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二世诈立(第2/4页)

与扶苏同时被赐死的还有一人,此人的所作所为就与扶苏大相径庭。此人是谁?他为什么敢于抗旨不遵呢?

此人就是蒙恬。在逼杀扶苏的同时,胡亥、赵高、李斯还要逼杀蒙恬。

前文已言,蒙恬是长城军团的主帅,其弟蒙毅是秦始皇的正卿,蒙氏兄弟的存在对胡亥为首的政变集团的威胁同样严重。所以,发动宫廷政变的“三家村”绝对不会放过蒙恬。

那么,他们给蒙恬加的罪是什么呢?

两条罪名:知情不报,为臣不忠。扶苏既然图谋不轨,蒙恬自然就是知情不报;知情不报就是为臣不忠。所以,赐蒙恬死,将兵权交付副将王离(秦国名将王翦的孙子)。

但是,蒙恬可不是一个好忽悠的人。虽然他是武将,然而政治经验颇为丰富。他看到扶苏想自杀,立即进行劝阻。蒙恬讲了四点:

一是陛下在外,未立太子,不能轻易自杀;

二是我统重兵,你为监军,我们身负重任;

三是单车一使,怎能轻信?怎知没有阴谋?

四是请示皇上,确认以后,再自杀也不迟。

蒙恬比扶苏有政治经验,但是,蒙恬也没有想到会发生宫廷政变。蒙恬更不知道秦始皇已死,不知道胡亥、赵高、李斯发动宫廷政变已经将他和扶苏逼到了死亡线上——只要不起兵,任何请示都是白费;但是,蒙恬坚持要再请示。

可见,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当事人的判断能力大打折扣。

扶苏的愚忠愚孝替胡亥、赵高、李斯集团发动政变清除了最大的障碍,也使蒙恬陷入了孤掌难鸣的困境。但是,蒙恬坚持不自杀,坚持再请示,胡亥的使者只好将蒙恬先行关押。

使者回报胡亥。听说扶苏自杀、蒙恬被关,李斯、赵高都极为兴奋(使者还报胡亥,斯、高大喜)。赵高见最担心的障碍已除,马上决定了三件大事:

一是立即返回咸阳;

二是到咸阳昭告天下秦始皇驾崩,办理丧事;

三是拥立胡亥称帝。

就这样,得到扶苏已死的准确消息之后,载有秦始皇臭尸的车队才快速返回都城咸阳(可见,在未确认扶苏自杀之前政变集团不敢返回成阳!只能拉着臭尸在外瞎转悠,等待扶苏的消息)。一旦扶苏已死,他们才敢向外发丧,并立胡亥为秦二世。胡亥诈立成功后,立即任命政变策划者与组织者的赵高担任郎中令。郎中令是九卿之一,是掌管宫廷警卫、统领皇帝侍从的重要官职,皇帝最信任的人才能担任此官。

可见,政变集团最担心的是扶苏的生死。如果扶苏坚持不信,甚至于举兵求见秦始皇,麻烦就大了。扶苏之死使政变集团彻底放了心,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对胡亥的登基造成多少威胁。从此以后,这对暴君奸臣便在一起制造出一幕又一幕令人发指的惨剧。貌似强大的大秦帝国,也由此开始分崩离析。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为什么政变集团对其他二十多个儿子没有过多担心,偏偏盯住扶苏一个人呢?原因有两点:不重要,来不及。

秦始皇的其他二十多个儿子确实都有资格当“秦二世”,但是,胡亥的这些兄弟没有政治实力。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导致他的儿子个个都没有政治实力,无法和拥有“遗诏”的胡亥抗衡。这叫“不重要”。

胡亥当时最紧要的是处理唯一的一位“合法”继承人扶苏,然后正式登基称帝。至于扶苏的其他兄弟,他还顾不上去处理,那些等秋后算账也不迟。这叫“来不及”。

政治制度决定一个人的政治能量,经济制度决定一个人的经济能量。秦始皇的儿子并非个个窝囊,而是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一系列中央集权制限制了他们,使他们无法在政坛上呼风唤雨,无法一展拳脚。秦帝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秦始皇的儿子们没有任何政治资源,不占有政治资源的皇子当然没有任何政治能量。所以,只要法定继承人扶苏一死,胡亥的其他兄弟都不值一提。这就是我们前面多次讲到的封建制的危害在未来,郡县制的危害在当下。由于没有进行分封,秦始皇的儿子们都丧失了拥兵为王的政治权力,在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之时毫无还手之力,即使这位皇帝是假的,是诈立的,他们也只能昕之任之,毫无作为。

《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扶苏自杀、蒙恬被囚的消息传来之后,“斯、高大喜”。李斯的“大喜”说明此时李斯已经从屈从赵高堕落到主动为政变清障;赵高的“大喜”是小人政变成功后的得意忘形。

野心是一把屠刀。一个利欲熏心、野心不断膨胀的人,会时刻挥舞着屠刀向一个个阻拦他达到目的的对象砍去。哪怕这个对象本来无心去阻拦他,但只要他认为这是一个绊脚石,谁都不能逃脱。

赵高的野心随着他阴谋的顺利得逞而不断膨胀。因此在除掉扶苏之后,他又会把屠刀砍向谁呢?

胡亥做了皇帝,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让赵高畏惧的是,蒙恬手握重兵,宗室大臣窃有异议,这些都是他实现阴谋的巨大障碍。逼死扶苏,是他的第一步棋;

要彻底实现自己的目的,现在应该走第二步棋了。他虽然成功地策划并施行了政变,但他并没有打算放下屠刀。

因为,赵高还要除掉两个人。那么,这两个人是谁?

蒙氏兄弟。蒙恬、蒙毅在秦始皇生前颇受重用,屡建奇功,在朝中也权高位尊,因此是赵高平生最忌之人。

赵高为什么一定要在这场政变中除掉这两个人呢?

一是旧恨,二是担心。蒙毅审理并处罚过赵高,这是旧恨。那么,赵高担心什么呢?一是担心蒙毅不会听从自己;二是担心蒙恬与扶苏的关系;三是担心蒙氏重新受到胡亥重用后对自己不利。

先说旧恨。赵高曾经因为犯法受蒙毅审理,蒙毅不畏强权,按照秦律,判赵高死刑;后来因为秦始皇的干预,赵高才侥幸躲过一劫。赵高从此对蒙毅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秦始皇沙丘病故,赵高政变成功,他要除掉蒙氏兄弟,首先是因为这一旧恨。

再说担心。赵高对蒙氏兄弟非常担心。赵高的担心有三个方面:

一是蒙毅审案秉公无私,赵高深感蒙毅可能不会像李斯那样俯首听命。

如果蒙毅“不为已”怎么办?因此,必须要除掉蒙氏兄弟。

二是蒙恬与扶苏的关系不一般。蒙恬是长城军团的统帅,扶苏是长城军团的监军,这段经历使蒙恬和扶苏结下了友谊。现在扶苏已被假诏书赐死了,但与扶苏关系交好的蒙恬还在,这使赵高极不放心。

三是蒙氏兄弟如果再次受到秦二世胡亥的重用,这对赵高不利。蒙毅、蒙恬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均为大秦帝国的重臣。蒙氏家族三代为秦国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