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三章 强盗理论(第3/3页)

说到这里,展雄把刚才搓出来的泥狠狠地扔在了地上。

“我还听说,古时候兽多人少,人只能在树上筑巢而居躲避野兽,所以那时候叫有巢氏之民。古时候人们不知道穿衣服,夏天存积柴草,冬天烧火取暖,也就是凑合活着。到了神农时代,人们只知道娘,不知道爹,跟麋鹿生活在一起,自己耕种自己吃,自己织布自己穿,没有伤害别人的心思,生活自由自在,这就是道德鼎盛的时代。可是到了黄帝就不再具有这样的德行,跟蚩尤在涿鹿的郊野上争战,流血百里。尧舜称帝,设置百官,商汤放逐了他的君主,武王杀死了纣王。从此以后,世上总是以强凌弱,依仗人多势众欺负别人。商汤、武王以来,就都是属于篡逆叛乱的人了。

“如今你研修文王、武王的治国方略,控制天下的舆论。你们穿着宽衣博带的儒式服装,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用以迷惑天下的诸侯,一心想用这样的办法追求高官厚禄。要说大盗,再没有比你大的了。天下为什么不叫你作盗丘,反而叫我盗跖呢?

“你忽悠子路死心塌地地跟随你,让子路收起勇士的心性,做你的门徒,天下人都说你孔子能够制止暴力禁绝不轨。可是后来,子路想要杀掉篡逆的卫君却不能成功,自己反而被剁成了肉酱,这就是你那套说教的失败。你不是自称圣人吗?却两次被逐出鲁国,在卫国被人铲削掉所有足迹,在齐国被逼得走投无路,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围困,不能容身于天下。而你所教育的子路却又遭受如此的祸患,做师长的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做学生的也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为人,你的那套主张难道还有可贵之处吗?”

说到这里,展雄一拍桌子,“啪”一声,吓得孔丘一个哆嗦。展雄没有管他,自顾自端起一杯酒来,喝了一口,继续说。

“世上所尊崇的圣人,莫过于黄帝,黄帝就是好人吗?唐尧不慈爱,虞舜不孝顺,大禹半身不遂,商汤放逐了他的君主,武王出兵征讨商纣,文王曾经被囚禁在羑里。这以上的六个人,都是世人所尊崇的,但是仔细评论起来,都是因为追求功利迷惑了真性而强迫自己违反了自然的禀赋,所谓的圣人们,都是可耻的。

“世人所称道的贤士又怎么样呢?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尸体都未能埋葬。鲍焦清高,非议世事,竟抱着树木而死去。申徒狄多次进谏不被采纳,背着石块投河而死,尸体被鱼鳖吃掉。介子推算是最忠诚的了,最终也抱着树木焚烧而死。尾生跟一女子在桥下约会,女子没有如期赴约,河水涌来尾生却不离去,竟抱着桥柱子而淹死。这以上的六个人,跟肢解了的狗、沉入河中的猪以及拿着瓢到处乞讨的乞丐相比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重视名节轻生赴死,不顾念身体和寿命的人。所谓贤人,都是混球。”

展雄把眼光从孔丘的身上移开,去看颜回和子贡,看看这两个著名贤人是什么样子。展雄发现,他们似乎比孔丘要从容一些。

“那么,你们所景仰的忠臣又怎么样呢?忠臣没有超过王子比干和伍子胥的了。伍子胥被抛尸江中,比干被剖心而死,这两个人,世人都称作忠臣,然而最终被天下人讥笑。所以,忠臣都是可悲的。

“你老丘要来说服我,如果你讲些离奇古怪的事,那可能还能忽悠一阵;可是你跟我说人世间这点事,怎么忽悠得了我?现在我来告诉你人之常情吧,眼睛呢想要看到色彩,耳朵呢想要听到声音,嘴巴呢想要品尝滋味,欲望呢想要得到满足。人生在世高寿为一百岁,中寿为八十岁,低寿为六十岁,除掉疾病、死丧、忧患的岁月,其中开口欢笑的时光,一月之中不过四五天罢了。天与地是无穷尽的,人的生死却是有时限的,拿有限的生命托付给无穷尽的天地之间,就像白驹过隙一样迅速。凡是不能让自己生活得愉快,颐养天年的人,都不是真正懂得道理的人。

“所以,老丘你所说的,都是我想扔到垃圾堆里的,你还说什么呢?你闭上你的鸟嘴,赶快从这里滚蛋。你的那套楞格利,不过都是迷失心性,钻营奔逐,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的东西,全都是背离人性的,瞎忽悠什么?”

展雄洋洋洒洒说了半个时辰,根本不给孔丘插话的机会,话说完,赶人。

孔丘听得目瞪口呆,无言以对。现在展雄赶人,哪里还敢再说什么?

孔丘站起身来,拜谢之后,告辞出来。两个弟子跟在身后,也不敢说话。

师徒三人急急忙忙出了大寨,孔丘若有所失,自顾自上马车,结果三次抓把手都没有抓到,上了车,眼光迷离,低垂着头靠在车轼上,脑子里则是一片空白。

一声鞭响,颜回赶车南行。一路上,师徒三人一言不发。

看看天色将晚,师徒三人总算赶在关城门之前回到了曲阜。就在城门口,碰上了展禽。

“哎哟,看你们行色匆匆,刚出远门回来?难道,去见展雄了?”展禽问。

“是啊。”孔丘回答,有气无力。

“看这样子,展雄没给你好脸色啊。”

“唉,真应该听你的啊。我,我真是没病给自己扎针,急急忙忙跑去撩拨虎头、编理虎须,差一点就被老虎给吃了啊。唉。”孔丘叹了一口气,他还在后怕。

“还好,回来得够早。再晚一点,该考验你坐怀不乱了。”展禽笑了笑,开了个玩笑,算是安慰他。

这段故事里,展雄将孔丘骂得狗血淋头,精彩纷呈,痛快淋漓,充分展现了盗圣的绝世风采。不过,千万不要把这个故事当真,因为展雄死的时候,孔子还没出生呢。这段故事,见于《庄子·盗跖》,借展雄之口批驳孔子的儒家学说。只因为故事过于精彩,因此照录。

这段故事,贡献了两个成语:立锥之地,以强凌弱。

故事中提到的鲍焦,是周朝初期的隐士,传说他因不满时政,廉洁自守,遁入山林,抱树而死。申徒狄是上古时期的人,那时务光拒绝称王,投水而死;申徒狄是他同僚,也投水而死。至于尾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有记载殉情的痴心汉。尾生的故事是这样的:跟一个女子约好了在桥下偷情,谁知女子没来,大水来了,尾生不肯离去,结果被大水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