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三杀(上)(第3/3页)

这也元昊头痛不已。如果在前两年,他可以直接向对山遇惟亮一样,动了杀机,但现在他不敢动。如果一动,这些部族造起反来,石坚手里三十多万大军在陕西可不是吃醋的,他不乘机进军西夏才怪。

他头痛的不是这两处,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让他更加头痛不已。许多挨着宋境的部族已经感到西夏明年春天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于是举族搬迁到宋境。就是内地的一些部族也在向银川平原和转移,他们还振振有辞地说:“我们马上就要没有粮食了,不能让我们全族人都饿死,看看到银川来有没有一份生存的机会。”

实际上什么机会,他们在一步步迁移,先迁到银川,然后接近盐州韦州等地,再进入宋境。

这一个功劳一是归功于石坚在陕西执行的民族平等政策,还有让这些蕃人成为宋籍的可能,渐渐地这些情况也传到了西夏。二是那些护商的蕃子对这些西夏部族人的鼓吹。虽然他们是有危险,可那些宋朝商人出的薪水很高,看到这些蕃子生活艰难,他们心中也是十分戚戚,在和他们聊天时,一边对这些西夏蕃子抱以同情,一边说起自己在宋境生活时也是得意地眉飞色舞。这让那些走投无路的蕃子部族全部动了心。在强劫商人付出很大牺牲时,现在看起来成功率还很低。而且还要面临其他部族的侵吞。这个日子没有法子过了。并且他们也看到宋军虽然打起仗来凶残,可不招惹他们,还是十分客气。有时候他们还向与他们交好的蕃子各部带来礼物赠送。这一点更让他们坚定了迁移到宋境的决心。

元昊也派了大军在边境处阻拦,可那些部族的人说道:“好啊,你不让我们进入宋境也行,但要给我们食物,不然不可能你作为我们的陛下,让我们全部饿死吧。”

元昊也考虑过杀人立威,可那些部族确实是面临着饿饭的局面,他们也抱着必死的决心。就是元昊再次举起屠刀,他们也不会再乎了。

而且辽国也不甘居于后,他们也在边境放出风声,欢迎西夏境内契丹人回家。并且他们对进入辽国的蕃子也不细查,那怕是冒充的契丹人也让他们进入。同时还派出谍报人员进入西夏,故意宣扬这条消息,并鼓动生活在河套平原的契丹人、鞑靼人和回鹘人以及党项人冒充契丹人偷渡辽国。

只是他们没有宋朝占的优势大,一是宋朝现在对西夏战斗中居于上风,元昊主要还是怕石坚,不敢得罪宋朝,但他不惧怕辽国。二是因为中间还有许多沙漠地段,路途难行。可对于河套那些离宋朝较远的部族,还是有吸引力的。

结果元昊看到两国的抢人大战,他都要哭了,这样下去,不用等五年让西夏恢复生机,到时候他的西夏人口也只剩下一小半了,这一小半中还有大半是亲宋的。那时也不要与宋辽争霸,就是吐蕃也不是对手。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于是他将所有大臣召集在一起,商量主意。

这时候野利仁荣说道:“其实这一切还是来自宋朝的石坚的危胁,如果没有了石坚,就是我们现在的西夏也不惧怕宋朝。至于辽国现在因为他们这一战败后,内部也有矛盾,根本不敢再次对我们出兵。而如果没有石坚,宋朝的士兵又会再次变成了原来那一个不会打仗的懦夫。”

元昊白了他一眼,心想,这个我也知道,所以才出动了无数的大军乘他在西夏时,进行围追堵截。可那种情况下都让他逃走了,现在石坚身上陕西,我怎能将他杀死?

野利仁荣说道:“我都有三个办法,将他击毙。但能不能实现就不知道了。”

元昊一听连说:“快说。”

不要说有三个办法,就是有一个办法,也要试试。

野利仁荣努了一下嘴。

元昊会意,他将群臣解散,只留下几个贴心的心腹。

野利仁荣说道:“现在我有三个办法杀死这个石坚。第一个办法,是壮士之杀。或者叫它勇士之杀。第二个办法是美人之杀。第三个办法叫它烈士之杀。”

元昊听得奇怪,这三个杀起的名堂可真古怪。他连问道:“什么叫壮士之杀?什么叫美人之杀?什么叫烈士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