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毕生的职业规划(第4/5页)

在形容人生目标时,我故意没有用“成功”,而是用了“幸福感”这个词。一般情况下,成功总是和经济财富、教育水平、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的。关于成功的标准总是被设定得太复杂,幸福感则超越了金钱、威望或其他什么的限制。每个人对幸福感都有不同标准的定义,这可能与工资、职位、学术谱系相关,而个人幸福感的程度则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并不是那种智囊红宝书。因为每个人对幸福感的定位不同,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统一的智囊红宝书。有时候我们甚至都搞不清幸福感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追求人生理想时,我们要面对的第一个障碍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适用于我们身边的人,包括我们的合伙人、朋友、家人以及各种典型和楷模的成功秘诀也适合我们。正是这种理想主义与现实的脱节,导致了我们往往出师不利,工作低能低产,出现中年职业危机,等等,这些负面影响也波及我们的个人生活。

这本书的目的不在于带你走捷径,而是要给你建立一个清晰的框架。学会思考自己的职业前途,比制订周密的行动计划更重要。

这个框架建立在霍华德四十年来的研究与教学经验上,他教导过的学生层次之丰富可以涉及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企业领袖,从创业者到财团巨鳄,从学者到非政府组织的创办者,等等。

霍华德曾对我说:“我之所以喜欢教授企业学科,是因为我可以听到源源不断的关于企业、产品与合作的新点子、新计划。每个点子都各不相同,但是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它们之中的固定模式,在创始人富含积极理念的点子背后都有着由相似元素组成的计划框架。”

几十年来,他通过对不同企业的接触所总结出的这个框架,适用于各行各业为实现个人职业目标而努力的读者。霍华德的理论将帮助你寻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成功,你也可以将其作为“思想的工具”来搭建你所追求的理想事业和生活。

人生规划的过程应该是贯穿我们生命始终的。这本书是写给不同年龄和处于不同阶段的人们的,可以是正在读大二、考虑去哪家公司实习才能对将来的事业发展有所帮助的大学生,可以是二十几岁正在考虑是否接受提拔的工薪族,可以是三十五岁正在犹豫是去读MBA学位还是学弹钢琴的财务经理,也可以是五十五岁面临选择退休还是另起炉灶的中年人。

这本书的受益者会是谁呢?是那些聪明勤奋肯干的人;是那些渴望主动为自己选择职业生涯走向,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天上掉馅饼的人;是那些追寻企业家梦想,实现他们对生活和事业期望的人。这本书是为那些在回顾一生时,能像霍华德一样毫无悔恨的人准备的。

这本书里提到的问题不是空谈,每个问题的答案都绝不简单。如果你不理解,那我就直说吧,这本书不是那种一夜速成的职场成功学。霍华德曾讽刺说:“如果你想获得这样的启发,不如直接去读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写的书。”

生活是复杂的,时常还会出现艰难险阻,人生之路变幻无常又充满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投入你的激情与热情,带着你的计划书在充满商机的世界里经历一场冒险,难道不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吗?实际上,你已经开始这种探险旅程了,因为你正在做着关于你毕生事业的规划。

* * *

在你开始阅读前,请再听我啰唆几句。

这本书是基于过去六年来我与霍华德几百个小时的谈话内容而写成的。大多数对话的时间发生在霍华德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前,地点则遍及校园小路、霍华德的家或办公室,还有餐厅。另外还有一些在我们探讨写这本书的主旨时的对话,以录音采访的形式记录了下来。霍华德与我分享的所有理念和智慧加起来足够我写上几本书了。这本书里读者所读到的都是经过筛选、完善、整理、润色后的内容。我们希望能让读者以最有效的方式汲取霍华德的智慧精髓。

这本书不是以时间顺序写的,而是以一种发散你的思维,让你的思想火花不断的方式排列的,希望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养成可以推动你毕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除了要与你分享我所推崇的霍华德的智慧之外,我采访了一些在我写这本书时认识的杰出人物。你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我对采访对象的名字做了些改动,修改了一些细节,整合了几个相似的经历,为的是不让书中所出现的负面因素影响到当事人的生活。

说了这么多,大概你也知道了这本书的每一章都经过了霍华德精心审阅、斟酌和修改。另外,书中所出现的真实案例也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与授权。

嘉宾故事:柯克·波斯曼特

柯克·波斯曼特是我的长期合作伙伴、导师、老朋友,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认识了,当时他任职某酒店的执行总监,而我只是他手下一名毕业于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年轻实习生,精力充沛但缺乏实践经验。不承想,我们在这个行业里竟然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也没想到之后我们的私人关系会这么好,甚至可以精准地预测到对方的直觉、想法和反应。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彼此心照不宣。我告诉人们,柯克·波斯曼特就像是一个比我年长、比我个儿高、比我脱发厉害的大哥,而他则说,他比我的妻子还要了解我,当然他没有当着我妻子的面说这句话。

起初我告诉柯克·波斯曼特我要写本书时,他只是点点头,笑了笑,用一种“不错,加油啊”的态度回应我。他把这当作我的又一爱好,没有太当真。实话说,他完全有理由不太当真。我的文笔虽不错,但之前从未有过写作经验,而成为一个作家也不在我的职业规划和生活目标的清单内。不过,接下来的几周,我滔滔不绝地谈论着这本书,终于使得柯克·波斯曼特明白,霍华德的心脏病突发事件是我生活中的转折点。他看到我为这本书所付出的努力后,开始对本书的进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我能感受到他的观望态度。所以当我把写好的几章给他看时,我也不能确定他会有什么反应。

起初,他仅仅迅速地浏览,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在上面添加意见。随着他阅读的深入,他阅读和批注的速度明显变慢了。继续读了几页后,他深思了一会儿,然后说:“我要把这拿回家,晚上仔细读一读。我们明天再交流意见好吗?”

由于商务繁忙,我们经常身处不同城市,于是我和柯克养成了早上按时通电话的习惯,即使我们当天要见面也会严格遵守这个习惯。于是第二天早上六点半,我在厨房接起电话听到他直截了当地说:“老实跟你讲,起初我担心你在写作上会耗费太多精力。你忙完了公司的活,还要出差见客户,然后再挤出时间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