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5/6页)

喝酒喝得潇洒飘逸,喝得东倒西歪,找不着重心。“李老师,是你啊!喝酒了吧?”我喝完酒出来,朦胧中一个女孩和我说话,骑着摩托车。

“是你啊,小王。”我还清醒,一看是办公室办事员小王。

“你喝多了,我送你回家吧。”她说。我也没多推辞,反正一个办公室。她猛地一起动离合,我下意识地抱紧了她腰。

“李涵穹!”刚到家属院门口,一个低粗惊吓的声音喊我。蓦然间,我酒醒了,我知道这声音是谁,我太熟悉这声音了,这是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声音。她领着修在外面散步。我让小王骑车向前走,下了车和她说话,她不说,我们默默地回到家。

“没有别的意思,路上碰见了,办公室小王正好把我捎回来。”我解释着。“呜呜呜呜,明明我看见你抱着那个骚狐狸!”她大哭着。

“车跑得那么快,我又喝了酒,我摔下来怎么办?我本来和她也没有什么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知道我不该这样做。

“喂,五叔!”我听见她在屋里打电话,“李涵穹在外面有女人,我和修看见那女的骑着摩托车带着她,李涵穹在后面抱着她。你也不管一管?他别想离开我,别想和我离婚,就是砸断他腿我养着,我也不离,我也不能让孩子没有爸爸。”

“真有这事?等着我找涵穹,这混蛋!”五叔在那边说。

“喂,表哥,李涵穹在外面和女人乱搞,让我逮着了,我看见那女的骑着摩托车带着她,李涵穹在后面抱着她。等着我找他爷爷讲理。”她在给我二姑家大表兄张涛打电话。

“喂,表姐,李涵穹在外面和女人鬼混,我和修看见那女的骑着摩托车带着她,李涵穹在后面抱着她。呜呜呜,你们要管一管?”她给远在天津我最要好的表姐说。

“……”

“他妈的!你有完没完,就这么点事情,你还想让江泽民、布什知道啊?”我一脚把门踹开。

1998年的秋天如女人的身体生理变化那样有规律地按时来到,白浪河边依依杨柳在瑟瑟秋风中,无力地摇晃着孱弱的肢体,片片淡黄色的柳叶如扁舟无数羽毛翩翩悠悠而下,落在河面上,撒下一片秋天的凄凉,铺下一层无奈的飘零。

一场秋雨一场寒,医院的花园里一片绿肥红瘦,带着无限凋意。“修,快点,我上班要晚了。”早上,我给修穿上外套,骑上当年表兄为父亲住院方便送我的“大金鹿”自行车,带着修穿越大街小巷,急急地向医院赶去。

“爸爸,我妈还在家里呆多久,她怎么不上班,你每天都这么紧张?”修坐在我后面问我。

“你妈不是说她有病吗?别管那么多,好好在幼儿园玩,画好画。”我说。“老爸,停下,停下,先买画笔,没画笔了。”修在后面叫着。

她又接近20天没上班了,秋寒使她得了一场感冒,几天后她一直喊头疼,到神经内科做了脑电图,稍微有点异常,医生说考虑脑炎,先观察,不着急。可她非要住院,医生无奈,开了住院单,这一住就是半个月,出院后在家里休息。

“涵穹,小刘还不来上班啊?这20多天了,我们考核怎么办?她奖金怎么发?说实话,要不是看你在院办的面子上,这奖金早就该扣了,你说,她来人民医院三天两头歇病假,上了几天班啊?档案室这么轻松的活,她还这样,幸亏不是临床科室。”我正在忙着筹备医院伽马刀开业,她的主任赵同心给我打电话。

“赵主任,实在不好意思,我也是拿她没办法。你放心,我让她尽快上班。哎,赵主任,晚上潍坊档案局王局长请客,你们是同行,你也参加吧,前两天我去沂山,带回了当地的一些野生蘑菇,顺便给你尝尝。”我说。

“行啊,晚上我参加,正好我也要找王局长有事情。如果小刘没好利索的话,你让她在家里休息好,别留下病根。”赵主任说。

“谢谢!赵主任,谢谢!我回去好好做她工作,让她上班。她老这样,我也不好意思。”我说。

“今天,赵主任找我了,你差不多还是快去上班吧,反正坐在那里也是喝茶水,没多少事情。不然,我在办公室,这脸上哪放?”晚饭后,我蹲在阳台地板上,拿着一把剪子修剪着杂乱的茉莉花树。

