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寒云的一生(第3/13页)

克文喜欢和人结金兰契,他的盟弟兄,有复辟辫帅张勋,号称天王老子的张树声,内廷供奉老乡亲孙菊仙,龙阳才子易实甫,林屋山人步翔棻,网师园旧主人张今颇,书法家刘山农,著述家周南陔、周瘦鹃,都通过谱。瘦鹃辑《半月》杂志,克文写了许多作品供给他,又请谭踽尊为瘦鹃绘《紫罗兰图》,又刻一六面印,朱文“紫罗兰庵”,白文“吴门周瘦鹃一心供养”。边缘之一,刻紫罗兰神像,其他则镌“比花长好,比月常圆。香柔梦永,别有情天,右把明珠,左挥涕泪。愿花之神,持欢毋坠,紫罗兰神赞,寒云撰文,踽庵刻石。”瘦鹃紫罗兰影事,心上温馨,这一颗印章,想尚保存在他的紫兰小筑中吧!(按:此书付印时,周公死已数年矣。)

他信佛,取名陀旷,又名觉旷,甚至为梅真夫人及诸侍姬,都取了法名,治一佛印,刊有“佛弟子袁克文敬造石像一区一心供养”数字,又索梅兰芳绘佛像扇。又信扶鸾,常主持集云宗坛,在沙盘中作龙蛇舞,无非游戏三昧而已。

民国二年癸丑(一九一三年)冬克文居北京,与易哭庵、何鬯威、闵葆之、步林屋、梁众异、黄秋岳、罗瘿公,结吟社于南海流水音,请画师汪鸥客作《寒庐茗话图》,当时好事的人,目为“寒庐七子”,鬯威有《寒庐七子歌》,后罗瘿公逝世,克文挽之:“七子又弱一个,沧海横流,孰堪青眼,十年痛哭二瘿,秋风邻笛,我亦白头。注云:哭庵、鬯威,墓木久拱,今瘿师又逝,溯念昔游,能毋腹痛耶!当光绪丙午,戊申间,予侍居沽上,日从瘿师及吴彦复葆初,方地山师尔谦游,忘年至相得也。吴丈亦号瘿公,时人称二瘿焉。吴丈以癸丑春卒于海上。”那时克文的交好,可见一斑。

克文来沪,和文艺界人士,颇多往还。民国十二年他发起中国文艺协会,九月十四日,开成立大会于大世界之寿石山房,到者六十人,均一时名流,推克文为主席。十一月十五日又开会选举,当然克文仍为主席,余大雄、周南陔为书记,审查九人,为包天笑、周瘦鹃、陈栩园、黄叶翁、伊峻斋、陈飞公、王钝根、孙东吴及袁克文。干事二十人,为严独鹤、钱芥尘、丁慕琴、祁黻卿、戈公振、张碧梧、江红蕉、毕倚虹、刘山农、谢介子、张光宇、胡寄尘、张冥飞、余大雄、周南陔、张舍我、赵苕狂、徐卓呆等。但不久,克文北上,会事也就停止,没有什么活动了。

他又一度和步林屋、徐小麟等发起全国伶选大会,假上海一品香西菜馆,宴请顾曲家及报界人士,由克文宣布该会主旨,公推克文为正会长,步林屋、张聊止为副会长,徐凌霄、何海鸣为名誉正副会长,王钝根为评议长,唐志君为女评议,丁悚、张光宇、郑鹧鸪、张冥飞、邹弢庐为顾问。结果,有组织没有行动,也就无形打消。克文做事,有头无尾,往往如此。

克文著述很多,又复随便署名,或署克文,或署豹岑,有时谐声为抱存,又称抱公,获宋人王晋卿的《蜀道云寒图》,得物志喜,因署寒云,可是外界对寒云与抱存,是一是二,引起疑问,他作六句诗以代说明:“抱存今寒云,寒云昔抱存,都是小区区,别无第二人。回汤豆腐干,老牌又刷新。”措辞颇为幽默。民国十六年,克文登报卖字,却又声明:“不佞此后将废去寒云名号,因被这寒云叫得—寒寒了十余年,此次署名用克文,在丁卯九月以后,无论何种书件,均不再用寒云二字矣。”但是过了几年,故态复萌,又用寒云。并且寒云的签名式,把云字写成耳朵,好像是四十二,他恰巧活到四十二岁便下世,这又是无巧不成书了。

