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岁月

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了百年中国的一大梦想——民族独立。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宣布:“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588尤其是抗美援朝的胜利,更使新中国抬头挺胸,一举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心理阴影。

民族独立后的新中国,必须要实现他的下一步目标——国家富强,然而这又是一个艰难的战役。百年战争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如何在这个废墟上建设富强的新中国,这不是一个比争取民族独立更轻的任务。

如何建设一个新中国?这是新中国领导人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只有一个榜样可以学习,而且这个榜样还做得挺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苏联,在国家建设方面是取得巨大成功的: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得它免受1929-1933那次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使得它很快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为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切现象和数据表明,苏联的发展模式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关注和推崇的典范。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答案非常明确:“苏联所走过的这一条道路,正是我们的榜样。”589

苏联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不仅是观念上的,而且是现实的。

1949年12月,毛泽东、周恩来出访苏联,为斯大林祝70大寿。

1950年2月14日,在这个浪漫的情人节,中国外长周恩来与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三个条约,确定苏联为中国提供3亿美元贷款,同时帮助中国建设和改造50个企业。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又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等文件,苏联援助中国建设或改建91个企业。

1954年9月29日,苏联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又于10月12日签订议定书,再援建15项工业企业。

1955年,又增加援建项目16个,另加口头商定项目2个,前后中苏商定的项目共计174项,后经过反复核查调整,最终确定为154项,实际进行施工的为150项,因为计划公布的156项在先,所以一般称“156项工程”。

大多数人都知道“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到1957年。按常理,“一五”计划的出台应该在1952年,事实上,“一五”计划在1955年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一五”计划的编制,由周恩来、陈云主持,早在1951年就开始着手,先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到1954年9月才基本定稿,共11章,约11万余字。

“一五”计划的修订,是伴随着苏联援建项目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事实上,“一五”计划主要就是集中力量进行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我们讲“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点是跟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密切相关的。

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工业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而且被当作国家独立的重要支撑。周恩来说,“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独立,还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如果工业不发展,已经独立了的国家甚至还有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国。”5901953年9月16日,毛泽东把梁漱冥骂了个狗血喷头,为什么他这么反感?其中有重要的一句话:“如果照你的办法去做,不是依靠农民自己劳动生产来增加他们的收入,而是把工人的工资同农民的收入平均一下,拿一部分给农民,那不是要毁灭中国的工业吗?这样一拿,就是亡国亡党。这个亡党,你们不要以为仅仅是亡共产党,民主党派也有份。”591如果真是这样,问题就严重了!

工业化的发展,必须要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大量的工人(1952年非农业人口8300万,1954年9800万,1957年10600万592),二是需要大量的设备。这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吃的问题,二是钱的问题。吃的问题从农民那里来,钱的问题从哪里来?贷款?苏联的3亿美元,杯水车薪,有钱的资本主义国家,跟我们又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一穷二白的农业国的工业化,它的资金也必须是从农民那里来,领导层对这个问题认识得很清楚。1955年7月31日,在中央召集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说:“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593

农业如何积累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毛泽东提出了两条:一是“直接的农业税”,二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的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594

第一条对于“交皇粮”已经习惯了数千年的中国农民来说是不成问题的,虽然新中国的农业税比“十一而税”的税率要高很多,但是相对于地主的50%以上的地租来说已经好很多了。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仅靠农业税来完成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太不够了,必须还要实现农民余粮的商品化。于是就必须要实现第二条,然而问题就出在第二条。当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满足之后(或通过自己购买解决或通过互助组解决),他们不再有把粮食商品化的需求,越是出现灾荒,市场越是缺粮,农民越是屯粮。

如何才能把农民的粮食从农民手里挖出来?这是一个让领导头疼的问题。

粮食涨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又会遇到另一个问题:“粮价涨了,物价就要全面涨。物价一涨,工资要跟着涨。工资一涨,预算就要超过。”595

怎么办?

统购统销,采用“强制”手段从农民那里低价收购粮食,低价卖给城市人口。这是一个危险的决定,因为它将引发农民的不满,它无疑是对农民的剥夺,但是不这么搞,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各项经济指标也难以按期完成,“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国家的长远的利益,只有牺牲农民现实的利益。

1953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陈云跟毛主席吹风,“不搞这个我们没有出路。”59610月2日晚,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了陈云的汇报,采纳了陈云的建议。从此,中国开始了统购统销的年代。

统购统销有两大特点:第一就是计划性。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产出量综合制定统购比例。正因为统购要最大程度保证工业发展的需要,所以统购比例总是保持在最大的限度里,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实行统购统销以后,中国农民就处于半饥半饱状态。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现在国家对粮食的需要量,同农民愿意交售的数量之间,是有矛盾的,而且矛盾相当尖锐。如果按农民的意愿,他只愿意在自己吃饱了以后才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假如让农民统统吃饱了,然后国家才征购,那么,我们这些人就没有饭吃了,工人、教员、科学家以及其他的城里人都没有饭吃了。这些人没有饭吃,工业化也搞不成了,军队也要缩小,国防建设也不能搞了”。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