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第三十四章 尤利斯·凯撒的作战计谋(第2/3页)

他重新穿上盔甲立即设法温暖浸湿的身体,

一路奔跑松开了被激流冻僵的关节[7]。

——卢卡努

我觉得他作战较为谨慎周密,不像亚历山大:因为亚历山大勇猛凶狠似乎专向险处行去,犹如滚滚激流不分良莠亲疏冲击着它所遇到的一切:

公牛一般的奥菲都斯河就这样滚滚流动,

流经阿普利亚道努斯的王国,

当它狂怒的时候,

就让可怕的洪水威胁耕耘的原野[8]。

——贺拉斯

同时,亚历山大建功立业正当风华少年、血气方刚之时,而凯撒要到不惑之年才担当大任。另外,亚历山大具有多血质、易怒、奔放的性格,可他还喜好杯中之物,对这种性格不啻火上加油,而凯撒则极少沾酒;而且即使在迫不得已非饮不可的场合,他也决不是个舍命陪君子的人。

可我却在读书中发现,在有几次作战中,他为了逃避失败的耻辱,似乎下了断送自己的决心。那次与图尔纳人大战中,当他看到自己部队的前锋发生了动摇,便不拿盾牌向着冲在最前面的敌人奔去;另外有几次他也这样做过。当他听说自己的部队遭到围困,他便化装穿越敌军,亲临前线给部队以鼓舞。在他带领少量兵力渡过迪拉奇奥姆海之后,发现他留给安东尼指挥的其余部队迟迟未能跟进,他便冒着大风暴只身回渡大海,脱身回去重掌余下的部队,对面的港口及整个海洋皆为庞培占据。

至于他挥军作战,有好几次所冒的危险都超出了任何用兵之道;因为他征服埃及王国,然后追袭西庇阿和朱巴十倍于己的军队所用兵力是何其单薄啊!真不知有谁能比他对自己的命运抱有更加非凡的信念。

他常说,重大的决心不应斟酌再三而必须付诸实施。

在法萨罗战役之后,他挥师向亚洲挺进,横渡赫莱斯蓬斯海峡时,他仅有一艘战舰,但却在海上与吕西尤斯·卡西乌斯的十艘大舰遭遇;他不仅敢于停下等他,而且竟直向他驶去勒令他投降,最后降服了他。对阿列西亚[9]的猛烈围攻开始之后,守城的有两万四千人,整个高卢起而攻他以解阿城之围,他们纠集了十万九千骑兵,二十四万步兵,他拒绝撤围,决心同时应付这两大难题,这需要多大的胆量和多么非凡的信心啊?可他全都顶住了;在大战城外之敌取胜之后,他立即又轻而易举地收拾了围在城内的敌人。卢库卢斯在打提格兰国王、围攻提格拉诺塞特[10]时,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但情况有所不同,卢库卢斯面对的敌人较为软弱。

这里我想指出围攻阿列西亚时的两件罕见的大事,其一是:高卢人纠集起来到阿城对付凯撒,清点过他们的全部兵力之后,商定撤去这支大军的很大一部分,以免人多陷入混乱。这种担心人数过多的例子倒是前所未有;不过仔细想来,一支军队似乎应该按照一定的条件确定适当的数量,因为粮草供应会有困难,指挥约束也会有困难。数量庞大的军队不曾有过大的作为,这类例子是不少的。

据色诺芬记载,居鲁士曾说,铸成优势的不是士兵多寡,而是勇士的数量,多余者不会添力只会添乱。巴耶塞特力排众议决定同帖木儿开战,其主要依据是,敌人多得无计其数,他可以指望其发生混乱。斯坎德培多谋善断、能征善战,他常说,一位善战的将军有了一万或一万二千忠诚的战士,就可以在任何军事行动中不失面子。

第二件似乎有悖于战争的常理与习惯:韦圣日托利克斯受命担任反叛高卢的各部的首脑与司令之后,竟决定退守阿列西亚。因为一国的统帅决不能亲自参战,除非到了最后关头,事关国家的最后地盘,不加保卫就再无希望;不到这个关头,他就应该超脱,以便能从全局上确保治下各部的需要。

现在回头再谈凯撒。据他的亲信奥庇乌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比以前迟缓、慎重了些:他认为他不能把这么多次胜利得来的荣耀拿来随意冒险了,一次失利就会令他前功尽弃。意大利人在责备年轻人的大胆鲁莽时,称他们为“荣誉上的饿汉”,说由于他们在荣誉上还十分饥饿贫乏,他们有理由不惜一切代价地去追求,但已经功成名就的人就不该如此了。对荣誉的追求和渴望同别的事情一样,是可以有个合理的分寸、得到一定的满足的;不少的人也是这样做的。

他极不赞成古罗马人的那个信念,他们在战争中只愿凭借单纯的勇气。他比我们今天还要更讲究意志,而且不赞成用任何手段去获取胜利。在同阿里奥维斯托斯[11]作战时,双方进行了谈判,谈判时两军之间出了点乱子,事情的发生要怪阿里奥维斯托斯的骑兵;乱子一出,凯撒取得了很大的对敌优势;但他却不愿加以利用,因为他担心有人会说他不讲信用。

在战斗中他经常着华丽、鲜艳的衣服以引人注目。

他牢牢管束他的士兵,越靠近敌人他管得越严。

古希腊人责怪某人极端无知,就用句常用的成语,说他既不识字又不会游泳。凯撒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会游泳对打仗大有用处,他也得过游泳的不少好处:当他需要急行军时,他往往就洇渡所遇的河流,因为他同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喜欢徒步远征。在埃及时,他已经上了年纪,一次为了逃命,不得不登上一条小船,由于许多人跟他一起上了船,小船就有沉没的危险,他弃船跳入海中,游泳到达二百步外自己的舰队;为了不让敌人夺去,他右手伸出水面举着他的几个记事本,还用牙齿拖着他的铠甲。

从来没有哪位统帅像他一样得到士兵的信任。在内战之初,百夫长们向他倡议,他们自己出钱,毎人供养一名武装骑兵;而步兵则提出自己养活自己;较为富裕一点的还负责供养最穷的。不久前,已故舰队司令夏蒂荣在我国的内战中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情况,他军中的法国人出钱为追随他的外国人发饷;在从前的法律制度下,按老一套行事的人中是找不出这种极其热忱、呼之即来的效忠例子的。

欲望比理智对我们有着更强的支配力。然而在对汉尼拔的战争中却发生了官兵学习城内慷慨的罗马百姓的榜样拒领军饷的事;在梅塞鲁斯的兵营中还把领饷的人称为雇佣兵。

在迪拉奇奥姆海边受挫之后,士兵自己跑来请他惩罚,结果他只有安慰他们而不是训斥他们了。他的一支部队单独将庞培的四个军团抗住了四个多小时,直至这支部队几乎全都被箭射死,射入战壕的箭竟有十三万支之多。有位叫斯凯瓦士兵负责守卫一个入口,他被射瞎了一只眼睛,扎穿了肩膀和大腿,盾牌被砍扎了二百三十处,依然坚守在那里,岿然不动。不少被俘的士兵,宁死也不答应倒戈投敌。格拉尼乌斯·佩特罗尼乌斯在非洲被西庇阿俘获,西庇阿处死了他的战友们,然后向他宣布要饶他一命,因为他是有头有脸的刑讯官。佩特罗尼乌斯回答说,凯撒的兵只有饶人性命却没有让人饶命的习惯;说完便立即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