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张说的优势

张嘉贞和源乾曜担任宰相以来,李隆基忽然发现这两个人的组合并没有形成一股合力,姚崇搭档卢怀慎,宋璟搭档苏颋,他们虽然性格迥异,但总能拧成一股绳。现在张嘉贞和源乾曜虽然也是性格迥异,但显然合作的效果并不如前两届宰相班子。

源乾曜性格内敛,有点像卢怀慎。而张嘉贞则性格外向,善于表现自己,这一点从他先前和武则天、李隆基的对话就可以看出来。

事实上这也是一对性格互补的宰相,但性格互补并不意味着做起事来也是互补,通过李隆基很长时间的观察,他发现两个人的行为方式有些背道而驰,张嘉贞作风泼辣,爱出风头,很多事情完全不理会源乾曜的感受,而源乾曜虽然性格内敛凡事退让,但他并没有起到苏颋曾经的作用,那就是宋璟没有想到的或做的不到位的,苏颋总会迅速补位。

如果照此下去,朝廷必定会搞的乱七八糟,不仅会行政效率底下,还有可能会造成复杂的矛盾斗争,李隆基很想再为宰相班子增添成员,进而弥补他们的缺陷。但他遍观朝廷上下,好像没有这样一个合适的人。

坦白的讲,从李隆基继位以来,由于姚崇和宋璟实在太过出色。八年多来,李隆基从来没有为宰相的人员问题费过心,现在随着姚崇、宋璟的离去,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每天用尽心思,思考如何才能重新打造姚、宋在时的那个高效勤政的宰相团队。

霎那间,李隆基心中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怀旧之感。虽然姚崇和宋璟各有各的缺陷,但当他们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时,李隆基才觉得曾经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

或许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逝去了才知道珍惜。

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心里感受,李隆基并没有采取罢免张嘉贞和源乾曜宰相职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此刻他深切的感受到今天的一切对于明天而言,依然是永远流逝的东西。

所以,他思考用另一种方式,用增补人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可是谁又合适呢?

这个问题李隆基本身并没有找到答案,真正找到答案的是名不见经传的王毛仲。

当李隆基绞尽脑汁,不知所措时,王毛仲不失时机的提醒了他。

“陛下!此刻有一位资历颇深、才能俱佳的人正在帝国的北部镇守边疆,而且这个人曾经是宰相班子成员之一”。

“你说的是张说吧!”王毛仲还没说完,李隆基瞪大眼睛问道。

“没错!张说曾经做过陛下的老师,如果把他召回来,陛下万事无忧。”

“张说……,嗯,不知不觉中,朕已经八年没有见到他了啊……”,李隆基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惆怅。

张说自从八年前被贬出京城后,他的下一站目的地是北边的幽州,在苏颋的举荐下,张说做了幽州都督,先前的宰相摇身变成了镇守边疆的武将。

事实证明,张说虽然整人不是行家里手(被姚崇算计),但绝对是个出色的文臣,而且做武将也是毫不逊色,可谓是文武双全。

张说担任幽州都督期间,北方的契丹曾经发生叛乱,唐朝虽然派兵进行镇压,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面对如此窘境,张说当即上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幽州地区自开国以来一直存在兵力不足,粮草匮乏的现象,想要彻底平定契丹的叛乱,必须首先要大力屯田,士兵们边训练边种田,平时是农夫,战时当士兵,而且还能保证当地粮食充足。

同时他也提出了对于契丹来讲,不能轻易言战,应该倡导民族和睦的策略。

从张说所提出的策略来看,他并不是那种好战分子,但如果你认为他仅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不敢言战,那可是大错特错。

开元九年(721年)七月,在张说重新回到长安之前,他终于展现出了军事天才。当时突厥降将忽然叛变,攻陷了六个州县,而且和党项人暗中勾结,进而连续攻破了银城和连谷二城。

张说知道消息后,立即披挂上阵,带领一万人马前去平叛,所有人都想不到这一战张说居然大获全胜,而且迫使党项人来不及退兵,就地被俘。

当时很多人认为党项人反复无常,应该全部诛杀。被张说当即阻止。而且他说了一句在我看来是颇能让人折服的话:

“我大唐是王者之师,应该讨伐叛乱,更应该以德服众,怎么能杀投降的人呢?”

这句话不仅令我折服,同样被折服的还有党项人。

开元九年(721年)九月,在王毛仲极力推荐张说的九个月后,李隆基得到了张说成功平定突厥、党项叛乱的消息。于是他最终下定决心重新启用张说。

就这样文武双全的张说重新回到了阔别八年已久的朝廷,被李隆基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算是二次进入了宰相班子。

如果说姚崇善于权变,宋璟刚烈持正,那么张说就是以文武双全的才能再次赢得李隆基的赏识,八年前张说因为功臣的身份被李隆基外贬,不过现在看起来,当年敏感的事情早已经时过境迁,为了延续帝国的盛世局面,此时在李隆基的眼中,张说已经不再是曾经让他忌惮的功臣。

李隆基坚信,文武双全的张说一定会为自己带来惊喜,事实上张说的确没有让李隆基失望,很快他就让李隆基眼前为之一亮。

这次张说能够重登相位,是以军事才能打动了李隆基,同样在他上任后张说施展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军事才能,针对帝国的兵制,提出了如下改革意见。

第一项改革:裁减边军二十万!

在很多人看来,张说提出的这项改革措施实在有些无厘头,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帝国的盛世局面除了文治之外,依然需要武功,更何况北边的突厥、契丹、奚经常骚扰边境,裁减边军二十万,一旦边境起了战事,谁来买单?

其实持这种看法的人一方面是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另一方面是远远没有了解张说裁减边军的深意。

但张说却是经过调查研究的,久在边疆的他十分了解边境驻军的情况,大唐自建国百年来,虽然边境战事不断,但帝国始终处于称霸的地位,久而久之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就是发生战争根本用不了那么军队进行应对,而那些闲着的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成了官员的护卫,或者成了杂役,根本用不到国防上。而打仗恰恰在于兵贵于精不贵于多。

当然上述的这些只是从军事角度而言,事实上张说的这项改革措施的精华在于,裁军二十万后,这二十万人全部回乡务农,这样可以增加帝国的赋税,换句话说可以为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