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试探

李世民终于等到了李承乾的致命破绽,只是这个时刻真的到来时,他却陷入了矛盾之中,作为皇帝他必须要执行国法,作为父亲他又不忍心伤害儿子,毕竟这是他的嫡长子,此时的李世民究竟应该扮演皇帝还是父亲,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好。

就在长孙无忌等人汇报完太子谋反的调查结果后,李世民将李承乾暂时扣押了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立即废掉李承乾的太子地位,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李承乾还是储君,只要他一天是太子,就意味着他有可能随时坐上那个宝座。

李世民正在反复思索着李承乾的问题,他不希望因为处理李承乾,而引发朝廷的动荡,特别是不希望因为另立太子而引发另一波权力斗争的冲击波。

就在李世民思考着该怎样用一个万全之策解决李承乾的问题时,有一个人正在暗中窥视着一切,他迫切希望李世民尽早处理李承乾谋反案件,因为这对于他来讲是个无限靠近储君地位的绝好机会。

这个人就是李泰!

在李承乾谋反案被揭发后,朝廷中最高兴的人当属李泰,李承乾被关押后,李泰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在李世民最犹豫彷徨之时,李泰向自己的父亲大献殷勤,当然对于献殷勤的方式,李泰还是仔细研究过的。

无论李承乾接下来是死还是活,他的太子地位无疑将会被剥夺,李泰猜透了李世民接下来迫切思考的问题将是立谁为太子,鉴于自己备受宠爱,所以李泰判断出自己的父亲很可能有意立自己为储君,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推断,在李世民没有宣布最后的结果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不可否认,从之前的一切迹象来看,李承乾被废掉的话,李泰是储君之位的第一人选,而且早在贞观十二年的时候,李世民曾经说过“设无太子,则母弟次立”的话,其实已经暗示了李承乾如果有什么意外,李泰将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李泰作为嫡子,才能出众,论能力做储君是绰绰有余的,但李泰稍稍担心的是,嫡子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除了李承乾之外,李治也是不能忽略的。

在李承乾和李泰明争暗斗的时候,李治身处事外,以至于像是一个被忽略的人,问题的关键是在李世民考虑储君之位时,是不会忽略这个儿子的。

出于一种试探和标榜的觊觎心态,李泰对自己的父亲开始了一番试探。

一天,李泰终于有机会和李世民单独相处,父子二人进行了一番充满玄机的对话。

“现在太子已经犯下重罪,地位已经不保啊!”李世民率先开启了话题。

“儿臣真是惋惜啊!其实太子实在是不应该这样的。”

“希望你不要像他一样啊,除了太子之外,你也是朕的嫡子,所以你应该明白这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李世民的话说的很巧妙,既含蓄,又有寓意。

李泰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即悟出父亲话中的含义,他的眼光中闪过了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狡黠,然后开始了他精心设计的试探:

李泰一头扎进李世民的怀抱,然后开口说道:“我今天才真正成为皇上的儿子,今天是我再生的日子,我有一个儿子,我死的那天,我一定会为皇上杀掉他,传位给晋王。”

说完后,李泰抬起头观察着李世民的表情。

李泰的话的确很能打动人心,此时正值情绪低潮期的李世民也的确被李泰的话所打动,他此刻仿佛认定了李泰就是未来储君的人选,直到现在为止,他才真正的感觉到,自己曾经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而事实上,当时处于迷茫的李世民不小心被李泰忽悠了,幸好还有一班精明大臣的提醒。

就在父子二人结束谈话的转天,李世民就把自己和李泰的对话告诉了一帮朝臣,李世民甚至激动的表示,自己早就应该下定决心立李泰为太子,可是就在李世民兴奋过头的时候,褚遂良不失时机的为他泼了一盆冷水。

“这怎么可能呢?臣敢问皇上,是父子亲还是兄弟亲呢?”褚遂良问道。

“这个……”,猛然间,李世民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明显不符合人的本性,陛下想一想,一个连自己儿子都肯轻易杀掉的人,怎么会有仁爱之心呢?一个连仁爱之心都没有的人,还能传位给自己的弟弟,臣实在没听过这个道理。”

“可是,魏王和我说这话的时候,的确很真诚啊,你想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我看到他那个样子,真的很怜悯他。”李世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希望皇上不要再犯错,承乾本来是太子,可是您又宠爱魏王,宠爱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太子,太子谋反不能不说与这有很大的关联,刚刚过去的事希望陛下引以为鉴,如果皇上确实想立魏王,希望能够首先把晋王安置好。”

褚遂良表达虽然有些隐晦,但是谁都明白他所说的安置晋王是指杀掉晋王的意思,因为在褚遂良看来,以李泰的为人,只要坐上皇帝宝座后,是绝不会容其他兄弟在他身边的,褚遂良的这番话确实点中了李世民的要害部位,他的话让李世民顿时感觉左右为难。

李世民的眼眶湿润了,他忽然觉得十七年前自己种下的恶果,今天终于轮到自己品尝它的滋味了。

李世民缓缓的摇了摇头,只说了五个字:我不能这样做!

这是一句含义及其深刻的话,既像是为群臣传达一种信息,又像是一句自我谴责的话,其中滋味只有李世民最能体会。

李世民站起身来,缓缓的走进了后宫。

他需要清醒一下自己,梳理一下最近所发生的事情,然后希望在一种动态的变化中去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万全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