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又一个发现(第2/2页)

用性选择理论解释人类肤色虽然很方便,却不容易验证。我们很难把一对白种人父母强行染成黑种人,然后看看他们生下的孩子到底是喜欢黑种人还是白种人。

好在我们可以用动物做实验,而且真的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雪雁是一种漂亮的小鸟,有蓝色的,有白色的。有意思的是,蓝色雪雁只和蓝色的同类交配,白色的当然只和白色的同类交配。于是,科学家不禁要想:这种交配倾向是天生的呢,还是受到父母的影响衍生出来的呢?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把刚孵化出来的白色小雪雁放进蓝色雪雁的鸟巢里喂养,反之亦然。结果很有趣:这些小家伙在养父母的抚养下长大以后,无论自己的体色是蓝是白,都只喜欢和与养父母体色一致的鸟交配。要是养父母一蓝一白,小家伙长大后就不会挑剔,它们蓝白通吃。

为了进一步分析家庭影响,研究人员开始恶作剧,他们把一些鸟染成了红色。结果正中预期,红色雪雁养大的小家伙也只喜欢红鸟。也就是说,审美情趣是后来学会的,是家庭熏陶的结果,与基因无关。

如此看来,某些性选择的标准确实是由品位决定的,而品位有时是没有道理的,虽然说好品位取决于好基因,但蓝色羽毛和白色羽毛可能同样好,这时品位就可以随意发挥。喜欢蓝色也好,喜欢白色也好,甚至可以喜欢红色,对生存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鸟类能这么干,人类为什么不能呢?人类与鸟的品位大同小异,你可以稍有自己的偏爱,比如偏爱黑肤色或者黄肤色,那是个人自由。因为品位有时没有道理,所以肤色分布有时也没有道理:人可以黑,也可以白,当然更可以黄。而肤色多样性只是品位复杂性的一个佐证。我们无法指责不同的品位,我们只能接受事实,并承认肤色混杂本身就是硬道理。所罗门群岛的黑白杂居现象是对性选择理论的回应,是既成事实,不必过分惊奇。

然而,性选择理论也有麻烦:如果品位可以影响肤色,非洲人的品位就不应该如此整齐划一,那里起码也应该有黄种人,间或有几个白种人。为什么没有呢?那只能说明性选择理论虽然惊艳,但还没有达到万能的程度,彻底排除阳光的影响明显不合时宜,性选择必须收敛自己的个性,并与自然选择实现某种默契的配合,否则只能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