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

西晋惠帝永元元年,匈奴族领袖刘渊于离石起兵反晋,并于怀帝永嘉五年攻占洛阳,愍帝建兴四年攻占长安,西晋王朝因此覆灭。此后,中国北方地区成了少数民族递相建立政权的场所,因而也就成了不同民族及其生活、文化和政治形态碰撞、冲突与融合的场所。在这种碰撞、冲突与融合之中,北方政权日益汉化、农业化与官僚制化了,并演化出日益强化的汉式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和官僚制度。与此过程相适应,察举制与学校制也得到了采用与发展。

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

十六国北朝时期,各少数族政权在建立之后,大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接受汉式官僚制度,如设置汉式的官位爵名,采用汉式的行政体制,利用汉式的方法——如礼仪刑律进行统治等等。特别是在吸收了汉人参加政权之后,这一过程往往就大为加速了。在选官制度上亦是如此。当少数族政权企图招揽汉族士大夫为之服务之时,他们对在两汉魏晋已有几百年传统的察举选官制度加以利用,是非常自然的。十六国政权之中,相当一部分都曾采用过这种制度,下面试述如下。

第一,前赵。《晋书·刘曜载记》:“武功豕生犬,上邽马生牛,及诸妖变不可胜记。曜命其公卿各举博识直言之士一人,司空刘均举参军台产。曜亲临东堂,遣中黄门策问之。产极言其故,曜览而嘉之,引见东堂,访以政事。产流涕歔欷,具陈灾变之祸、政化之阙,辞旨谅直。曜改容礼之,即拜博士祭酒、谏议大夫,领太史令。”这是袭用了汉代因灾变而察举贤良直言对策的做法。

第二,石赵。《晋书·石勒载记》:“勒……令群僚及州郡岁各举秀才、至孝、廉清、贤良、直言、武勇之士各一人”;“以牙门将王波为记室参军,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试经之制”;“特赦凉州殊死,凉州计吏皆拜郎中”;“又下书令公卿百僚岁荐贤良、方正、直言、秀异、至孝、廉清各一人,答策上第者拜议郎,中第中郎,下第郎中。其举人得递相荐引,广招贤之路”。石勒采用了察举岁贡及计吏拜郎之制。“至孝、廉清”应是由“孝廉”分化而来,同时贤良、方正、直言变成了岁举,并继承了策试与分等授官之制。

第三,前燕。《太平御览》卷六五一:“崔鸿《前燕录》曰:辽东内史宋该举侍郎韩偏为孝廉。慕容儁令曰:夫孝廉者,道德沉敏,贡之王庭。偏往助叛徒,迷固之罪;及王威临讨,凭城丑詈,此则勃之甚,奈何举之!该下吏,可正四岁刑;偏行财祈进,亏乱王典,可免官禁锢终身。”“勃”当作“悖”。此文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二十五引作慕容 事,“奈何举之”后多“剖符朝臣,何所取信”八字,或所据版本有异。又《魏书·崔逞传》:“慕容 时,郡举上计掾,补著作郎。”是前燕有计吏察举之制。

第四,前凉。《太平御览》卷五一三:“崔鸿《前凉录》曰:范绩字弘基……历仕三朝,士友服其清亮。举秀才,为郎中,迁中都谒者。”又同书卷四三七:“刘彦明《敦煌实录》曰:索苞有文武才,举孝廉,除郎中。”按前凉张轨初霸凉州之时,贡士尚达于朝廷。《晋书·张轨传》:“遣治中张阆送义兵五千及郡国秀孝贡计、器甲方物归于京师”,时约晋怀帝前后;又晋愍帝时,张寔“遣督护王该送诸郡贡计,献名马方珍、经史图籍于京师”。但晋东渡建鼎建康之后,张氏虽称臣于晋却不通使命,通使后亦不奉其正朔。范绩举秀才时已“历仕三朝”,大约已至张骏、张重华之时;索苞后率兵救宋澄于羌人之围中,而宋澄仕凉,在张祚、张玄靓之时,见《晋书·张轨传》。此时之秀孝大约已不会贡于建康,而是为本政权而举了。

第五,苻秦。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三三:“建元元年,(苻)坚又改元为建元。正月,雍州秀才段铿对策上第,拜吏部郎中;孝廉通经者十余人,皆拜令长。”又《晋书·苻登载记》:“徐嵩字元高,盛之子也,少以清白著称。苻坚时举贤良,为郎中,稍迁长安令。”又同书《吕光载记》:“王猛异之,曰,此非常人。言之苻坚,举贤良,除美阳令。”是苻秦有秀孝对策及贤良察举之制。

第六,南燕。《晋书·慕容德载记》:“德如齐城,登营丘,望晏婴冢,顾谓左右曰……青州秀才晏谟对曰……”由“青州秀才晏谟”例,知有秀才之举。

第七,北燕。《晋书·冯跋载记》:“分遣使者巡行郡国……昌黎郝越、营丘张买、成周刁温、建德何纂,以贤良皆擢叙之。”此巡行使者举贤良,当为特举。

又,《石育墓志》记其“曾祖瓒,以秀才仕燕,释褐鹰扬将军、中书博士”。其所仕不知何燕。

第八,北凉。《金石萃编》二九《鲁郡太守张猛龙清颂碑》:“高祖钟□,凉州武宣王大沮渠时,建威将军、武威太守。曾祖璋,伪凉举秀才,本州治中。”此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文物出版社,1981)所收哈拉和卓九六号墓文书,其时间在北凉玄始十二年至义和二年,其中的第二一份《功曹下田地县符为以孙孜补孝廉事》,有“田地县主者:今以孙孜补孝廉,符到”、“奉行”、“曹书佐”等字,说明这个政权还有孝廉之举。

第九,后凉。《魏书·宋繇传》:“宋繇字体业,敦煌人也……吕光时举秀才,除郎中。”

第十,后秦。《晋书·姚兴载记》:“兴令郡国各岁贡清行孝廉一人。”

第十一,西凉。《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哈拉和卓九一号墓文书,其第二份为《西凉建初四年(408)秀才对策文》,包括策题及“□谘”、“凉州秀才粪土臣马 ”及“护羌校尉粪土臣张弘”三人的对策片断。这是至今所见最早的秀才对策实物,弥足珍贵。学者的分析显示,这次策试为五问五答,与晋制正合;对策时间为此年正月一日,而策问则在前一年,即建初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可见十六国政权对察举制之采用,相当普遍。

十六国政权曾经兴置官学者,亦为数颇多。如前赵、石赵、前凉、苻秦、成汉、南燕、北燕、南凉、姚秦等等,皆有学校。其中史传明记有考试叙录之制的,有:

第一,石赵。《晋书·石勒载记》:“勒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显升台府。于是擢拜太学生五人为著作郎,录述时事”。

第二,苻秦。《晋书·苻坚载记》:“坚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坚谓博士王实曰:朕一月三临太学,黜陟幽明,躬亲奖励”;“坚自是每月一临太学,诸生竞劝焉”;“坚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上第擢叙者八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