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2页)

“接着说。”骆凤心道。

“丹朱跟了月袖不是一天两天,既然能同时拉动月袖身边的人一起反对月袖,说明她早有取代月袖掌控听风的打算。早不下手晚不下手,偏生挑着月袖察觉陈太师有异动,想要给我们通风报信时跳出来拦阻她,我总觉得这不是一个巧合。”

乔琬稍稍停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又道:“这让我想到了当年的端王案,一笔糊涂账,让当时还是太子的陛下引起了先帝的猜忌,表面看起来好像是韩王得了益,实际上还有一个人,或者说是一群人……”

“你是说陈家?”骆凤心很快明白了乔琬的意思。

“对。太子并无大过,先帝虽然喜欢韩王,在当时还没有昏头到想要更换储君的程度,如果没有这件事,太子上位本该是顺理成章。”

韩王一派从未停止过对骆瑾和的抹黑攻讦,但真正让先帝态度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却是这件事。

骆凤心一点就透:“顺理成章就不需要倚仗陈家,陈太后他们自然就分不到后来这么多好处。”

乔琬到这个世界来时这些都已经发生过了,小白只知道粗略的史实,至于其中谁在捣鬼谁在谋划这一切却不甚清楚。当时为了帮助骆瑾和夺取皇位,联合深得先帝宠爱又无儿无女的陈太后是形势所驱,尽管陈家今日做下种种谋逆之举,但在当时对于骆瑾和和乔琬来说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

最好的选择……就是这个问题。一如她用“最好的选择”让陈太后放骆凤心去岷州一样,现在想起来,当初那个“最好的选择”是否又会是陈太后抛下的诱饵呢?

“可是陈家联合胡人没有什么道理。要做这个局,一个杀手足够了,犯不着要去跟胡人搅合在一起。”骆凤心顺着乔琬的思路想了一下说,“平襄王与胡人也打过不少仗,北境之后便是化康,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他把北境放给胡人,失了屏障,日后他的化康就会变成胡人的后花园,永远得不到安宁。”

骆凤心这样说不无道理,再多的可能乔琬一时也想不到了:“这其中大概还有什么隐情。只有等日后抓到陈太后她们或者丹朱一伙人再问。”

“不管怎么样,那个丹朱既然动了手又自曝了身份,想必胡人谋划的绝不只是夺取一个江湖组织那么简单。眼下我们跟平襄王交战,胡人若是对咱们大渝的领土有什么想法,现在就是入侵的最佳时期。帖帖沫儿老谋深算,幹里旋的儿子可能拖不了他太久。”

说到这里,骆凤心立刻嘱咐乔琬道:“你去帮我写封信给戍北军主将邓闵,盖我的印章,提醒他这段时间多安排些巡逻的队伍,提防胡人大举南侵。”

胡人往常都是等到深秋关内百姓粮食都收割了才会出动大股人马,可以一次掳掠到充足的物资。现在还不到收获的时节,此时若是突然纠集各部人马倾力南下,戍北军很可能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事态严重,乔琬马上找来纸笔写好信,让人给邓闵带去。只是现如今京城、化康一带搜查甚严,想要传信给镇北将军府须得从源州绕路,这么一圈走下来不知得耽搁多少时间,但愿赶得上才好。

三日后,派去接崔永福等人的侍卫回来。先前因为要打仗,带着崔永福几人多有不便,骆凤心便让人连夜寻了个山洞,留下几名士兵陪护,让他们在洞里藏好。后来松仁城外一战获胜,骆凤心便告诉乔琬派人去把他们接回来。

崔永福抱着骆瑾和的骨灰罐,奶娘托着骆瑾和的幼子,一行人在山中躲藏了数日,吃没得好吃睡不敢深睡,除了小皇子被照料得仔细还有个干净模样,剩下各个儿灰头土脸的。

乔琬命人将他们安顿好,从松仁城里找来几位有名的文士,修修改改,拟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讨伐檄文。

翌日,她让人将檄文誊抄数份,一一盖上传国玉玺印,与天子驾崩的丧讯一起发往各州,令各州发兵增援,共讨逆贼。

经过这些时日,平襄王在寅州一战大败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原本还与陈家勾勾连连的几个州见势头不对统统倒头转向,投靠了乐平公主这一边。

半月之后,讨贼大军集结完毕,众人手持尖兵利刃,头系白色丧带,从寅州、源州、帛州兵分三路挥师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