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会聊天”不靠信息,靠情绪

当我们想跟别人走得更近时,反而会遇到一大堆麻烦:选什么话题,最能拉近心理距离?想聊到比较私密的事,会不会引起反感?对方跟我提到一个话题,到底是想听我说还是自己想显摆?真心欣赏对方,怎样不被当成泛泛之交?……其实没必要患得患失,只要掌握几个技巧就好。

聊八卦的正确方式

聊八卦,

本身不是一个问题,

但打听八卦会出问题。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过年亲人团聚,我想关心一下表弟、表妹们的感情问题,但我也知道,他们未必喜欢被人询问隐私。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既不让他们感到被冒犯,又能聊到这个比较私密的话题呢?

常见的说法:“最近有没有交女朋友啊?没有的话赶快找一个啊!”

更好的说法:“一年没见都长这么帅啦!我是不会问你有没有交女朋友的,除非你想聊聊,跟大家炫耀一下。”

?•为什么要这样说

“聊八卦”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是一种促进关系的方式。会出问题的,基本上都是因为掌握不好尺度,打听到对方不想说的隐私,触碰到了对方的雷区。

但是,除非对方主动表示过哪些话题是不能聊的,不然你很难预估他的底线。如果不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儿,在聊八卦之前,就需要一句“问路石”给话题排雷——投石问路,了解一下对方对这个话题是否敏感。

比如,询问他人的感情状况的时候,通常的问法是:“你有女朋友吗?”这样问,会给人两个感觉:(1)你是专门来问这件事的;(2)你没有给我留余地。所以这句话说出口,就像是在赌博,赌对方不会介意。

有人喜欢随时秀恩爱,也有人对情感话题讳莫如深。如果赌赢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是如果赌输了,对方很介意你打听他的隐私,那么这件事会变成你们关系中的一个芥蒂,从而疏远彼此的感情。

而使用“问路石”的优势,就在于它更保险。比起直接问对方有没有谈恋爱,你先投石问路地表示“我是不会问你的”,就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语境:如果对方乐意分享,那这句话就可以作为一个引子,引导对方开始讲自己的事;如果对方并不愿意讲,这句话也给他留下了足够的“余地”——虽然你问了,但是说不说完全由对方决定,你没有任何强迫的意思。他只需要冷处理或者不正面回答你,你就能了解他的意思,场面也不会尴尬。

然后再表示你的关心:“我不会打听这种事,但是如果你想讲,我是很乐意听的。”这样说,就是把“问答”变成了“分享”,让对方感觉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这样一来,你就创造了一种进退皆宜的语境。如果对方乐意分享,你们就开启了一个愉快的八卦话题;如果对方不愿意讲,你也给了他拒绝你的空间,你们可以换一个话题。

更何况,人很有意思,你越是逼问,他就越不愿意说;相反,你表现得若无其事,对方反而会更愿意主动分享。换句话说,如果你故意表现得“我不是很好奇,你不一定要回答”,反而会增加对方主动分享的概率。

就算最终对方不愿意分享他的情况,你光是表示“我不会逼问你……但如果你想聊,我也很愿意听”,就已经传达出你的关心和体贴了。就算不依靠聊八卦或自我揭露来促进彼此的关系,只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其实就是一种慢慢拉近距离的方法。

+•延伸思考

其实,很多事情,能聊不能聊,都在两可之间。聊天的方向可以完全不变,只要换个说法,表明自己不是抱着打探隐私的态度,就能把那些吃不准能不能聊的话题,变成拉近你们关系的契机。

比如,你看到朋友最近情绪不佳,但又不是很确定他愿不愿意跟你说心事,你就可以用“我不会打听,但乐于倾听”这种投石问路的技巧,表示关心:“看你最近好像心情不是很好,我不会问你发生了什么,但如果你想找人聊天,我随时愿意当听众。”多试几次你就会发现,只要你表达的是关心,而非八卦别人隐私的欲望,对方敞开心扉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选什么话题,最能跟人拉近距离

比起正面的事,

聊负面的事更容易让人有共鸣。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我会很容易没有话题,一会儿就冷场了。到底应该如何挑选话题,才能跟对方越聊越热络呢?

常见的说法:选择聊“特别”的话题。比如:“我最近喜欢上了古典乐,特别喜欢××音乐家的作品!”

更好的说法:寻找共鸣感最强的话题。比如:“我老公什么都不错,就是回家衣服都乱丢,真是让人受不了!”

?•为什么要这样说

很多人以为,能否维持聊天时热络的气氛,取决于“话题本身精彩不精彩”,所以他们在聊天的时候喜欢讲耸动的、难得的、特别的话题。但事实上,能激发别人聊天欲望的往往不是“话题的精彩性”,而是“话题的共鸣度”。

日本著名的节目制作人美浓部达宏曾经提到过,如果想要跟任何人都有话聊,有五种话题可供选择,刚好堆成了一座“能够引起共鸣的话题金字塔”。从最低层到最高层依次是“家庭”“学校”“饮食”“工作”和“艺术”(泛指音乐、影视、书籍、绘画等各类作品)。

在这五层里,越接近底层,话题就越普遍,寻找共鸣就越容易。越往上层走,话题越进阶,共鸣就相对弱一些,而“触礁”的可能性则会变大。比如说,喜欢贝多芬的不一定能跟喜欢莫扎特的聊到一起,搞金融的很难跟搞艺术的有共同气质。

但是,伴侣有什么让自己受不了的习惯,上学的时候有哪些难忘的回忆,附近有什么值得推荐的餐厅……这些话题基本都能引发共鸣,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一起聊。所以,当你不知道聊什么的时候,不妨按照“家庭——学校——饮食——工作——艺术”这个顺序找找话题。

不过,很多人会有个误区,那就是把“找共鸣”当成了“找认同”。结果是这个话题虽然可以聊,但是“聊不开”,也就是缺乏延展性。比如,如果你说到一件事,对方只是接一句“是哦”,那接下来可能就没话说了。

就像同样是聊天气,英国人却乐此不疲,因为英国的天气是以阴晴不定著称的,他们可以从“明天会不会下雨”聊到“全球变暖对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预测,聊起来充满变数和趣味,这就是所谓的“延展性强”。可是,如果对方所在的城市四季如春,“天气”就不是个可以延伸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