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页)

明明是对她最好之人,偏偏又来害过她。

元乔没有拘着她,送她出宫门,夕阳西去,将离去的背影拉得很长,显得步履漫长,长到她几乎想跟过去。

元莞没有拒绝,没有应承,她等着就好。

静静等着,来日方长。

****

元莞从未执迷过自己的身世,谁人之后,都避免不了眼前的局面,且她亲情感淡薄,于先帝、于刘氏都没有太多的感情。

如今听闻到自己是被卖出去的,除去点滴惊讶后,也没有沮丧与怨恨,或许她自认薄情。

她亦并非忘恩之人,生养之恩犹在,卖她的银子也该补偿够了。不过有一事,她很好奇,天生蓝眸,父母可还是宋人?

招来陈砚询问明白。

陈砚匆忙来见,闻言后回道:“只知卖您之人是宋人,其他的还在追查。”

“可找到卖我之人了?”元莞追问。

陈砚禀告:“未曾,臣着人继续去查,刘谨行一死,只查到点滴,进展艰难,不过照着太后与刘谨行的手段,只怕不会将人留下,您需做好准备。”

言下之意,人可能早就死了。

“死了就罢,若有线索,你再来禀告我。”元莞不多求,心肠冷得彻骨,对父母是否活着也不在意,只是顺其自然。

陈砚退下后,她彻夜未眠,几件事都挤在脑海里,烦躁得毫无睡意。

清晨之际,迷糊地睡了过去,魏国长公主着人请她入府去赏荷花,好不容易睡着,起床气犯了,直接将人拒绝,翻过身子接着去睡。

一觉至午后,她才爬了起来,元乔让人送信过来,魏国长公主只见过陆连枝。

证据确凿,她觉得可笑,想去质问,又觉得自己跌了身份,不与之一般计较,只吩咐门房,以后陆府的人不准进门、礼也不准收。

吩咐过后,觉得身子软绵,躺在竹席后又眯了会儿,想起元乔昨日的话,心中又开始犯难。

她睁着眼睛,看着虚空,怔怔出神,落霞捧着莲子粥来,劝道:“您为何事犯难?”

元莞闻着粥香,顿觉饥肠辘辘,爬起来洗漱更衣,满腹心思无所发泄,旋即问落霞:“你觉得陛下如何?”

“陛下?”落霞睁大了眼睛,对于元乔此人,褒贬不一,时而很好,时而又好气人。

“陛下、尚可。”

“如何尚可?”元莞问得仔细。

落霞道:“尚可、陛下除去废帝一事来,其他都挺好的。”

元莞就不问了,想到近日里发生的事,又是一顿惆怅,喝过粥之后,她照旧走到廊下,坐在竹板上将双腿放进水里,感受着清凉。

她这里犹豫不解,元乔亲自去了魏国公主府,恰好见到陆连枝。

魏国长公主见到元乔后,眼皮子颤了颤,吩咐屋内的人都退了出去,元乔没有掩藏,直言说起昨日的事情来。

“您昨日说的话,我想了很久,不明白您的想法,且不论那人告诉您的用意,单论您令元莞离开,就是称了那人的心意。”

魏国长公主被元乔直白的话说得不知如何回答,她并非傻子,知晓陆连枝的用意,可说得也是常事,没有添油加醋,更没有捏造事实。

“她说的是实话?”

“实话又如何?”元乔抬眸,直视魏国长公主,叫人心生寒意。

自她为帝后,魏国长公主就没有再仗着长姐的身份与她说教,如今被她冷冷一看,心中发憷,可事关朝廷,就不得不继续开口:“元莞道你二人清白,不如就此罢手,对你、对她都很好,皆大欢喜。”

“哪里来的皆大欢喜?”元乔又是反问。

魏国长公主倒吸一口冷气,道:“你的身份不适宜纳女子入宫,你该知晓大宋无此先例,且世人都以为你与元莞是姑侄。”

“无先例可开先例,好比女子为帝;世人以为是世人无知,元莞勤奋,于政事而言又有天赋,若非血脉不明,我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废帝之事。”元乔道。

一番话让魏国长公主语塞,昨日元莞还是好言语解释,今日元乔则是来讲道理,且以帝王的身份来说理。

元乔意思坚决,她顿觉两人陷入泥潭内,执迷不悟,需要人来劝醒,道:“让百姓唾弃,朝堂不宁,就是你二人的初衷?”

“朝堂不会不宁,这是我的保证。”元乔语气缓和下来。

魏国长公主不信,当初一个刘氏得宠,险些让先帝失心智,幸而最后悬崖勒马,如今换作元乔,她不敢再赌。

“到了朝堂不宁那日,你如何收拾,可有先帝力挽狂澜的魄力?”

她不闻政事,不知元乔的手段,只认为元乔不如先帝,又道:“先帝当初托付于你,你又能托付何人,且你二人都是女子,上不得台面,群臣可还会再臣服你?”

元乔从容,见到魏国长公主红了面色,叹道:“我自有打算。”

“你若当真喜欢元莞,当初就不该自立,帝位交于旁人,你爱如何闹,就如何闹,不会有人在意。眼下既已成了皇帝,就该想着百姓、想着大宋,而不是为一己私欲,闹得天下不宁。”

几句话说完,魏国长公主气得胸口起伏,额上青筋都呈现出来。

“您的话,我之前想过。您就当我自私,朝堂之事不会丢下不管,自私一回,也不会辜负先帝、不会辜负我身上流淌的元氏血脉。”元乔起身,眸色几无波澜,道:“您也莫要逼着元莞离开临安,您看重陆家、看重陆连枝,元莞离开临安城,我便将所有的罪责置于陆家。”

元乔几乎从未威胁过人,初次做来,心中微有些愧疚,可比起陆连枝的做法,已然好过很多。

“你当真执迷不悟?”魏国长公主气得愤然起身,看着元乔:“你莫要忘了,你的身份。”

“我身上流淌着的是元氏的血,比起元莞,强了很多。”元乔道。

魏国长公主被她威胁不觉生气,只觉得痛心,忍着怒气开口:“可你的皇位来历不正。”

“来历不正,我也是皇帝。您觉得我来历不正,可去看看,元氏宗室里可有适合的能人。”元乔轻声回答,当初她选择之际,就将宗室子弟都择选过,无人合适。

一旦换了皇帝,宗室不服新帝,会生内乱,城防军又是一盘散沙,外敌趁机而入,朝廷必乱。

说起政事,魏国长公主被堵得说不出话来,眼睁睁地看着元乔离开。

元乔来去匆匆,没有长时间停留,路过元府,令车夫停了下来,让人去询问元莞在做什么。

烈日当头,元莞在竹楼里玩水,清净又凉爽。

她也就没有去打扰。

*****

自那日离开魏国长公主府后,元乔就没有见过元莞,似是被魏国长公主的话戳动,于政事上更为勤勉。城防军换防后,少不得又是一波风雨,唯有赵原做事把稳,水泼不进,火烧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