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两处齐发(三)

醇亲王这时候终于明白了一点,慈禧太后临行之前对自己所说,“要找一个得力的帮手来帮着你当差做事。”原来是找了肃顺回来,他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会子终于平稳了下来,轻松之余却还是有些不忍,这些八旗宗室,接下去就没什么讨好了,片刻之间他想了许多,起身朝着肃顺拱手,“六哥远道而来,不曾远迎,实在是罪过。”他朝着身后的椅子一让,“请坐这里。”

这是明显要让出主导之权,肃顺是很跋扈,脑子却是不糊涂,这是监国的位置,轻易可以坐的?没瞧见醇亲王的五哥老五太爷惇亲王都坐在下头吗?他摇摇头,“王爷的位置,我不敢坐,这里头是您做主,我只不过是当个急先锋罢了。”他看了看,瞧见了第二张椅子空着,第五张的椅子也是空着,第五张是最中间,最面对下面这些人的位置,他当仁不让,坐了上去,闪电一样的眼神扫视众人,许多人低下头不敢和肃顺对视,“我是流放到了广西,可这死灰也有复燃的时候儿,怎么滴,就许你们在京师里头闹的乌烟瘴气的,就不许我回来吗?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怪眼一翻,“也有二十多年了吧,宗室,八旗,还是这么的混账!”

打人不打脸,这话一下子得罪了所有人,几个年轻的国公,许是没有见识过当年这位说停放丁银就停放丁银,说八旗都是混账的前任权臣的厉害,出声讽刺,“论起来,你也是八旗宗室,更是黄带子,那你自己个岂不是也是混账之一了?”

“我自然是混账,却比你们要强一些。”肃顺对别人的挑衅之言满不在意,“只是今日我得了权,你们就要听我的,这是没法子的事儿。”他从袖子里拿了圣旨出来,递给了边上的苏拉,“来来来。”他一挥手,“把这个旨意读一读,大家伙都跪下听旨吧。”

除了醇亲王是监国,不需要跪之外,其余的人无法,只能是尽数跪下,圣旨很短,只有几竖字,“命肃顺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监察百官,兼任八旗改革监督官。”

肃顺施施然的站了起来,“听清楚了?”他把苏拉手里的圣旨拿了过来,“你们这些废物,这么多年,还是看不清世事如何,在这里做一些倒行逆施的事儿,好了我也不和你们废话,没有那个闲工夫。”他一声大喝,“外头的人都进来!”

外头进来了许多侍卫,肃顺坐在位置上悠悠地说道,“刚才不知道是哪一个家伙,说的很好啊,八旗乃是祖制,决不能改之。”他一拍手,“太对了,这话说的在座管着八旗的各位,都驳不出一个字儿来,可这祖制,八旗设立起来,也不是叫大家伙吃干饭的呀,大家说是不是啊?”

殿内的人面面相觑,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奕询的脑子最灵光,他想到了什么不由得脸色大变,“你!”边上的那个花白头发的人也脸色惊恐起来,“肃老六你要做什么!”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八旗制度,现如今嘛,大家伙嚷嚷着要恢复祖制,监国王爷当面,也不好不维护这个体统。”肃顺悠然说道,“既然要这么忠心报国的,也不愿意当普通的差事,那么。”他如同鹰隼一样的眼神眯了起来,“都参军作战好了。”

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

殿内的人鸦雀无声,似乎都被肃顺的一席话惊呆了,这些手不能挑,肩不能抗的人前去作战,就是直接上吊,也不见得像在战场上死的快,那个花白胡子的国公哆嗦着嘴,“肃老六,你敢!”

“我为什么不敢?”肃顺对着这些人的反应不屑一顾,这么多年了,果然是半点长进都没有,“你们这些起子,不是要恢复祖制,保留八旗吗?可以啊,太祖太宗皇帝设立八旗的原本之意,就是为了增加兵源,如今虽然新军不老少了,可是呀,前线缺人,巴巴的把冯子材这个七老八十的人起复,带着一群农民去打仗送死,这是闹着玩的吗?咱们八旗的老少爷们也都是胯下有卵子的,这种忠君报国的事儿,怎么能这样就干看着别人当英雄呢?总是要亲自去上一上的,新军人不够,招兵就先紧着八旗英雄们好了。”肃顺摸着胡子冷然说道,虽然二十多年过去,可这被称之为“阎王”的模样架势,却是一如既往,可见南海的风浪未曾让肃顺改变了什么,“大家伙当然是不懂军事的,可拿起枪总是会的嘛,遇到了法国人,若是打不死,径直扑上去咬就成了,拿出在宗人府门口撒泼的架势出来,绝不至于输给了法国鬼子。”

他一个人自说自话,只是惊得下面的人尽数胆寒,形式比人强,肃顺敢说这样的话,必然就有他的仰仗,他昔日就是最痛恨八旗子弟,说出了“八旗都是混蛋”的话儿来,他落魄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拍手叫好,说这是现世报,居然敢革了八旗的丁银,活该如此,这会子前度刘郎今又来,正是要大报仇的时候,没人能够避免的了的,那个花白头发的国公扑通跪了下来,跪在肃顺的面前,却是喊着后头醇亲王的名字,“七王爷!七太爷!您可是皇上的亲阿玛啊,这大清的江山,可不能毁在这肃顺的手里,您说句话!说肃顺这是矫诏!绝没有把大家一股脑儿去送死的道理啊!”

殿内的人齐刷刷的看着端坐在万里海波旭日高升图前面的醇亲王,肃顺眉毛一挑,转过头,看着高踞于上的醇亲王,如今的监国的意思。醇亲王不忍的闭上眼,他想到了在养心殿和慈禧太后的一席话,又想到自己和福晋说过有关于明太祖和儿子朱标所说的话,思绪万千,但只是片刻之间,他的双眼随即睁开,眼神之中尽是坚定之色,“肃顺的意思,就是本王的意思。八旗的事儿,今天必然要改!”

“今天必然要改!”

一语既落,就再无回转,监国如今在京中就是一言九鼎的事情,除了丰台大营内的新军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抗醇亲王手里的“御赏”之章。

那个花白头发的国公伏在地上大哭,边上的人扶了他起来,载询这个时候又跳了出来,他站在大哭的国公身边,一脸刚毅之色,“哼,肃顺大人,就算要从军当差,怎么,大家伙都在这里,年纪一大把的,都要去从军不成?来来来,如果这样,我载询第一个就先从军就是!”

“急什么,年纪大的,自然不必当差,这八旗的改革方案不是说的很清楚吗?”肃顺慢条斯理地说道,“四十五岁以上的,自然不用当差,国朝是最体恤宗亲八旗子弟了。”这话听着就是十分讽刺,“二十岁以下的自然也不用,只是谁家也都不是没有小子阿哥的,就单单说这一位。”他指了指那个痛哭流涕的国公,“家里头二十多岁游手好闲的小子,还有三个吧?都可以一起去的,为国效忠,替父出征,这是当代的好戏啊!啧啧啧,日后坊间又有动人故事流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