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狱 第三十四篇(第5/12页)

[145]参见第九篇。

[146]耶稣入地狱“候判所”;见第四篇。耶稣断气时地震,见《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

[147]希腊哲学家总恩沛多克勒斯(Empedocles)说:宇宙因各原质(水、土、火)冲突而存在,若一旦停止冲突,互相和谐(爱),物以类聚,则宇宙复返混沌。

[148]参见第二十一篇。

[149]此处血沟名叫弗列格通(Flegetonta),见第十四篇。半人半马的怪物,腰以上为人,腰以下为马,希腊神话中名为肯陶尔(Centauri)。

[150]奇隆(Chiron)为半人半马怪物之长,曾教养英雄阿基琉斯等,擅长医药及音乐,为怪物中之最有思想者。

[151]涅索斯(Nesso)诱英雄赫拉克勒斯(Ercole)之妻得伊阿尼拉(De janira),中其毒箭,临死前赠一衣给得伊阿尼拉,说此衣有恢复爱情之力,后赫拉克勒斯别有所恋,得伊阿尼拉给以此衣。赫拉克勒斯着此衣后,痛苦而死。

[152]福罗斯(Folo)亦半人半马怪物之一,曾思染指庇里托俄斯(Piritoo)之妻希波达弥亚者。

[153]人形与马形交界之处。

[154]“她”指贝雅特丽齐。

[155]指马其顿(Macedonia)王亚历山大(Alessandro),但但丁在别种著作中曾赞美这个英雄。这种矛盾在但丁著作中也不止一处。为避免矛盾起见,也有人说这是另一个暴君亚历山大。

[156]狄奥尼西奥斯(Dionisio)为西西里之叙拉古(Siracusa)城之暴君。

[157]阿佐利诺(Azzolino)为意大利北部帕多瓦(Padova)之暴君,吉伯林派领袖。但丁举了前面两个古代的暴君,又举这几个近世的。

[158]奥庇佐(Obizzo da Este)为斐拉拉(Ferrara)之侯爵,热烈的贵尔弗派。他是否为其子阿佐(Azzo Ⅷ)所杀,实属疑案。

[159]英人孟福尔(Guido di Monforte)为父报仇,刺死英王爱德华第一(Edoardo I)之弟亨利(Arrigo)于维台尔勃(Viterbo)教堂。英王盛其弟之心于匣中,置泰晤士河(Tamigi)的伦敦桥上,并于其地建庙。

[160]暴君之刑,重于谋杀者。

[161]皮鲁斯(Pirro)为厄皮鲁斯(Epiro)之王,为罗马人所败。赛克斯图斯(Sesto)为庞培(Pompeo)之子,为恺撒所败。

[162]柴齐纳(Cecina)和科尔奈托(Corneto)二地间为马屡马(Maremma)卑湿地,有荒野的森林,野兽所居。

[163]《埃涅阿斯纪》第三卷中有身上长出树枝,折断流血等语。

[164]此人名维涅(Pier delle Vigna,1190—1249),为腓特烈第二(见第十篇)之相,因中谗失宠,挖眼被囚,遂自杀。所谓心的两把钥匙指赏罚等事;腓特烈对于他曾言听计从。

[165]指“嫉妒”。恺撒和奥古斯都皆英雄盼皇帝,此处比喻腓特烈。

[166]指“最后判决”。

[167]此人名圣安德烈亚(Jacomo da Sant’Andrea),帕多瓦人,以暴殄天物著名,常喜放火,似为阿佐利诺(见第十二篇)在一二三九年所杀。

[168]此人名拉诺(Lano),家产荡尽以后投军,一二八八年在托波(Toppo)之战时中伏,遂自杀。

[169]或说此自杀者为阿格利(Lotto degli Agli),或说为莫齐(Rocco de’Mozzi)。薄伽丘(Boccaccio)以为但丁并未指定何人,不过指当时一般佛罗伦萨的自杀者。按此人所说的话,目的在说明佛罗伦萨内战之原因,至于此人为谁,则无深究之必要。

