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琐记

——童年回忆之一黎汝清

人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时,各人又有各自的喜好。童年时代的爱好,还往往决定一生所走的道路。

我的童年,是在山东省渤海大平原上的一个荒僻的农村中度过的。一般农村的孩子,从四岁起,就要负担家庭的一部分劳动了,帮助妈妈抱柴草,到打谷场上不让鸡鸭吃粮米之类的活儿,是满可以胜任的。七岁之后,在农忙季节,就可以下地干活了:摘棉花,拾麦穗,剜野菜,打猪草,放牛羊……而且可以干得很出色。

那时,冬闲的时间是很长的,“立冬刨萝卜”这算是田里最晚的活儿了,此后就是冬闲,一直到第二年二月二龙抬头,春耕开始,将近有四个月的时间。大人们固然有很多活路要做,孩子们就没有多少事了。抽陀螺、踢毽子、跳方格、打砖瓦、堆雪人、溜冰、下棋……花样翻新,但最具有吸引力的,那就是过新年了。我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都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盼望春节和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到来。

我们那个小小的农村,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但在春节和元宵,也都是喜气洋洋的:锣鼓铿铿锵锵,鞭炮连日不断,踩高跷的,跑旱船的,玩龙灯的,说大鼓的,玩杂耍的,应有尽有。不分男女老少,穿上最新的衣裳,吃一年积存下的好东西。但,我却最喜欢两样东西:一是春节期间的春联,二是元宵节的灯谜。我是怎样喜欢起春联的呢?

我们村只有一百零五户人家,村南头,有一所一连三间房子的小学校。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过完了寒假,一大早,就背上书包,连饭也来不及吃完,拿着半块高粱饼子,边走边吃上学去。

我到校的时间真是太早了,学校还没有开门。于是,在焦躁的等待中,我漫不经心地打量起门上的对联来了。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跑马 易放难收

这些字我都认识,开始并不觉得春联有什么意思,认为只不过好看而已,但仔细一读,它立即把我吸引了,便聚精会神地琢磨起来。

我既没有见过逆水行舟,也没有见过平原跑马,仅凭我八岁的年龄所积累的全部知识,还能想象出逆水行舟和平原跑马的样子。我出神地看了很久,连老师站在身后也没有觉出来。对联,好像给我的生活和学习,开拓了一块新天地。

“你懂得这副对联的意思吗?”我背后传来老师的声音。

“我……我不大懂,”我指着对联问老师说,“这不进则退和易放难收怎么讲?”

很显然,老师对我这种好学好问的态度是很赞成的。他开了学校的门,因为学生们还没有来,他有足够的时间向我讲解对联的意思,而且还讲了对联的特点,原来老师也是很喜欢对联的啊!他说的大意是:对联构思精妙,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寓意很深,给人启发教育,又很有文采,可以当作诗来欣赏,有些好的对联,真是一字千金。

那时,我虽然不尽懂得,但我对春联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年开学,我们学校的对联又换了一副新的:

书山无路勤为径

学海有涯苦是舟

我虽然不知道它的全部深意,但也知道读书犹如登山渡海,没有勤恳艰苦的学习精神是不行的。

在上四年级那一年,不等开学,我就到学校去看新对联了。这一年的对联,比往年难懂一些了,但我那时求知欲十分强烈,就像一个贪馋的人,即使硬得像小胡桃那样,也要咬碎它,生吞活剥地吃下去,咀嚼一番,品品滋味。那副对联是:

进校如探山 欲上最高层一游 须得登峰造极

求学似观海 能从至深处着想 不难究委穷源

后来,我专门找到老师家里,请老师讲给我听,问他登峰造极和究委穷源的意思。老师的解释,使我懂得了在学习上,绝不能自满,不能浅尝辄止,要精益求精,要更上一层楼,要富有探索追求和创造的精神。

老师并不太喜欢这副对联,说它寓意虽好,但是对仗不工,而且用字不雅。他说:“欲上最高层一游”和“能从至深处着想”对称得不好,“一游”和“着想”不对称。“一”是需要用数字来相对的。

我好奇地问哪些对联算是对仗工巧的呢?

老师说:“你来学校的时候,见到小烟酒店门上的那副对联吗?”我点点头。他为了讲得更清楚,便用笔在一张纸上写下来: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他说:“‘生意’对‘财源’,‘兴隆’对‘茂盛’,‘通四海’对‘达三江’,每个字、词都对得很工整,而且很符合做生意人的希望和心愿。”

大概从这之后,我就对春联发生了特别强烈的兴趣,接着又有一次机缘,进一步使我和春联发生了更为密切的关系。

在我们荒僻的农村,四十年前,教育是很不普及的,我们家,祖辈父辈都不识字,我上了四年学,就算是第一代有文化的人了。在我们村里,能写对联的人不多。每到春节前,大人们把大红纸买回来,就要盘算请哪位先生去写。请人写对联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凑他们有空,还要有一定的酬劳,有的送一瓶酒,有的送几盒烟,有的还要送一只鸡。每逢节前,那些能写对联的先生们都忙自己的事情,他们帮人家写完春联,还要帮助去贴,这样,他们总是有点厌烦,而且感到有失身份。

有一次,二栓他爹请人写好了对联,却一时找不到人帮助他贴,一怒之下,就按着长短大小对称的办法,自己贴了起来,完成之后,自以为很有勇气和创造性,对二栓妈说:“你看,我这不是三下五除二地贴好了吗?”

二栓妈看见丈夫贴得端端正正的对联,也满足地笑了:“不错,往后贴对联就不求人了!”

年初二,他家的外甥来走亲戚,一进门就皱起眉头,劈头就问二栓爹说:“大舅!这对联是谁帮你贴的?”

“怎么了?”

“他这是有意地糟害你!”

“糟害?”二栓爹吃惊地瞪着眼,“对联写得不对吗?”

“你看!上联下联贴反了不说,有的还贴倒了,这一联和那一联混在一起,你看,”外甥气愤地指着北屋的门楣说,“‘六畜兴旺’这是贴在牛栏、猪圈上的,倒贴到上房来了!”

“那怎么办呢?”二栓爹懊丧极了,“揭是揭不下来了!”

“只好用水刷了!”如今是过年,二栓妈只好忍住气说。

年初二,撕对联,真是煞风景的事。这件事立即传遍了全村,成为笑谈,而后竟成了一句歇后语,每逢对什么人的行为不满时,往往半斥责半讥笑地说:“你真是二栓他爹贴对联——瞎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