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王国和挪威王国治下的领地(第3/3页)

自此而后,这个奇特的小国拉开了它在国际舞台上绚丽辉煌的一幕。这个曾经忍饥挨饿的国家不仅成为欧洲捍卫新教最坚强的斗士,还成为抵御不断强大的斯拉夫人威胁的最后一道堡垒。这些俄罗斯人,经过默默无闻的几个世纪之后,最终走上征战讨伐的历程。他们渴求海洋,并不断地向海洋进军,时至今日,他们还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显然,瑞典是唯一一个感受到这种威胁的国家。于是,在整整两个世纪里,他们将全部精力都用来对付俄罗斯人,将俄罗斯人阻止在远离波罗的海海岸的内陆地区。然而,瑞典最终还是要输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也耗尽了瑞典的全部财力,但只延缓了几十年俄罗斯人强悍的进军,他们最终还是来到了波罗的海。战争结束后,瑞典失去了大部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失去了对芬兰、英格门兰(今圣彼得堡在地)、爱沙尼亚、利文兰和波美拉尼亚的统治,沦为二流国家。它的领土面积只剩下17.3万平方英里(介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和得克萨斯州之间),人口略微超过600万。

北冰洋全貌

瑞典国土一半以上由森林覆盖,欧洲大陆将近一半的木材均来自瑞典。这些树木都在冬季采伐后留在山里,直到开春之后才从雪地拖到最近的河流,投进河谷之中。夏季来临后,内地山区的积雪消融,小河变成了滚滚洪流,这些原木就被送到下游的河湾。

这些充当运输工具的河流又为锯木场提供了动力来源。这些工厂收集河中的原木,把它们加工成各种各样的成品——从小小的火柴棍到4英寸厚的板材,五花八门,品种繁多。这些木材加工品的成本十分低廉,仅仅是伐木工人和锯木厂工人的工资费用。只要时间允许,汽船也是最廉价的运输方式。这时,波罗的海冰雪融化,船只可以抵达东海岸各个地区,于是这些木材成品就被来来往往的汽船运往世界各地。

这些汽船还身兼双职。当它们返程时必定要满载而归,但人们不会买很贵的货物回来,因此瑞典一直保持着合理的贸易顺差。由于瑞典的铁矿质量特别好,甚至那些有铁矿的国家也大量求购瑞典的矿砂。他们在铁矿进口贸易中也采取同样的方式。

瑞典领土宽度不超过250英里,内地也比较容易接近海洋。在瑞典北部拉普兰的基律纳和耶利瓦德附近,大自然赐予瑞典丰富的铁矿宝藏,而且这些矿石就神奇地堆积在地表,形成两座低矮的小山。夏季,这些矿砂被运往波的尼亚湾(波罗的海北部)的吕勒奥;冬季,当吕勒奥封冻时,它们就被送往挪威终年不冻的纳尔维克港。

距铁矿不远处是瑞典的最高峰凯布讷峰(近7000英尺高),此处有全欧最重要的一家发电站,它在北极圈以内。但是,电力似乎并不在乎纬度的高低,因此这家电站正源源不断地为铁路和矿山机械供应着廉价的电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被冰川刮走很多的土壤,其中有一部分被带到了南部,于是瑞典南方成为整个半岛土地最肥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瑞典境内湖水覆盖面积达1.4万平方英里,是仅次于芬兰的“湖泊王国”。瑞典人在湖泊之间开凿了密密麻麻的运河,它们又为这个国家提供了最廉价的运输方式。这不仅给北雪平这样的工业中心带来巨大的利益,甚至也使哥德堡和马尔默这种重要港口大大受益。

在有些国家,人类是大自然的奴隶,完全听凭自然的驱使;而在另一些国家,人类却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于是,这位创造一切的母亲必然也会毁灭一切,这些国家便会失去自然母亲的庇护。还有一些国家,人类与自然学会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维护双方的利益。如果你想寻找后者,就去北方吧,去拜访斯堪的纳维亚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