客卿也都迎了上来。

“城主大人,今日一早,水寨那边就来了一艘传令船,肯定会有消息传过来。”

纪纲点了点头说道:“我正待过去水寨找孙指挥使喝酒,矿上今日没什么纠纷吧?”

“矿上一切安宁,不过这粮食可不能再耽搁了。”

副城主兼银矿总管庞瑛龙行虎步地进了前殿,看见纪纲,立即大声说道:“大人,属下有急事禀报。你们暂且退下。”

纪纲摆了摆手,几个客卿就先行退下,只留下了纪纲与庞瑛两人。

庞瑛是酷吏,向来是看不惯这些文人的,他对纪纲现在附庸风雅,找了一帮秀才,举人当客卿也不以为然,对他们向来没有好脸色。

纪纲也不以为然,连皇上都还要组建一个内阁,显然这文人也是有一些作用的。

庞瑛等人走开,才低声说道:“刚接到消息,皇上撇开了太子,立了太孙殿下为监国,如今这个消息已经传遍大明。”

“此言当真!”纪纲忍不住开口,却意识到庞瑛是绝对不会拿这样的事胡说,随即为之大喜。“既然是太孙殿下监国,那我就该回大明一趟,为殿下庆贺。”

庞瑛摇了摇头说道:“大人切莫激动,如今陛下未走,你就回大明,要是让陛下知道,怕又落不着好。等陛下出征之后,再回大明为殿下贺喜,才是应有之理。”

纪纲点了点头问道:“既然是太孙殿下监国,那太子呢?”

“据说二月初一,太子殿下两次吐血,如今还在皇家医院治疗。等他出院,就会到汤池农庄疗养。”

纪纲沉吟了一阵,抬头说道:“以太孙殿下的手段,应当顺利接手才是,那最近粮食停运究竟是怎么回事?”

庞瑛扭头向外看了一眼,才又低声说道:“这就是我要撇开众人跟大人说的缘故了。根据海军信使的通报,这内监发生了重大贪腐,数十万石粮食被马琪倒卖,如今南洋运粮船正在清查,所以会延迟一段时间才有粮食运过来。大人此前与马琪关系亲密,这次的事情,弄不好还要牵连到大人身上,所以需要赶紧谋划。”

纪纲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自从马琪欲谋划大阪镇守使一职,而太孙殿下不许,我就知道这马琪不宜深交。这些年我虽然与他有粮食交易,却都是公事公办,宁愿多花钱,也没有与他私交。殿下明察秋毫,这些不用担心。”

他想了一下又说:“你今日就去山名家族,京极家族,将太孙监国的消息告知他们,我一人去惹眼,带上他们一起去,就不算显眼了。”

虽然在日本这里当土皇帝很是自在,但是这里毕竟不是大明,没有那种让他们能感到融入的氛围。

这里的男人卑躬屈膝,这里的女人小意奉承,将他们高高架了起来,却如同锦衣夜行。

如果是太子监国,他们绝对不敢回大明,谁知道太子会不会受了儒生的蛊惑,就把他们砍头了。

太孙殿下却绝对不会!

庞瑛笑道:“属下为殿下准备的那个日本美女,如今已年方十三,这次也能献给殿下了。”

他管理着几万人的矿山,在其中一家发现了一个绝色美人,虽然当初那小女才十岁,他就花了十两银子买了下来,并且让人细心调教。

朱瞻基不喜古物,不喜金银,不好奢华,也就只喜欢女色。他的这些属下们一个个自然就投其所好。

但是纪纲却说道:“这次我先回去,你待夏日再回。另外,将矿上各种详细资料都准备一份,我怕这次回去,殿下会相询。”

庞瑛不怕纪纲会贪没属于他的功劳,如今的纪纲已经升无可升,作为外臣,他已经定位了,所作所为无非是保住眼前的位置。

但是庞瑛不同,他也想当一个像纪纲这样的土王,让家族延续下去。

他想回大明,也想打听一下庄敬的消息,不知道他在南洋如今怎么样了。

南洲,向东城。

这里是后世的布里斯班,也是南洲气候最温和的地方。

当初这里只是建成了简易的补给点,但是经过三年的开发,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集镇。

太孙殿下离开的时候,在这里留下了五百海军,三艘二级军舰,还有两艘传令舰。

除了五百海军,就还有庄敬率领的一千六百倭寇。

海军平日是不会出补给点的,他们最远也就是跑出去几十公里打猎。

但是这三年,庄敬率领这些倭寇不仅将周边的环境已经全部摸了个清楚,屠杀了足有五个不听话的部落,还拉拢这些部落小规模地开发金矿。

这件事在一开始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太孙殿下并没有留下太多资源,他们的手里没有拉拢那些土人的东西。

但是太孙离开不到一年,就有第一批物资运了过来。除了粮食,香料,还有各种布匹,工具。

庄敬还是比较聪明的,他用一年的时间学会了一些土话,也让人教会了几百个土人孩子学说大明话。

这些孩子学起说话来比较快,一年下来,已经能够跟大明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了。

通过他们,庄敬能够把自己的命令开始传递下去。

接收到第一批物资的时候,庄敬一点黄金都没有留,全部交给了海军,换取了第二次送来更多的物资。

这些土人虽然不喜欢穿衣裳,但是他们并不拒绝穿鞋子,即使一个傻瓜,也知道穿了鞋子会更舒服,跑的更快。

他们还喜欢大明的匕首,铁箭头,长刀,长矛。但是这些,都需要他们用很长时间的劳作,才能换到。

大明人优越的生活让他们主动开始跟着模仿,学习,一个小部落,也会尽量寻来大块的黄金,来跟大明人换一口铁锅。

有了铁锅,他们也学会了喝鲜美的汤,煮熟食,用筷子吃饭。

三年下来,他们大多数人都已经会说几句大明话,捡到了黄金,也学会跟大明人交换物资,讨价还价。

当然,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用劳作来换取食物,换取他们想要的物资。

依托在向东河的两边,目前又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定居了下来,他们主动成为了大明人的附庸。

在野外狩猎,他们经常会饿肚子,但是只要给大明人干活,他们就能换到吃不完的食物。

也有不少土人少女主动依附了大明士兵,这三年来,已经生下了超过两百个大明人和土人的婴儿。

只不过,因为形象问题,换防的海军士兵们有不少都不想带这些土人少女们回去大明,这些婴儿也被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