“我也想去上班啊,这没法去上班急死了。可这腰疼就是没办法,也还是头疼。哎,我问你,你看这里,是不是肝啊?我怎么也感觉不舒服?下边还痒,我去医院化验,说是阴道炎。”她腰上缠着个大护带,趿拉着拖鞋,手扶着门框,像深秋公园里一个踯躅郁行的老人,金黄色的银杏落叶在身边忽悠悠飘零着,像是翻阅着沉重的岁月,厚厚的落叶使她本来就不利索的腿脚更加不便。树叶里横着一条大树根,一个踉跄,差点绊倒,她急急地用手扶着一棵杨树。树林深处,我和修舒展着柔软的身体像松鼠一样在树丛里蹦来蹦去,时而练个倒立,时而在一根横枝上作引体向上……

看着她这老态龙钟的样子,我心头一阵悲哀。

“我说你是不是有抑郁症啊?你整天哪来的这些病,这里是病那里是病,我看你是心理有毛病,你头发梢是不是感觉也疼啊?你整天把药当饭吃,我看从你身上割块肉都可以当药吃,你阴道炎该我什么事?难道我还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带给了你病?你也不想一想,你整天吃这么多药,不引起体内菌群失调吗?”她这一说,我火又上来了,“不仅是你,孩子得个感冒,你不分轻重,滥用抗生素,哪个药好你用哪个。结果孩子身体更差,好好的孩子我看都得让你毒死。”

“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吗?你胡说八道!我何时对孩子这样?孩子感冒不都是我管吗?你管了几次?”她反问。

“我管了几次?我是没你那么上心,可孩子不就是个感冒吗?你我小时候感冒吃过药吗?孩子感冒不厉害,拖拖就好了,哪有你每次那样对孩子的。恨不得用药把孩子包起来,你这是对孩子好吗?天底下哪有这种畸形的母爱?”这不知咋的,又扯到孩子身上来了,我更火。

“得了,得了,李涵穹,我不和你吵了,两口子就那么回事,不就是因为有一个孩子?”她“嘭”一声把门关上了。

“你听着,你再不上班,医院扣你奖金我可不管。要不是看我面子,早就该扣你奖金了。”我说着,拿起朋友给我的两块树皮画顾自欣赏着。

1998年10月30日,我正在值班,无聊地浏览着各种报纸。我并不关心报纸的那些新闻,那些东西发生在身边但对我来说很遥远,真正引起我兴趣的是那些乡土风情文学板块,同时还为修收集各类绘画和刊头设计。办公室报纸多的是,书记、院长、副书记、副院长每个人办公室报纸订了六七份,领导忙得没时间看,那么多报纸倒像是给我订的,静静地躺在那里等着我去欣赏。每次原封不动地从报刊架上撤下来后,我先过滤,无用的当垃圾卖掉,有价值的我就收藏下来,阴雨连绵闲情逸致的时候再分门别类剪裁。《齐鲁晚报》的“青未了”,《潍坊晚报》的“潍河两岸”“石笏园”“人在红尘”,《潍坊日报》“周末版”等都是我特别关注的主要版面。这些版面多是红尘男女、月下低语、情感倾诉、文学述评、乡土风情、凄婉怀旧、往事情怀,而这些则是我最喜欢嚼之如甘饴,让人回味似水流年,恰似清冽醇香的甘醴。眼前的一版“青未了”是“一声叹息”,故事的主人公“我”讲述的是“我”和老公婚后老是吵架,双方几次下定决心离婚,但在女儿的哭声里,屡次恨恨地收起无聊的杀手锏。几年冷战陌生的生活,已是形同路人,女儿成了他们生命中唯一的支撑。“我”清雅高洁,盼望浪漫永恒的爱情,觉得他俗不可耐;他庸俗世道,觉的“我”清高刻薄。他在仕途上不断进步,并且在外面有了女人。在不停的吵架摔东西,互相厮打中,双方无法忍受仇敌般的关系,再次提出离婚,但他因为提拔顾及名声又悔改。文章的最后写道:“在外人眼里,他们还算是恩爱夫妻,夏天晚上一起出来散步,双休日也带着孩子到婆婆那里去。工作稳定,衣食无忧,心情不好也不坏,没有什么太大的希望,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失望。‘我’常想,到了老年后,或许像许多人一样,互相搀扶着,感动年轻人的那种白头偕老,但偶尔孤床失眠的夜晚,‘我’想着他正和那个女人颠鸾倒凤,会突然难过地哭起来。哭‘我’干尸般的爱情,哭‘我’无法说出的苦楚,哭‘我’永远也无法实现的对于爱情的梦想,哭‘我’这一生是如此的遗憾:没有遇到我心仪的那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