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罗杰国王(第4/6页)

公元1133年春,洛泰尔终于抵达意大利,意外地发现形势对他有利。南意大利人极不欢迎罗杰二世加冕。奥特维尔家族来到意大利不过一代时间,身居高位的诺曼贵族认为他们没有理由臣服于罗杰二世,不能眼看着自己的羽翼被他剪除。他们预期洛泰尔即将兵临半岛,于是集结叛军,猛攻数座王室城堡。很少误判局势的罗杰二世起兵反击。他英勇无比,杀敌无数,在敌军面前大出风头,但他自己的军队却溃不成军。这次失利甚至动摇了罗杰二世最亲密的支持者。韦诺萨是奥特维尔家族权力的精神堡垒,其最著名的四位家族成员都安葬于此,但就连这座城市也加入了叛军行列。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各地的王室卫队惨遭屠戮,人们纷纷投奔帝国的旗下。帝国和岛国之间漫长而可怕的冲突一触即发。

罗杰二世显然是更弱的一方,但他保持镇定。洛泰尔同样对叛军的规模和扩张速度感到惊讶,但他尚未做好充分加以利用的准备。叛军首领与洛泰尔会面后,失望地发现后者的军队规模其实被严重夸大了。洛泰尔只带了大约2000名将士,根本不足以攻占罗马或推翻罗杰。

洛泰尔原本以为他的出现足以令阿纳克莱图斯感到紧张,但后者依然屹立不倒。这位诺曼人支持的教皇及其拥护者控制着台伯河畔右岸地区,包括圣天使堡和圣彼得城堡,他们拒绝让步。因此,德皇只能在老拉特兰宫扶持英诺森为教皇,并让后者为自己加冕称帝。此举遭到了整个台伯河畔阿纳克莱图斯支持者的嘲笑。

新加冕的洛泰尔对意大利盟友深感失望。加冕仪式结束仅数天,率领大军攻击罗杰二世的希望便彻底破灭。洛泰尔已经达到了进军意大利的目的,而德意志还有亟待他着手处理的事务。他向伯纳德承诺将会率大军归来,然后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迅速撤退。这番话与其说是严肃的保证,倒不如说只是讨好敷衍。

洛泰尔离开后,叛军的行动也陷入停滞。罗杰二世重整军队,再也无意手下留情。英诺森尽其所能支持叛变的贵族,甚至把所有加入罗杰二世军队的士兵统统逐出教会,但聪明的西西里人从岛上招募了无视教皇的穆斯林。战火烧毁了阿普利亚所有的大城市,其头目全部被处死。罗杰二世往常在胜利之后会宽宏大量,但这一次他只用铁拳对待敌人。他逮捕了发起叛乱的两个贵族,并公开羞辱他们。其中一人被处以绞刑,另一人被迫在前者行刑时负责拉绳,然后自己也遭受同样的命运。罗杰二世志得意满地返回西西里。尽管开年不利,但终究以胜利结束。他所支持的教皇候选人仍旧安然无恙地待在罗马,整个王国和平安定,他本人也成功地挫败了德意志皇帝。

可惜这只是短期的缓和。他返回巴勒莫数周后,一场热病蔓延全城。王后因病去世,罗杰二世遭受精神重创,陷入悲痛之中。他把自己关在宫中,拒绝会客。因此关于他已经去世的谣言甚嚣尘上,再次唤起了南意大利各路势力的反意。然而,更可怕的消息还在北方。

洛泰尔对自己的意大利之旅非常满意。他从程序上履行了自己的誓言,扶持英诺森为罗马教皇,也得到了自己的皇冠。然而,克莱尔沃的圣伯纳德对他并非全心全意的表现感到不悦。伯纳德意识到,只要罗杰二世还是西西里的国王,阿纳克莱图斯便不会被逐出罗马。于是他要求洛泰尔卷土重来,杀回意大利,完成这一使命。

伯纳德并非唯一担心罗杰二世的人。过去1000年来,拜占庭帝国长期统治着南意大利至少部分领土,但如今西西里人开始侵犯拜占庭富饶的达尔马提亚海岸。继吉斯卡尔之后,罗杰二世什么时候也会怀着同样的想法,侵略帝国领土?拜占庭皇帝约翰二世(“美男子”约翰)不想坐等这一天的到来。他致信洛泰尔,提出共同进攻西西里。

拜占庭使者前往德意志,途中在威尼斯停留,竟在那里发现了第二个盟友。由于巴勒莫的崛起大大损害了威尼斯贸易帝国的地位,当地总督也愿意派出海军,全力支持拜占庭。

洛泰尔加冕之后,德意志的形势也大为改善。他的皇位吓退了所有潜在的对手,因此洛泰尔可以全力投入意大利战场。他用一年时间召集军队,等到雪融之后便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军北意大利。

这一次德意志人没有遭遇抵抗。北意大利城市纷纷陷落,当地军民几乎没有奋起战斗。诺曼贵族再次起兵叛变。随着意大利城市纷纷向洛泰尔投降,英诺森教皇率领教廷加入了德意志人的行列。只要运气不差,他们就能在冬季之前拿下意大利大陆,然后在第二年春天进攻西西里。

虽然王国面临严重威胁,但罗杰二世并不恐慌。他有两大优势:炎热的夏天,以及洛泰尔军队的封建基础。德皇洛泰尔并非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他可以一时指挥诸侯的军队,但无法永远调动他们。战争耗时越长,他们就越发焦虑,因此罗杰二世小心翼翼地避免刀兵相见。洛泰尔进军,他就撤退。同时,他还频繁地与各路敌人分开会面,意图挑拨教皇和德皇的关系。

到了夏末,罗杰二世的努力已经收到成效。天气酷热难耐,军中疟疾横行,洛泰尔帐下的诸侯公开要求退出战斗。事实上他们唯一的共识就是对教皇和意大利教廷的厌恶,因为后者总是不停地抱怨,为了这些人诸侯不得不远离家园数百英里,长途远征。事态越发糟糕,甚至有人试图杀死教皇41,只是由于洛泰尔亲自介入才未得逞。为了发起决战,洛泰尔做出最后的努力,围攻罗杰二世在意大利大陆地区的首都萨勒诺,但这位西西里国王镇定自若,岿然不动。

恼怒的洛泰尔让意大利盟友好自为之,自己则率军跨越阿尔卑斯山返回德意志。整个远征行动纯粹是浪费时间。洛泰尔没有获得任何永久性的成就,两个教皇仍在为罗马教廷的权力争吵不休,罗杰二世依旧安然无恙。没有德意志的支持,意大利叛军根本不能指望与诺曼人作对。洛泰尔回国两个月后暴毙,那时罗杰二世已经收复了大部分领土。

几个月后,罗杰二世扶持的教皇阿纳克莱图斯二世也随之去世。现在,英诺森顺理成章地成为合法教皇,罗杰二世则尽其所能与昔日宿敌达成协议。他消灭了最后一股叛乱势力,同时也小心翼翼地避免踏入教皇的领土。他还正式承认英诺森是合法教皇,并致信要求所有支持者都这么做。

但对英诺森来说,此举远远不够,而且来得太晚。要不是罗杰二世的干预,他数年前就成为公认的教皇了,教廷也不会经历分裂的痛苦和难堪。罗杰二世(第二次)被正式逐出教会。英诺森决定与诺曼人开战。由于无人可以借兵,他亲自招兵买马,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