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北征突厥

1、突厥的历史

李世民按部就班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是他的心中始终没有那个北方的强大对手——突厥!

突厥这个崛起于公元五世纪的游牧民族,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各部落联合的幅员辽阔的草原帝国,从北魏分裂之后,一直到隋朝建立之前,将近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基本上无人能与之抗衡。

一百多年中,所有的中原王朝解决突厥问题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那就是和亲加贡钱。

可是和亲这种解决方式也是治标不治本,血亲关系尚且剑拔弩张(例如李建成和李世民)。更何况是姻亲关系,贡钱这种方式更加助长了突厥人的贪欲,所以中原王朝在不断讨好突厥人的基础上,还得忍受突厥人间断性的抢劫。

中原人就这样和突厥人共同经历了将近100年的岁月,一直到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

隋文帝杨坚是个内心希望不断开疆拓土的君主,中原人忍受突厥的欺负,使他感到深深的耻辱,在他的心中一直希望用武力解决突厥问题,一血中原人之耻。

可是就在杨坚积极准备对突厥动武时,突厥内部发生了内杠。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五月,突厥沙略可汗命令阿波可汗大举进犯隋朝,结果被隋军重创,阿波可汗无奈之下率军撤退,遭到了沙略可汗的不满,沙略可汗认为阿波可汗消极怠工,所以率领大军突袭回撤的阿波可汗,这样一来,阿波可汗等于遭到两次重创,无奈之下只能投奔西部的达头可汗,两人最终联合建立了西突厥,与东部的沙略可汗分庭抗礼。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突厥的部落联合帝国终于分裂,沙略可汗的部落在隋朝的正北方向,称为东突厥,达头可汗的部落在隋朝的西北方向,称为西突厥。

分裂其实也就意味着力量的削弱,力量的削弱就意味着中原人反击突厥的时刻来到了。

在隋朝灭陈统一全国不久之后,隋文帝杨坚迅速出兵,连续攻打东西突厥,迫使东突厥成为隋朝的属国,又强迫西突厥迁往河套地区。

两次出兵,大败突厥,一血中原人百年之耻!

可以说,隋朝初年,正是中原人对突厥强势的时期,而突厥的势力则暂时陷入了低谷,可惜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多久,杨广即位后,突厥又开始强势起来。

其标志性事件就是我们在第一部中所说的那个“雁门被围”事件,制造这个事件的是东突厥人。

归根到底是因为杨广没有重视突厥人,而且这位仁兄在位时,全国各地基本上没有消停,何况东征高丽已经让他把老爹打下的基业糟蹋殆尽!

所以,杨广无力对抗突厥,当然他也确实无暇顾及突厥的问题。

从“雁门被围”事件开始,突厥人重新恢复了自信,同时他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与中原人的对抗中,要想保有强势的地位,就不能让中原出现统一、稳定的局面。

所以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在隋末中原大乱的局势下,突厥人不断支持刘武周、梁师都、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了。

当然,我们同时也明白了李渊当初起兵时,为什么那么点头哈腰地和突厥人装孙子了。

装孙子实在非我本意,无奈实力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