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4/8页)

马扩点头称是。

“老一辈的人,筋骨已衰,暮气渐深,不济事了。”他携起马扩双手,亲热而又严峻地叮嘱道,“贤婿和信叔、适夷等久在军中历练,今后时势推移,全得看你们年轻的一辈。贤婿呵,你千万不可辜负你爹和俺多年的期望!”

马扩作了肯定的答复,似乎还不能使他完全放心,他再一次加重语气,反复叮嘱道:“贤婿可要记得你大哥、二哥,他们在宗哥川一战中是怎样慷慨捐生的?临到紧要关头,你可不能辱没他们!”

这不仅是一个长辈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个老上司对后辈的谆谆勖勉。临到危难之际,彼此相勉慷慨捐生,这是他们西军中真正的军人们的优秀传统。他们有权利要求别人付出生命,因为他们曾经,现在也仍然准备为战争付出自己的生命。马扩从他的诚恳而迫切的眼色中读出这个意思。一股热气从他的丹田里涌上来,当年在熙河战场上的回忆,也像一道温暖的亮光,照进他的胸膛。他顺手举起一只杯子,把里面的剩茶全都泼到地下,慷慨地保证道:“临到危难之际,愚婿如有不听泰山嘱咐,苟且偷生、侥幸图免的,有如此水。”

这个激烈的动作,使得赵隆大大放下心来。

“将来天下多事,贤婿,你这副肩膀上要挑得起重担啊!”赵隆第三次发言,已经充满着无限亲密的感情,他指着亸娘道,“俺早跟女儿说过,要帮你成为一个俯仰无怍的好男儿,你可是俺一向器重的后辈啊!”

这是马扩可能从他的严峻的岳父嘴里听到唯一的一句褒奖话。他谢了岳父,又向他做出第三次的保证,这才使他完全放下心来。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马扩一直感觉到有一双深得像海洋般的眸子凝视着他。这个凝视是如此执拗,如此大胆,似乎她想要用她的眼眸的钥匙把他还没有向她开放的那一部分心室打开来。

自从爹病后,亸娘一直在爹的病床前服侍他,没有离开过,但她仍然做了一个行将出发到前线去的征人的家室应该做的事情。在这一个月里,她替他缝了两件战袄、两件罩衫,还细心地在他使用的兵刃的柄上、杆上、把手上都缠上彩绢丝线。就在此刻,她还是不停手地要把一件絮袍的最后几针缝好。

“这件丝绵的,要再过大半年才穿得上它。”刘锜娘子曾经劝告她说,“军中往来人多,妹子消消停停地缝好了它,托人带去给兄弟就是。何必忙在一时,赶坏了身体?”

亸娘感谢了姊姊,但这是她听不入耳的忠告。她一面感谢姊姊,一面仍然不停手地缝缀着絮袍。她密密地、一针一针匀称地缝着,仿佛要把一颗怦然跳跃着的、含有无限内疚的心(她把造成他们之间一切的痛苦都归咎于自己)都缝进去,放在他随时看得见、摸得到的地方,这样才能使自己略为安心些。

现在她听了爹跟丈夫说话,由于自己的思潮澎湃,根本没有听明白他们说了些什么,连得丈夫的这个激烈的动作,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她心里只是想道:“爹与他的话说完了,该轮到与我说句话了。”

果然爹转过脸来,与她说话了。

“亸儿,”爹那么不自然地说着,“今夜为爹的心里烦闷,要图个安静,早些睡觉。你这就跟随三哥回家去吧!”

亸娘完全明白爹说了假话。这些晚上,他老是在枕席上翻腾着,几曾合上过一回眼?今晚参加了刘锜夫妻特别设在他的病房里的饯行宴会,又跟丈夫说了这些话,伤了神,更加睡不着觉了,哪里还能够早些睡觉。分明他是要找个借口,让她夫妇一同回去,有个话别的机会。说谎向来不是他的习惯,他说得那么拙劣,那么拗口,结结巴巴的,以至于女儿一听就明白他在撒谎。

二十年来,亸娘从爹那里受到的教育,就是要绝对的诚实,在朴实的部队生活中间,在古老的渭州城的老百姓中间,在他们简单的“家庭”中间,诚实就是唯一的信条。她爹是这方面的好榜样,无论对上司、下属、同僚,亦或对女儿,他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她学了爹的榜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隐讳自己的观点,也不掩盖、歪曲她所了解的事实的真相。她认为说谎是可耻的,哪怕对于最亲密的人,哪怕要以一生的幸福为代价,都不能够强迫她说句假话。虽然她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特别当她要否定别人的意见时有她独特的方式,那是既坚决又温柔的,不像爹那样心直口快。爹不但不怕得罪人,有时反以得罪人为快。刘锜娘子要用东京式的生活方式来感化她,她感谢姊姊的爱抚和照拂,这种感谢是真诚的,丝毫不带一点矫揉造作,因为她感到姊姊的爱抚和照拂的确是出于无比的热情;但她同时又以事实表明她不喜欢东京式的生活,她是个很难使之同化的人。这个否定也是同样真诚、丝毫不容曲解的,因为她真正从内心中抗拒繁华的城市生活。

虽然在年龄上,在保护人的地位上,在渊博的生活知识上,刘锜娘子都比她拥有无限优势,但在她们两人之间,亸娘是更加具有独立意志的人。她没有被刘锜娘子的柔情蜜意和深厚的友谊所屈服,刘锜娘子倒在不知不觉中,被她的真诚的力量和坚强的意志所征服、所软化了。

不回避自己的观点,不说假话,这对于亸娘并不是一种道德的说教,而是长期生活在真诚的人们中间培养起来的习惯,并不是因为感到撒谎的可耻而避免撒谎,她根本没有撒谎的必要。

现在亸娘发现爹说了一句假话,她仍然没有放下手里的活计,却微微地抬起头来,奇怪地、谴责地对他看了一眼,使爹脸红起来,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被人发觉了似的。但是女儿不满意的是爹用来表达他的意愿的方式,而完全赞同他的用心,并且要为这个感谢爹。今夜,她自己就是多么强烈地希望早些离开爹,跟丈夫单独在一起。把他们可能相处的最后几个时刻,完全无保留地奉献给他。

这些天来,他们虽然经常在爹的病房里碰头,一天要有一两个时辰留在一起,可是他对她说的话还是那么少,有时在一整天之内,他只对她说得三两句话,大抵是关于爹的病况和调理方面的事情。有时还采取间接的方式,向刘锜娘子问话,由她来回答。他绝少在她面前谈到自己,更少谈到即将到来的离别。他不惯于把自己这种亲密的感情表露出来,并且希望她也能够同样把它隐藏着。她绝对不能容忍这种冷淡的待遇,她不但要求精神上的,也要求他的形之于颜色的热情。她甚至为了这个对他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