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王毛仲的变化(第2/2页)

王毛仲的这种公开讨要的方式,其实算是一种毛遂自荐,可惜他没有仔细思考对象是谁,或许是他认为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毕竟有着和皇帝的私交,但王毛仲显然想的过于简单了,因为他要的是权力,而且是任何一个皇帝都颇为看重的兵权。

所以李隆基当然要拒绝,在李隆基看来,王毛仲一个奴才起家的小儿,自己已经给他很多了,为什么还不知足?所以主仆这次矛盾的公开,其实究其本源,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个雄心壮志,另一个理解偏差!

如果王毛仲就此打住,依旧努力工作,或许未来还有机会,但他却触碰了官场最不能触碰的底线——产生抵触情绪,而且还在背地里发牢骚,所以给人造成了一种志骄即满的印象。

最关键的是,在一片非议声中,王毛仲的政治敏感度过于低下,在这种最不合时宜的时候,他和驻守玄武门的禁军将领葛福顺结为了儿女亲家。

事实证明:舆论可以将一个人捧上天,但也可以瞬间让其摔的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