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延安:从“七百匹马”到“东方红”(第3/3页)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中共党员来到延安,旨在重振“延安精神”。随着铁路的竣工,我预计会有更多中共党员来这里“朝圣”。现在就连学生们也被鼓励加入“重走长征路”的队伍。这一重振“延安精神”的巡回活动,显然是中国领导人希望回归淳朴年代的一种努力。这一点可以理解。我对延安最深的记忆,恰恰就是它的这种纯朴的生活方式。人们在街边的人行道摆上桌子,围坐一起喝茶聊天,这种场景我只在延安见过,在中国的其他城市都没见过。甚至延安的汽车站,也会在大门口专辟一块地方,给那些只喝茶聊天而不坐车的人。延安还以烟叶种植闻名,因此人们聊天的话题总是烟叶、烟叶,说不尽道不完的烟叶。

除了革命和烟叶,延安还另有可看的地方。在这座小城西南十五公里,有一座名为万花山的小山。那里漫山遍野都是野生牡丹花,足有好几百万株。我打了一辆出租车前往那里。现在是四月,离牡丹花季还有差不多一个月。不过吸引我的不是牡丹花,而是万花山对面山坡上的花木兰墓。木兰是个姑娘,花是她的姓。根据大多数的历史记载,她应该生活在唐以前的某个时期,大约距今一千五百年。某一天官府有令,村子里所有的壮年男子都要从军。由于官僚们的草率,木兰老父亲的名字竟然也出现在兵役花名册中。虽然她父亲早已过了壮年,可是官僚们将错就错,拒绝免除他的兵役。而她父亲又没有成年的儿子。因此木兰就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从军。十二年后,她返回故乡。后来她死了,就葬在万花山对面的山坡上,那里就叫“花家陵”。

现在中国人的课本里,仍然有古汉语和古代经典作品。他们都知道赞美花木兰的《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一位平民女子,英雄女子,传奇女子。她的墓碑朴实无华,上面写着“花木兰之墓”。远离青史与良辰,从战斗英雄回归本色农家女,这是她的后半生,也是她的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