[170]佛罗伦萨的保护神本为战神玛尔斯(Marte),信耶稣教后,乃建教堂,崇拜施洗者圣约翰(San Giovanni Battista),因此战神动怒,使佛罗伦萨屡遭战祸。后于其跨阿尔诺(Arno)河之维巧桥(Vecchio)上,寻取古战神石像之一片,重建战神像;该像又于一三三三年为阿尔诺河水冲没。

[171]阿提拉未尝经过佛罗伦萨,应作托提拉(Totila);托提拉为哥特人王,曾攻毁该城,二名当时已混淆,但丁随世俗而误用之。

[172]卡托(Catone Uticense)引庞培之兵经利比亚(Libia)地之沙漠,事见卢卡努斯诗篇。

[173]卧者诅咒上帝,坐者重利盘剥,行者侮辱自然(所多玛人)。

[174]亚历山大致函亚里士多德报告印度奇事,本出伪造,但在中世纪颇有信之者。但丁或直接取材于亚伯托斯(Albertus Magnus)之《陨星论》(De Meteoris)。

[175]此人名卡帕纽斯(Capaneo),围攻忒拜(Tebe=Thebes)城时被雷击死,但不倒地。尤比特大神(Giove=Jupiter)虽非上帝,然在异教时代则视作上帝。

[176]蒙吉贝勒(Mongibello)即埃特那(Mount Etna),在此山,火神(Vulcano)与一班独眼巨人(Ciclopi)制造尤比特所用的雷电。在弗雷格拉(Flegra)之战,一班巨人袭击奥林普斯山,均为尤比特所灭。

[177]布利卡梅(Bulicame)为近维台尔勃之温泉。该泉微红,有硫黄气,故但丁以之比拟血沟流出之水。

[178]即地狱第一重门。

[179]意谓:因为他的话,引起我求知的欲望,我向他要求给我知识。

[180]在黄金时代,萨图努斯神(Saturno)为克里特之王。

[181]瑞阿(Rea=Cibele)为萨图努斯神之妻,尤比特之母。因预言尤比特长大将继萨图努斯神君临天下,萨图努斯神即欲杀儿,故瑞阿匿之伊达(Ida)山中。

[182]此为时间老人,四种金属比喻人类四个时代,见《旧约·但以理书》第二章。铁足和泥足据说是比喻现世的和灵界的权力;但丁意谓后者较强。达米亚塔(Damiata)在埃及,代表东方文明,为罗马文明所胜;但丁意谓罗马将与时间同永久,故为时间之镜。时间巨像所以在克里特者,或因该岛在亚、非、欧三洲之中,或由于维吉尔之诗篇(《埃涅阿斯纪》第三篇)。仅有黄金时代,无泪河流。

[183]科奇土斯(Cocito)是冰湖,见第三十二篇至第三十四篇。

[184]弗列格通即第十二篇中之血沟,可意译为沸河。勒特(Letè)在“地上乐园”,饮其中水者则忘过去之罪恶,故可意译为忘川,见《净界》第二十八篇。

[185]佛兰德尔(Flandre)的海边,指在法国和比利时北部的海边,圭参忒(Wissand)和布鲁嘉(Bruges)之间。

[186]勃伦塔河(Brenta)在意大利北境,其上游为群山,最高为卡伦齐亚山(Carinzia),天热雪消,河水骤涨,帕多瓦居民筑堤防之。

[187]勃鲁内托·拉蒂尼(Brunetto Latini,1210—1294)为佛罗伦萨文人与政治领袖之一。但丁虽不一定是他的学生,但受其教益之处当然很多。他有法语散文著作《宝库全书》(Livre dou Tresor),意语诗集《小宝库》(Tesoretto);但丁对此二著作极为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