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变化(第3/3页)

换防的海军已经更换了两批,一年一批,留下了有四十多个混血儿,跟随他们的母亲一起生活。

不过因为朱瞻基当初曾经交代,有这样的婴儿,大明军队要负责起来。

所以这些婴儿和他们的母亲,都被养了起来,他们的母亲也成了军营的帮佣。

等这些婴儿稍微长大一点,就要开始接受免费的教育,学说大明话。

庄敬对这些是没有兴趣的,他只管打打杀杀,谁不听话就收拾谁。

其次,他就一直在费心为自己寻找一块适合发展的地盘。

他很清楚,因为南洲并无外敌,他想要跟纪纲一样直接分一座银山是不可能的。

他带领的这一千多倭寇,以后也会被经常调派,所以封地肯定要寻找一片靠海的区域。

既然是这样,就需要找一片,沿海,能种地,自给自足,又最好有一些矿产的地方。

在向东城的南方大约两百里处,他沿着一条小河向上游寻了大约二十里地,发现了一处宝地。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有着大片的平坦草原,水源充足,土地都是肥沃的黑土地。

更让他高兴的是,这里虽然只发现了一座不大的金矿,却发现了一座泥炭矿。

更主要是这里的面积不大,整个平原区域也就方圆两百里,面积不大,但是养活几万人轻轻松松。

那些宗室,勋贵,是瞧不上这样的地方的,但是对他来说却非常合适。

所以,他一边安排人大力开发其他地方的金矿,一边组织土人在这里垦荒。

那些大金矿,大草原他不去争,但是这里谁也不能跟他争。

那些倭寇比庄敬还要激动,他们只有一千多人,就是将加入全部迁移过来,也不到一万人。

这片与世隔绝,只能从海上来的地方,以后就是他们的家园。

庄敬将一个人口不到三千人的部落整体迁移了过来,帮助他们开垦农田。

到永乐十八年春节快要到来的时候,这里开发出来的几百亩第一季稻米也到了快要收割的时候。

看着这些沉甸甸的稻穗,庄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大人,昨日我们的定居点又被野人偷袭了,死了一个人。”

“知道是附近那个部落干的吗?”

“我们杀死了两人,现在尸首就在外面。看起来像是他哇部落的人。”

两具尸首被随意堆在一张平板车上,他们身上并无衣服,只能从装饰和使用的武器上来判断他们是哪个部落的人。

庄敬打量了一番,挥了挥手说道:“你带一千人去他哇部落,将他们的男女老少都给我抓过来。如有抵抗,男人格杀勿论。”

南洲人少,不能随意杀人,把人都杀光了,谁来帮大明人干活。

所以哪怕是屠杀,也只是杀了老人和男人,女人和孩子全部留下来当奴隶。

如果这些女人能怀上孩子,将来才有可能脱离奴隶的地位。

得到授权的小边一郎立即兴冲冲地召集了一千人马,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都是青壮。

更重要是他们都是全副武装,而南洲的这些部落,连铁器都很少。

只要是人口不超过五千人的部落,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而这里周边超过五千人的部落,也根本不敢惹大明人,他们还想从大明人手里换铁器呢。

一直到第二天傍晚,小边一郎才带着大批的俘虏,趾高气昂的回到了山谷。

一看这么多人,庄敬有些傻眼了,为什么几乎都没有人受伤,就抓了这么多人回来?

见庄敬发问,小边一郎却得意地说道:“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反抗,一听说我们是去抓他们回来,他们就直接投降了。要不是为了他们部落那些破烂,昨日就能回来。”

“你是说他们是故意投降?”庄敬觉得脑袋有些不够用了,再看到这些人眼巴巴地看着地里的粮食,他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他奶奶的,这些人是把自己这里当做饭馆了,赖上自己了啊!

不过嘛,只要他们听话,养这么多人,似乎问题不大。

他四周看了一圈,说道:“将他们都带到对面那座山脚那里安定下来,明日开始,就给他们搭建木板房。这些人是你他吗的带回来的,就由你来安置。”

小边一郎急了。“大人,我就只懂杀人,哪里会安置他们啊,何况,这可是七千多人呢!”

“你不操心谁操心,老子明日就回向东城,现在粮食不够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