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七章 长征(七)(第2/4页)

说完,他拨转马,打马扬鞭而去。

骑军中,飞出百余骑,随着李由远。

李颍等人,则带着兄妹儿女,跪在大河之畔,向李由远去的背影,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泪如泉涌。

刘+走到他们身边,将众人一一搀扶起来。

“由郡守欲求仁得仁,你们也莫要太过悲伤了,否则白白辜负了由郡守的这番苦心。

李颍,这骑军就暂由你来率领,随我一同留后压阵;其余人等,立刻赶赴顿丘渡口,连夜渡河!”

“我等愿遵君命!”

李家儿女齐刷刷躬身行礼,纷纷上车上马,朝着顿丘方向行去。

“阿+兄弟,这里面会不会有诈?”

灌婴来到刘+身边,压低声音耳语道。

刘+摇摇头,“李由此时何需耍这样的计谋?他如果真地要对我们不利,只需挥兵而来,我们很难抵挡。

哀大莫过于心死,想必李郡守现在,已经心如死灰了吧……”

从堂堂大秦驸马,眼见着要变成亡国之臣。

朝中小人当道,老父自尽狱中。若非是如此,李由怎可能生出如此地心思呢?

刘+叹了一口气,跨上赤兔马,“老灌,咱们也回去吧……李由已选择了他的路,我们还要按照我们定下来地路,继续前进!”

灌婴,用力~点了点头!

四月末,王恪起兵反秦,宣告投降楚王。

同月,刘邦在琅琊郡南城乡诏告天下,拥立楚王之子心(又名熊心)为楚王。

他运气倒是真地很不错,沛县丢失之后,带着残兵败将和家小,逃到了薛郡。却不想掠夺薛县时,正遇到了楚王之后。张良正在颍川,组织人马准备作乱,不在刘邦的身边。得了楚王,刘邦这心思可就变得又活泛起来。他这刘姓,原本就是荆楚十八姓地旁支,如果伸出个几杆子,也能算得上是楚国王室。他就开始琢磨着,如果我拥立楚王,以楚王之名号召天下,又会如何?

熊心在薛郡过的很苦,靠与人放羊为生。

自楚国灭亡之后,身边只有一个故楚贵裔之后,宋义相伴。

这宋家,在楚国名望很高,曾出过极为令尹。宋义听刘邦这么一说,不由得也有些心动了。

而后卢绾在旁边一戳哄,刘邦就下定了决心。

在他想来,只要打着楚王的名号起事,楚地各方豪杰,定然会纷纷响应。

君不见那陈胜吴,只靠着项燕之名,就造成了好大地声势。而今他有正牌的楚王在手里,肯定比陈胜更加有声势。于是,刘邦的目光,首先就盯在了薛郡上,正好王恪也正犹豫。

王恪起兵降楚,使得山东南部地区,顿时混乱起来。

首先是巨野泽彭越率两万人马,赶赴济北郡,投奔了田荣,使得田荣手中的实力,顿时暴涨。

自古以来,薛郡就是齐人之地,君不闻孟尝君狡兔三窟,这薛郡当年可是孟尝君地封地。你楚王在哪儿都可以,但你现在把手伸到了齐地,田荣怎可能答应?只是碍于项梁势大,田荣只好忍耐。他必须等待,看项梁对此如何反应。如果项梁也同意的话,他只有捏着鼻子,忍了!

可没想到,项梁还没有做出回应,东海郡地楚军,就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龙且在十日之内,连破襄贲兰陵三县,挥军攻入薛郡,并在三日间,拿下了薛县县城。由此,薛郡门户洞开,楚军长驱直入。韩信更亲自督帅兵马,连破藤县、邹县、合乡、任城,兵临山脚下。

王恪连发书信,表明他已归顺大楚。

可韩信对他地书信却是置之不理,在五月中攻克平阳。同时,龙且听取韩信的意见,对王恪也是不予理睬。韩信攻克平阳的时候,龙且的先锋人马,已经攻打到了昌邑县城城下。

“食其欺我,食其欺我!”

王恪万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楚军似乎根本不在意他是否归降,已决心攻取薛郡。

深感上当受骗地王恪,暴跳如雷。如果在之前,他还可以向李由求援,可是现在呢,王恪疯掉了!

其实不仅仅是他,包括其,也没有想到出现这样的结果。

楚军地行动实在是太快了,快的让他来不及反应。韩信攻克了平阳地时候,食其还在鲁县做上宾。王恪一怒之下,将食其拿下,在鲁县府衙前,支起了大锅,将食其烹死……

楚军这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也似乎是在向田荣释放了一个信号。

项梁不承认这个楚王!

于是,立刻命彭越率本部人马,自梁父山攻入了琅琊郡。彭越

荣,正需战功立足。

十五天中奔袭千里,连克蒙乡、费乡和南城乡三地,将刘邦等人一下子驱逐出琅琊郡。

刘邦大将庄不识,在南城乡被彭越射杀……

知道这时候,远在下项梁,似乎才得到了楚王的消息。

他连忙表示拥立楚王熊心,并下令韩信龙且停止攻击薛郡,还派人送信给田荣,希望田荣谅解。

刘邦等人,保护熊心一路逃来,派人送信给项梁,请项梁迎接楚王。

这也代表着,刘邦由此,失了对楚王的控制。不仅仅是这样,项梁不可避免的对他,生出猜忌。

泗水郡,下。

东面,有一座大宅,毗邻圯水河畔。

宅院中,有一座八角小,范增坐u亭中,聆听河水潺潺,品一口美酒,脸上浮现出满足笑容。

“军,项公来了!”

范增连忙起身,没等他走出小亭,就见一行人沿着曲径小路行来。

当先一人,正是项梁。

他身披铠甲,头戴兜,看上去英勃发。只是在龙行虎步之间,却似乎少了一些威武气概。

走过来,项梁一拱手道:“范老,有好酒为何不告诉我一声?”

“项公,您这不是自己就来了吗?”

范增已年近古稀,须发皆白。

不过红润的面膛,显示出他精神极好。与项梁一同走进了小亭,二人坐下来,范增为项梁满上一觞酒,微微一笑,“增还要恭喜项公,楚王一来,又将为项公,凭添百万大军,可喜可贺!”

“若非范老出谋,那刘邦怎可能乖乖的就范?”

项梁难道不知道刘邦楚王吗?

事实上,在刘邦还没有昭告天下地时候,项梁就已经从项羽那边得到了消息。

对此,他非常烦恼。

得楚王,就等于得到了楚国正统,那么先前斩杀陈胜的负面影响,也将随之消弭。可问题是,刘邦不可能乖乖的把楚王奉上,而项梁,也好明目张胆的攻打刘邦,那样反而适得其反。

对楚王地重要性,项梁已看得非常清楚。

就在他苦恼的时候,范增却献上了一个主意:“少将军得此消息,却不阻止龙且韩信所部兵马,想来已有了决断。既然如此,项公何不装作不知此事,且让那韩信龙且出兵,继续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