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水师(第5/5页)

“听说瀚章已从永定驰赴长沙,带去了一些兵。”

“哦,瀚章……”

李瀚章是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的弟弟。

此时,李鸿章算是个中级官吏,弟弟则不过是小小的代理知县。

“瀚章调任益阳知县,在赴任途中,他没有去任所,却先进了长沙城。”

“这样也许更好。”曾国藩低声道。

益阳县在被太平军占领时,刚刚更换知县,知县的位子实际上是空的。太平军每占一个城一镇,先杀地方长官。益阳县由于人事变动,没有知县可杀。本来李瀚章已被任命为益阳知县,但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知县,在途中却跑进长沙城里去指挥军队了。

岳州城里,感到恐慌的不只是提督博勤恭武一人,文官们也心惊胆战,大家都知道,太平军要杀官吏。岳州城是岳州府所在地,同时也是岳州府所管辖的一个县——巴陵县,那里既有知府,也有知县。知府从四品,是相当高级的官吏,当时岳州知府叫廉昌,巴陵县知县叫胡方谷,正如唐正财所说那样,这些官儿都没什么才干。

十一月一日,向荣才率兵从长沙到达湘阴。“掌握不住长毛贼的路线”——这是他迟迟不离开长沙的借口。其实他早已了解了太平军的行踪。若迅速行动,必然要和太平军交手,他害怕。到达湘阴时,太平军离开长沙已十二天。也就是这一天,徐广缙来到长沙。向荣在湘阴给岳州写信说:“死守岳州一两日,定奔赴救援。”十一月二日,这封信送到岳州城。但是,岳州城里已无收信的人。廉昌和博勤恭武早已出东门逃跑了。

“因急事外出!”知府秘书解释道。

“卧病在床!”提督的老幕僚回道。不用说,老幕僚就是陆老头。

十一月三日早晨,胡方谷弃城逃走。当天下午,太平军逼近岳州城。

城内发生了暴动,有人与太平军暗通消息,也有流氓地痞乘机放火抢劫。

岳州城四门大开。太平军分成三队,陆续进入岳州。虽不时有枪声,好像有抵抗,但极其微弱。大军兵不血刃,进入岳州。

城中,一处太平军未到的地方,上演了一幕丑剧。

不知何处,传来枪声,一声,两声,枪声很节制。四周居民紧闭门户,不过,也有人从门缝或窗口看热闹、在暗中嘲笑。

“湖北提督博勤恭武在此!奉命严惩贼军!退走!鼠辈!”

第三枪响起。

“哎、哎、哎哟!”呻吟声音也很大。

“提督阁下,您怎么样?伤势很重啊!请大人暂时离开这里……请……”

“不!我……我尽忠报国之地就在这里了!我……”

“大人不必这样!东山再起,才是尽忠报国!”

从窗口往外瞅的人们,看到一个人躺在门板上,被两个汉子从现场抬走。

“那不是赵永赐吗!”

看热闹、暗中嘲笑的人们当中,有人识破了玄机。

赵永赐是湖南走江湖的艺人,几年前已洗手不干了,刚才说的话,虽有点咬文嚼字,但那声音跟当年的赵永赐一点不差。

百姓不是傻瓜,很快就明白了,这不过是提督安排的制造伪证的丑剧而已。满族提督和老百姓出身、却已长期脱离老百姓的陆老头,都小看了老百姓的眼力。丑剧导演,不用说,自然是陆老头。

当然,城中并不都是无能懦夫。参将阿尔东阿誓与岳州城共存亡。

太平军撤走后,岳州城回到清军手中。太平军进入南京之前,即使占领了城市,一般也不留守军,全军撤走。当清军再次进入岳州后,没有发现阿尔东阿的遗体。可怜,他也和提督、知府、知县等人同样被北京看作是弃城逃跑的死刑犯。不过很快,他的遗体被找到了。他是殉难的,于是朝廷恢复了他的名誉,对遗族赐以恩典。

博勤恭武挖空心思演了场戏,可是逃到武昌时被人发现了。他在谷城化了装,逃回北京,改名换姓,藏在黄村。从清朝来看,他是犯了十恶不赦大罪的。余步云只是弃了宁波逃跑,还没有像博勤恭武那样逃跑后又藏起来的。

博勤恭武被处以极刑——处斩弃市。

根据大清刑律,犯这种罪是不连坐的。但由于其性质极其恶劣,连他的儿子、已被提升为刑部员外郎(从五品官)的贵山,也受到了革职处分。知府廉昌和知县胡方谷也被砍了脑袋。清廷认为,若对这些人不处以极刑,以后文武官员就不可能振奋精神去同太平军作战。他们希望官员们懂得“逃跑就要砍头”的惩罚规矩,这样,即使为了自己的遗族,也会拼死战斗。

太平军由于占领了岳州而有了一支庞大的水军。

他们设了水军总司令的职称——典水匠。唐正财被任命担当这一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