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三杀(上)(第2/3页)

石坚这是在很清楚地对元昊说,我现在可以不进攻你们西夏,不代表我不想进攻。你若违反了当初的协议,让我找到了借口,那么不要怪我不遵守和议了。

元昊明白现在西夏至少要用五年时间恢复元气,才能再次与宋朝抗衡。当然这种抗衡是指可以阻止宋朝对西夏的进攻,而不是他有本事进攻西夏。只要石坚一天还活着,他就一天不敢向宋朝进攻了。他被石坚吓怕了。

因此他只有灰溜溜地派出使者对河西夏走廊各部进行强制行的命令,不准乱收费。并说道你们应当知足了,比起其他各部,你们还每天有许多进帐,象其他的部族马上连饭都没有得吃。并且将这些族长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议分配。

现在元昊对各族的控制力已经远不如以前。如果不是他连续两次胜仗,都会有许多部族起来造反,直接将他送到宋朝,然后他们举族向宋朝投诚算了。好不容易将各种利益分配下去,才将宋朝与回鹘商人的怨言平息下去。

然而再次出现了情况,其他的部族看到了这种利益,可沾不到便宜,于是有的部族扮作强盗对这些客商进行抢劫。往往是货物被全部抢去不算,还将商人杀人灭口。

这样一来,河西走廊各部不愿意了。这比增设税务还要坏,长久下去,还有商人敢走这条商道吗?于是自发组织起来,保证商道的安全,每天都有火拼发生。但这些人都是西夏内部的各族,特别是腾格里沙漠里的那些部族,他们离河西走廊最近,杀人越货起来更方便。而且因为他们本来就很贫穷,这次因为他们的部族人勇敢,被征收进军队最多,损失也最惨重。就是元昊对他们警告也没有用,大不了我们就造反,或者投降辽国算了,反正我们也活不下去了。

这些人神出鬼没,对地形也熟悉,就是河西走廊各部组织起来,也没有用。还是防不胜防。

于是石坚再次派出使者,对元昊说,你身为西夏的首领,居然纵容手下各部对我们大宋的商人抢劫,而且还杀人越货。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有心的难道你到现在还对朝廷不满?或者我们宋朝的商人没有向你们交税?如果是无心的,你这点约束力都没有,难道是要我们朝廷在你们西夏重新选出一个首领来?

元昊听了气愤不已,这是你要求我让各部参加管理,来分散我的权力。现在又来责备我没有约束力。其实元昊也没有办法,他现在按照张元的说法只有一个字:忍!要抓住大义,不要让石坚找到借口,正好乘着宋与西夏搭成和议的几年时间,大力发展。几年后,恢复过来,就可以对宋朝置之不理。到时候可以置宋朝不顾,一心向西扩展势力。至少龟兹回鹘的广大地盘可以拿下。直到西夏的疆域大到和辽国相比的时候,那么石坚对待西夏就象对待辽国一样,无可奈何了。

元昊听了气愤地瞪了他一眼,心想当初就是你鼓动我向宋朝进攻的,现在搞我这样狼狈。不过他还好,不象他晚年那样昏庸,知道这是遇到了石坚,没有办法。张元还是有一些本事的,至于在他的策划下,与吐蕃、回鹘屡战屡胜,就是上次大败辽国他也有功劳,否则现在元昊都能将他送到宋朝,让宋朝人将他千刀万剐得了。

但这一切还是需要时间。

这时候,第二次出使西夏的苏仕国又说道:“不过考虑你眼下的处境,就这么一点大军,又要防备吐蕃,还要防备回鹘,同时还要防备契丹,以及臣属于契丹的北阻卜部(外蒙古中部以南),当然还不放心我们石大人,也要防备我们。”

最后一句,让元昊哭笑不得。废话,你们石坚说不打就不打我们了?恐怕你们那个石坚连在夜里都在作梦想一气呵成将我们西夏拿下,变成你们宋朝的地方。

苏仕国又说:“因此我们石大人说过,要派一支部队对我朝商人护航。当然人数不会让你敏感的,只有三到五千人。当然,这个你不同意的话,那么你既然收了税,就要对我们宋朝商人的安全负责。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还有要交出杀人与抢劫的凶手。”

元昊没有办法,凶手,那么多部族参加进去,他怎么敢交,并且以后的安全他也不敢负责。当然石坚派人负责商道,肯定不怀好意,但既然你们负责了,以后出事我也不会负责了。

谁知道苏仕国听了却一口答应。

不久以后,宋朝真的派了五千军队进入了河西夏走廊。而且他们纪律森严,从来不忧民,并且也没有要求瓜分税务。有了他们的帮助,加上沿路各部的配合,狠狠地打击了几次的强劫者。

看到这种情况,元昊甚至暗中鼓动了一些大的部族配合强劫,想将这支宋军歼灭,让宋人不战而退。

然而他也料错了一件事,那就是现在的宋军在石坚的指挥下,或者说只有石坚站在背后,对西夏人就有了心理上的优势。并且还有了沿路各部拼命护航,主动配合,他们也没有占在下风。同时,每隔一段时间,陕西过来一批人将原先的人换下去,使得这一支宋军不至于久战劳累。同时,宋朝商人意识到这条商道存在无限商机的同时,也存在着无数的危险,于是都将商队组织在一起行商,使得规模壮大。他们自己很少出面,大多是高价聘请在陕西的蕃子护航押运。这些蕃子也十分勇敢。这些蕃子更在护航之战中主动参战。这样,宋军与河西走廊各部反而占了上风,很少让这些部族得手。相反几次交手时,让这些部族损失惨重,这无疑使这些贫困的部族雪上加霜。

而且这样一来,也使得河西走廊各部与其他各部开始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加上这支宋军的纪律严明,对河西走廊各部秋毫无犯,几个月下来,这些部族全部倒向了宋朝。

现在元昊要是命令这些部族进攻宋朝,有可能这些部族都会对元昊倒戈。

这让元昊急白了头发。他还不能出动军队,否则一旦让石坚知道,那么更好,没有的话说,直接有理由进攻了。

还有他的担忧不是这一处,看到这一场商道之战。也助长了其他部族的勇气,他们开始吞并小部族。现在西夏有许多亲宋的部族,毕竟宋朝在这里还统治过一段时间,如果不是后来的夏竦胡作非为,亲宋的势力还要更多。这些亲宋的势力在两国交战中保留了一些勇士,因此现在这些部族在侵并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壮大。

元昊在两场大捷后,对这些部族进行了压制,可石坚在陕西却在暗中支持这些部族。这让元昊的压制没有起到作用。于是这些部族在各自吞并过程中,渐渐地成为西夏的大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