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美苏在731部队问题上的争执(第7/11页)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发动的“珍珠港事件”彻底摧毁了日本移民的生活。美国政府为了提高美国国民的斗志,开展宣传说:“日本人是敌对民族,都是疯子”,并规定“日本人无急需,禁止外出;不许到各单位去上班;上学和购物只许限定在离家五英里范围内”。

这些规定是洛杉矶市长和警察局长联名“通知”所有的日本人的。行人还往在街上行走的日本人身上扔鸡蛋,吐唾沫。侨居在美国的中国人和朝鲜人为了避免被市民误认为是日本人而遭受暴行,就在胸前佩带一个“我是中国人”或“我是朝鲜人”的标志以“自卫”。

1942年2月,美国总统颁布了“立即全部收容日本居民”的决定。与此同时,把全部日本居民都强迫关进强制收容所,限制所有日本人只准带两件手提行李,迫使他们把农场、店铺和办公室都原封不动地让出来,然后撤离。

准许日本人去的地方,只有美国中部的亚利桑那、阿肯色、科拉科多、爱达荷等州,在这几个州内建立了9个强制收容所。把他们一家一户地封锁在连学校也没有的山沟里,强制实行了同美国社会隔离的非人道政策。

在沙漠、沼泽地和在印第安人居住区,建起了用铁丝网围起来的简易木板房,约有10万名日本移民,不分贫富,都被关进强制收容所里。

“从加利福尼亚经堪萨斯到达阿肯色强制收容所,整整耗费四天时间……在火车上食物没有了,饥饿时就想到停车站附近的商店街去买吃的,可是商店都贴着‘不卖给日本人’的标语,什么东西都不卖给。日本移民带着妻儿像牲口似的挤在火车里,大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一位第一代日本移民讲了这一席话。

允许日本移民从强制收容所里出来,那是日本明显将要战败的1944年。这时,美国政府发出通知,严禁迁往西海岸一带落户。至于往东海岸城市迁移者,务必要有朋友(美国人)作保,方可自由迁往。

西海岸和日本列岛隔着太平洋遥遥相望。美国政府之所以“严禁他们在西海岸落户”,就是要让那些对美国怀有敌意的日本人无法从事有利于日本的情报破坏活动。

科学情报部的“多诺凡机关”

从收容所搬到东部各城市的第一代日本移民中,有不少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来到美国的。他们想在那里大干一场,但在美国的生活中却迎来了日美战争。把他们称作第一代日本移民,也许不太合适。

1944年夏,美国五角大楼已预料日本将在一年内投降,为了做好占领日本的准备,就注意到了“第一代日本移民”。他们通过调查,寻找那些对日本政府并不太忠诚、又希望永远在美国居留的这些第一代日本移民,极力劝说他们到五角大楼去工作。

对年轻的第一代日本移民进行劝诱的,不仅有美国国防部,还有国务院战略活动局(OSS)。

OSS是Offices of Strategic Service的缩写。

OSS是国务院战略活动局在日美开战前五个月,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命令由多诺凡上校(后晋升为少将)新建的一个情报机关。

被称为“多诺凡机关”的这个组织,改变了过去那种培养特务潜入敌区,收集情报的老式做法,而是广泛地从民间的经济学、语言学、心理学、工程学等领域吸收专家作为自己组织的成员,并通过对情报的综合处理来侦察敌情,是一种崭新的科学的情报组织。

国务院战略活动局和联邦调查局共同协作,在对许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的底细进行调查之后,一个又一个地将他们拉进“多诺凡机关”。

战后,被置于盟军总司令部第二参谋部作为美军情报部人员担任翻译任务的许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美军文职人员)都是原“多诺凡机关”的成员。

以上情况就是我在美国逗留期间大致了解到的“盟军总司令部”录用翻译的原委。

过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的E先生就是原国务院战略活动局的成员,战争刚结束时也曾去过日本。

在芝加哥逗留的第三天夜里,我突然听到一个消息。由于我这个调查者的热心,感动了周围的第一代日本移民,他们互相打听,范围越来越广,其中,有位老人还寻找在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波士顿、康涅狄格等地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的朋友,还多次同他们通了长途电话。

为了寻找那位原国务院战略活动局的职员E先生,我又飞到纽约,访问了联合国总部秘书处。在反复的询问中,时间很快地流逝了。要寻找那个曾经审讯石井四郎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翻译,如同在寻找一个30多年前大战中的亡灵一样,结局是否会是徒劳的呢?……

我胆怯地在风雪交加中回到纽约市的历基盛顿大街的旅馆时,收到一份电话记录。上面写着:“虽说找到的不是E先生,但同你要找的那个日本人的情况十分相似。他可能住在纽约州伦古爱兰德的N街一带。他是U·U先生。”

这个暖人心怀的消息,是芝加哥的“第一代日本移民”带来的。不,说不定是那些住在洛杉矶素不相识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的努力。通过许多“第一代日本移民”的最大努力终于到达了金字塔顶——即将会见U·U先生。

石井四郎的“复活”

“我就是你要找的那个日本人,我曾给那个日本将官当过翻译。”

U·U先生刚坐下,开口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他长着似乎很凶的一对长眉毛,如今巳经发白了。他的脸被太阳晒黑了,眼睛大大的,右侧没有耳朵,笑起来嘴角有几条很深的皱纹。

“是叫石井四郎吗?”我大声问道。

“对……他是叫石井。我记得他是个高个子,满脸长着胡子……”

“是,是个高个子。”

“他曾生过病吧……好像在1946年夏到1947年夏的那一年里。”

“生病?……我记得石井部队长很健康……”

“不,他是生过病,没错。我记得好像曾被派到他家里去进行过审讯。因为,已经是35年前的事了,当然也不能说记得那么清了……”

“他得了什么病?”

“啊!……这一点可记不清了,有一次(看了石井的照片),对,对,就是他……我想起来了,我当翻译的那次审讯,是在东京丸之内的邮船大厦里进行的。”①

①在这里出示的照片是新版《恶魔的饱食》(原著)第251页石井四郎中将的相片。

邮船大厦……肯定,是当时第二参谋部的根据地。

“战争结束前,我曾在国务院战略活动局工作过,当时和我一起工作的第一代日本移民现在几乎都已过世……田中、友末、伊奈等人,都是些能干的人……我们是从1944年10月到国务院战略活动局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听日本的短波广播……仅从收音机里了解到,日本正苦于物资的严重短缺。报道说,日本国内用松树桩榨油,从地瓜秧里提取酒精……这些使我想到祖国多贫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