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七章 长征(七)(第3/4页)

韩信龙且二人,相得益彰,薛郡必能拿下。

到时候田荣见此情况,哪能不明白您地心思,一定会出击琅琊郡……

不管刘邦是生是死,楚王必然面临无立足之地的尴尬窘况。到时候,他唯一能依靠地,就是项公!”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不过项梁很奇怪:这又是何需人也?

“范老,如今刘邦来投,薛郡已落入我们手里,下一步,该如何为之?”

范增笑道:“龙且韩信得了薛郡,但项公此时却不可贪恋,甚至也不能嘉奖龙韩二人,还得要给予惩戒,并将薛郡,交还给田荣。”

项梁一怔,“这是为何?”

“如今,还不是和田荣翻脸的时候。不但不能翻脸,还要给他一些好处,让他安心。因薛郡之事,齐楚之间已有了矛盾。如果再占住薛郡不还,那田荣怎能善罢甘休?现在,时机未到。”

“可龙、韩二人……”

“韩信是个聪明人,不会不明白这里面的缘由。

我猜想,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呵呵,他这是在为项公您替罪,里面的轻重,又如何看不出?

只要韩信能看明白,那龙且就不会有问题。韩信于龙且有救命之恩,听说他对韩信,很信服。看此次攻掠东海郡就能知道,龙且名义上是主帅,可实际上,所有一切都是韩信策划。”

“这样子……”

“不样,就让韩信独自领军,命他攻打李由。

不过龙且却不适合继续留在韩信身边,让他回少将军帐下听令,再派出子期前去与韩信副手,如何?”

项梁想了想,点头道:“这样安排,倒也妥当。”

龙且不具备制衡韩信地能力,所以不好让他继续留在韩信身边。

范增也看出,这韩信是个打仗的好手,不能不重用此人。可是,如果任由他发展,只怕难以掌控。所以范增让虞子期过去,一方面虞子期是项羽地大舅子,另一方面,此人颇有能力。

至少,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给予韩信一些制约。

这制衡之道,不能不谨慎一些……

王恪兵败鲁县,逃往东郡。

不过很快被李由抓到,在酸枣斩首祭旗,随后对大梁发动了攻击。

韩信自薛郡出击,救援大梁……李由则感受到了巨大地压力,不得已向章求援。此时,章邯正在和项羽鏖战,听闻三川郡危急,立刻命董翳司马欣两人留守相县,继续阻挡楚军。

他则率部赶赴新郑,支援李由。

这一番动作,使得山东南部地确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各方兵马纠缠在了一起,战事此起彼伏。

不过,这一切和刘+已经没有了关系。

在等到陆贾从下赶回来之后,刘+一行人渡过了黄河之后,迅速北上。季克了繁阳和黄乡之后,绕过安阳而走,转道进入河内境内。一路上,浩浩荡荡,队伍已增至六万人。

萧何立刻实施了第二套方案,自流民之中抽调青壮,调拨入季布等人麾下。

如此一来,季布、钟离昧实力大增,并依照萧何的吩咐,开始沿途袭掠乡镇县城,以补充辎重。

大多数投奔刘+地人,都是为了求一口饱食。

刘+能让他们吃饱,不过相应得,他们也必须要承担起一些责任。

萧何按照年龄、家庭状况,分成了五个梯次。多

,二抽一,加入战斗部队;独子,为守护人马,负责孺;单身者,为辎重部队,负责押运接受物品……诸如此类的分派,形成了相互的制约。比如说,守护部队,决不可能守护自己的家人;如临阵而逃,家人连坐。

这样一来,也就使得流民必须要尽本职之事。

等到了抵达潞乡时,流民人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发的多了起来,几近八万之数。而刘+的兵马,逾越万人之数。相应的,也有不少人在途中死去,特别是一些老弱者,病死途中。

用萧何地话说:这是一次淘汰。

等刘+抵达河南地的时候,麾下至少能接近两万兵马,足以在河南地站稳脚跟。

听起来,有点残,但这不可避免。

刘+一开始还会听取这亡人数地报告,到了后来,干脆眼睛一闭,看也不看,省的揪心。

五月末,刘+达乡。

在前方行进,就是壶了……

壶,因关口形似壶状而得名,远在商周之时就以建立,隶属黎侯国治下。春秋,被纳入晋国,在战国初年,属于韩国上党郡,后被赵国所有。

北有百谷山(今老),南有双龙山,两山加峙,中间空断。

山形似壶状,以壶口为关隘,这就壶关名字地来历。

壶关守将李良,早早的在关隘前等候。

他身材高大,但略显瘦削。相貌挺秀气,但嘴唇单薄,双眼狭长,透着一股子阴气息。

见到刘+,他连忙上前,“刘君侯,十载不见,尚记得故人否?”

啊,地确是有点面熟!

刘+可以确定,他真的见过这个李良。

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究竟在何处见过,不由得挠了挠头,有些尴尬的说:“还请李校尉明示。”

“十年前,我本沛县县长李放门下……我叫李童,君侯可还有印象?”

刘+指着李良,连连点头,“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你是李童,没错,李县长地门生。”

狗屁门生,其实就是个家奴书童而已。

不过人家今非昔比,要接人家的路,刘+不得不改口。

李童……不,如今应该称之为李良,热情的说:“十年前,君侯大婚之日,良因故未能参加。

十年来,良一直思念君侯,原以为无法再和君侯相会,却不想,今日却能在这壶关相会……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君侯,我已在关上摆下了酒宴,用得还是当年泗水花雕,欲与君侯痛饮。”

十年前,刘+与吕成婚,李放雍齿和刘季三人,准备联手将刘+地产业夺走。

却不成想,刘+买通了李放的书童,也就是眼前地这个李良,反败为胜。后来李良得了黄金,又有当时刘+通过宋子城县令徐公办理的户籍,由此而改名。不过,刘+真地记不清了。

看李良很热情,刘+却不好拒绝。

不过经历了赵王亭驿站的事情之后,刘+却多了几分小心。

他没有引见其他人,而是刘巨保护着+夫人等家眷,先行通过了壶关。而后他则带着灌婴,一起登上壶关城头。

灌婴,和李倒也见过……

至少李良还记得灌婴,一见面,那是热情地不得了。

看着队伍从壶关鱼贯而过,一边在关头上饮酒,三人不知不觉地,把话题转移到了往事上。

“我早就知道,那刘季不是好东西!”

听刘+说,李放被刘季所杀,李良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