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博希蒙德一世(第2/4页)

罗杰·博尔萨和其母聪明地赢得了政变,但如果他们以为问题已经解决,那就说明他们还不太了解博希蒙德。博希蒙德怒火中烧,随着叔父返回西西里后,马上起兵叛变。罗杰·博尔萨试图收买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打算把阿普利亚南部最好的地区赐给他,但此举只会鼓励博希蒙德谋取更多土地。他跨过边界,进入卡拉布里亚,说服他弟弟手下最有权势的封臣改旗易帜,归顺自己。叛乱逐渐蔓延至卡拉布里亚各地,此时罗杰·博尔萨急切地向叔父求救。老罗杰的回应是维持现状,并迫使博希蒙德同意停战,实质上允许他继续保有已经占领的土地。这种不稳定的和平局势持续了三年后,罗杰·博尔萨也身患重病,严重发烧。博希蒙德就当弟弟已经去世了,迅速控制了他的财产,声称要“保护侄儿们的利益”。

罗杰叔父不得不再次从西西里越洋来到意大利,阻止博希蒙德夺取更多罗杰·博尔萨的土地。这一模式持续了数年,其间博希蒙德试图逐步蚕食博尔萨的领土,但又不致频繁地引起叔父的注意。

内战由此引发并逐渐激化,西西里的罗杰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每次他出面干预,弱小的侄儿都会做出更大让步。不难理解,家族关系也由此变得紧张。

公元1096年夏天,阿马尔菲(Amalfi)起兵反对博尔萨。罗杰叔父召见备受挫折的博希蒙德,加入平叛行动,以显示家族团结。经过9年毫无成果的内战,沮丧的博希蒙德深知叔父绝不会允许他掌握重要权力。他本已打算听天由命,但新的良机不请自来。一年前,教皇乌尔班二世大声疾呼,招募“十字军”去收复圣地,狂热的骑士纷纷响应,涌入意大利南部,寻找出海航道。起初参与其中的大多是意大利人,博希蒙德认为他们只是一时狂热,并不放在心上。但后来他坐在阿马尔菲的城墙下,看到更多的法国骑士也纷纷前来,才意识到这场运动早已超出一国范围。

在意大利,他不过是一个自命不凡的新贵,永远被叔父压制着,不过如今父亲旧日的梦想正在向东方招手。如果不能在西方获得应有的头衔,他可以在黎凡特开辟自己的王国,而十字军东征就是完美的掩饰。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公开宣布自己的意图,而他的做法气派十足。一次围攻时他召集了大批人马,突然立誓解放耶路撒冷,号召所有善良的基督徒加入他的行列。随后他脱下了深红色的斗篷并撕开,然后做成十字形图案,赐予他的封臣和最先归顺的人。多数人当场热切地加入。博希蒙德不仅拥有了配得上个人地位的庞大部队,同时夺走了两位罗杰的部队。恼怒的亲戚别无选择,只得放弃围攻。

人们通常认为十字军是一支军队或同一拨军队,于某个特定年份发起东征。然而,十字军东征更像是长期持续的运动;与其说他们是军队,倒不如说是一群武装起来的人,历经兴衰起伏,走向东方。他们没有选择一条明确的路线,也没有一个公认的领袖,只是一群达成模糊协议的王公,聚集在君士坦丁堡。

缺乏一个统领全军的领袖,意味着争吵不休、组织混乱,但博希蒙德准确地从中看到了黄金机会。在所有王公之中,他经验最为丰富,野心最大。如果需要总指挥,几乎可以确定他就是天然的候选人。他的眼睛始终看着未来,谨慎地扮演着尊贵的政治家角色。

其他王公率领的部队行事鲁莽、不计后果,在拜占庭境内一路烧杀抢掠,时常与皇家护卫队发生冲突,相比之下博希蒙德就是守秩序和讲礼仪的榜样。他将一切都细心地提前准备妥当。他和侄子坦克雷德33带领着一支训练有素的小部队,从意大利城市巴里启航。他们在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不同地点登陆,以防当地粮食供应不足。由于在外国领土行军过程中常常会引发当地人的敌意,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出现,他事先下令禁止抢劫,否则对违令者处以极刑。

他选择的路线非常艰难——在初冬时节穿过海拔1200米的山口——但通过这一计划,到圣诞节时他已经平安无事地进入马其顿西部。然后他沿着厄纳齐雅大道(Via Egnatia)一路前行。这是十年前他和父亲进攻君士坦丁堡未果时所走的道路。当然,这一次他表现得相当出色,小心地与监视他们的帝国卫队保持友好关系。

到达伊庇鲁斯(Epirus)后他派信使前往君士坦丁堡,希望获得皇帝阿历克塞的接见。他不是第一个抵达的十字军将领,因此急切地想知道其他西方将领达成了什么协议。最重要的是,他想确定他的对手无一获得皇帝的特殊礼遇。

西方骑士倾向于认定拜占庭温和软弱,但博希蒙德更清楚这个帝国依然强大。目前它是近东地区最重要的基督教国家,没有其支持就无法获得永久的成功。与拜占庭的友好关系还能带来其他好处。获得阿历克塞的特许和认可,他就能掌控十字军与帝国的所有交易;他将成为这个基督教联盟的关键人物,事实上也成为十字军的领袖。

抵达君士坦丁堡后,博希蒙德获得了令人振奋的礼遇。他在葛达二圣堂(Monastery of Saints Cosmas and Damian)停留了一晚后34,在护卫陪同的特殊关照之下来到皇宫,这是其他西方人都不曾享有的荣誉。他收到了琳琅满目的礼品,获得了漂亮(尽管毫无意义)的头衔,并与皇帝见面。

到了宏伟的皇座面前,博希蒙德看到了站立的金狮,仿佛一触即会发出怒吼。皇帝要求他宣誓效忠,并承诺归还他所占领的帝国领土。他毫不犹豫地照办,并要求皇帝册封他为“东方统帅”(Grand Domestic of the East)——亚洲所有皇家军队的统帅。

博希蒙德已经掩饰得非常完美,但阿历克塞洞若观火,并未被他迷惑。表面上他热烈欢迎博希蒙德,实际上对其没有丝毫信任。博希蒙德的实力已经足够可怕,阿历克塞并不打算给他更多权力。他原本希望用重金厚礼摆脱博希蒙德,但如今后者胆敢要求获得这个头衔,令他有些不安。于是他拖延了一些时间,含糊其词地暗示博希蒙德要展现自己的力量和忠诚,方可赢得这个头衔。

博希蒙德无法得到更多了。带着离别时的客套话,以及皇帝派兵派粮的承诺,他撤离拜占庭,返回军中。他们横渡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军尼西亚,而十字军主力已经在围攻该城。由于博希蒙德带着急需物资及时赶到,他的名望急剧上升。博希蒙德随后击败了突厥援军,得意地把战俘捆起来,用的正是他们带来捆绑十字军的绳子。此举进一步提高了他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