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是前泾州知府滕子京被贬到岳州担任知府的第二年。这一年,他主持重修了洞庭湖边的名楼岳阳楼,按照惯例,他也邀请了一位文人写一篇文章来纪念此事。滕子京对这篇文章充满了期待,因为他请的人,是自己的同举进士,当时已经名满天下的大文豪——范仲淹。两个人都希望这篇文章能名垂千古。一千年后,历史证明,他们做到了。

自幼孤贫的勤学书生

端拱二年(989年),范仲淹出生在徐州,他的父亲范墉曾任职于吴越王幕府。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就去世了。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孤苦无依,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改嫁山东淄州一户朱姓人家,范仲淹也改名叫朱说(yuè)。

朱说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至今还流传着他勤学的佳话。朱家是当时的富户,但是为了励志,朱说二十一岁就到附近的醴泉寺读书,生活极其艰苦。每天他只煮一锅粥,凉了之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拌上一点韭菜和盐,就是一顿饭。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自己并不是朱家后人,便下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于是独自前往南京(当时的南京即今河南商丘)读书。

在南京期间,朱说仍然昼夜苦读,由于经济拮据,仍不得不靠喝粥度日,甚至有时候粥都不能保证。他的一位同学知道之后,告诉了自己的父亲,于是给朱说送来了许多饭菜,可是直到饭菜放坏,他还是一点都不碰。问及原因,他说:“我很感激你的厚意,但是如果现在就习惯了丰盛的食物,以后就喝不下粥了。”他晚上读书疲乏了,就用凉水浇脸,然后继续苦读。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朝拜太清宫,路过南京,全城万人空巷,争睹天子容颜,只有朱说闭门读书。别人来叫他,他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就在第二年,他果真中了进士。

得中科举的朱说终于实现了自己脱离朱家独立生活的心愿。他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这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上任之后,他就把母亲接来,赡养侍奉。两年后,他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这时候,他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刚直不阿的“三光大臣”

范仲淹入仕之后,最初十多年一直担任地方小官员。据史载,每到一处,他总是关心百姓疾苦,兴利除弊。加之他学识渊博,因此声望很高。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晏殊听说他的才名,专门请他来创办学校。范仲淹担任学官尽心竭力,把自己的俸禄都用来奉养四方士人,学者们“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宋史·卷三一四》),但是范仲淹的兴趣显然不仅仅在教育上。

据《宋史》本传记载,范仲淹担任学官的时候,就向皇帝上了一封万言书,提出了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等施政措施,条条击中北宋王朝的积弊,轰动一时。经过晚唐五代对文人的滥杀之后,很多文人不愿涉足政治,以悠游卒岁为时尚,但是范仲淹却常常纵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宋史》说:“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范仲淹的风骨,从他对待刘太后垂帘事件中可见一二。

宋仁宗登基时年仅十三岁,在晏殊的建议下,由章献刘太后垂帘听政。天圣七年(1029年)冬至这天,太后要接受皇帝率领百官的朝贺,范仲淹上书极谏,认为皇帝侍奉太后属于家事,应该用家人礼,不应该让百官同时跟随朝贺太后;还上书请太后归政。汉代的杜根也做过同样的事,他曾经上书劝当时的邓太后归政皇帝,结果邓太后大怒,叫人把杜根抓起来装在布袋里摔死。幸好行刑的人仰慕杜根的人品,没有用力,杜根被摔昏死过去,又被扔到城外。邓太后不放心,派人检查,杜根装死,眼睛里长出了蛆虫,才让邓太后相信他已死,杜根以此侥幸逃生。也多亏宋代对大臣言事的优容,范仲淹上书触怒了太后,也仅仅是被贬河中府。

章献刘太后去世之后,朝廷一帮大臣又趁机跳出来指责太后生前的不是,而仁宗因为谣传生母李妃可能是为刘太后所害,也对刘太后十分不满。这时曾被刘太后迫害的范仲淹却站出来说:太后受先帝遗诏,护持陛下十多年,应该掩其小过,以保全太后的圣德。(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余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宋史·卷三一四》)可见其君子之风。

不过刘太后对权力也太过于贪恋,她去世前还留下遗诏,要杨太妃担任皇太后,继续她的事业垂帘听政。这时候范仲淹又激烈反对:“今天一位太后去世了,又立一个太后,天下人将会怀疑陛下没有一天能离开母后的帮助了。”刚刚得到实权的仁宗当然不会再生活在太后的羽翼下,加之范仲淹的进谏,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代发生旱灾和蝗灾,范仲淹请求朝廷派使者赈灾,可是仁宗不予理会。范仲淹对仁宗说:“如果宫中半天不吃饭会怎样?”皇帝无言以对,只好派他去安抚灾民。

而范仲淹的直谏也惹得皇帝十分不快,不久,便借口郭皇后被废事件,把范仲淹贬到睦州去担任知府了。范仲淹每到一地,都兴利除弊,政绩卓然,几年之后又被召回朝廷。已经经过两次贬谪的范仲淹似乎并没有汲取教训,而是直言不改,这次,他针对的目标是当时权倾一时的宰相吕夷简。

吕夷简是北宋重臣,史载“夷简当国柄最久,虽数为言者诋,帝眷倚不衰”。但是吕夷简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信、党羽都安插在要职上。而刚回京师不久的范仲淹对此十分愤怒,他将京官升迁情况绘制成了一幅《百官图》,一一指出一些官员被破格提升,其实只是因为宰相在假公济私,吕夷简十分恼怒。

北宋官制冗杂,军事颓败,经常受到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范仲淹上书说:“洛阳地势险固,而汴京四方受敌,太平的时候应该定都汴京,而天下有事的时候应该建都洛阳,现在就应该在洛阳营建宫室。”皇帝问吕夷简的看法,吕夷简说:“这不过是范仲淹的迂腐之论罢了。”范仲淹与吕夷简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后者指控范仲淹结党营私,于是范仲淹又被贬谪到了饶州。

范仲淹虽然三次被贬,但是声望却与日俱增。第一次被贬时,亲朋们为他送行,说:“此行极光(非常光荣)。”第三次被贬还有人称赞他说:“此行尤光。”范仲淹大笑说:“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