有一年,寒云获得商代玉龟币一枚,欣喜欲狂,便名书斋为龟庵。咏纪古物之作曰《龟庵杂诗》。黄叶翁为绘《龟庵图》,步林屋为作《龟庵赋》,谭踽庵为刻《龟庵印》,他有时写作,即以龟庵为别署。又得商鉴,斋名一鉴楼,得汉赵飞燕玉环,署名宝燕或燕环;他的收藏品中最珍贵的一件要算白玉刚卯,黄叶翁曾说:“海内刚卯之可信者,仅寒云所藏一枚。”又获得严卯,因名佩双印斋,自署佩佩;又得汉永始玉斝,名斝斋,借以表示古缘之厚。

克文擅诗,他最早的作品,所谓处女作,是一首五律。这时为丁未(—九○七年)六月,他养疴京西翠微山的龙王堂,忽然兴发,成诗为:“醉陟翠微顶,狂歌兴已酣,临溪坠危石,寻径越深潭。云气连千树,钟声又一庵,苍茫归去晚,胜地此幽探。”甲寅(一九一四年)之夏,他刊印《寒云诗集》都属早期之诗,可是这诗却没有收入。《寒云诗集》分上中下三卷,由易实甫选定,共选一百余首,用仿宋字排印,线装本。题签出于自己亲笔。冠闵尔昌题词,诗自“郊行循河吟归村舍”起,“三日重游济南”止,其他如“柬萧亮飞”“次王介艇游养寿园题二首”“和沈吕生论书之作”“与程伯葭夜坐”“次朱石安留别韵”“柬张仲仁费仲深苏州次葆之韵”“杨蕴中女土将南归索诗为别”“赠杨千里”“上地山师二首”“哭吴北山丈”“平山堂和方泽山丈”“和江亢虎赠别”“寄鬯威天津”等,可见那时他往还酬唱的一斑,当时印数不多,过了几年,他自己一部也不存了。后来他的老师方地山为他征集到一部朱印本,可是只有上下卷,中卷尚付阙如。地山即在诗集扉页上题了首七绝,赠给他保存,诗云:“人间孤本寒云集,初写黄庭恰好时,手叠丛残还付与,要君惜取少年诗。”

他的著述,大都散见京沪各报各杂志上,为周瘦鹃主持的《半月》杂志写小说,一、侠情的《侠隐豪飞记》,一、侦探的《万丈魔》,后来由大东书局合印为《袁寒云说集》一册。

《洹上私乘》,最初刊载《半月》,后来亦由大东书局印成单本行世。该书分七卷,卷一先公纪,卷二先嫡母传、慈母传、先生母传,卷三诸庶母传,卷四大兄传、诸弟传、诸姊妹传,卷五自述,卷六养寿园志,卷七遗事,附世系表,又有袁世凯垂钓图,出于无锡杨令茀女士手绘及养寿园照相,都铸铜版印入。

《新华私乘》,继《洹上私乘》而作,那是纠正坊间流行的《新华宫秘史》《洪宪宫闱秘史》而作的。这两种“秘史”,大都虚构胡说,且有把袁世凯的女儿们指为某妃某嫔,更属荒谬,所以书前有一小序,略云:“自先公遐逝,外间多有纪吾家事者,或作札记,或为小说,然皆妄事窥测,无能确详,誉毁全非,事迹终隐,予窃有感焉。爰就昔之朝夕接触于耳目者,笔以存之。善者弗饰,不善无讳,事虽微末,但期于虚构者有以正耳,斯吾家史,故曰‘私乘’。若有系于国故,亦靡或遇焉。”可是克文撰稿,没有恒心,往往有始无终,不了而了。所以该“私乘”首先为“先公纪略”,只登了三四则,也就停止不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