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自传小说)

一京剧《打渔杀家》·颐和园的寂寞·父亲

《打渔杀家》是京剧优秀传统剧目,一名《庆顶珠》,又名《讨渔税》。

说“讨渔税”倒是很直截了当,因为戏里满是催要渔税的词,而且那场很著名的架也是为了渔税才打起来的;说它叫“庆顶珠”就让人颇费解了。在我的印象中,戏里面除了划船和打架以外似乎再没有什么宝贝的成分在其中,倘若打渔的父女真有宝贝,早早充作税银交给丁府,不是也可免了老爹爹公堂之上那顿板子吗?我将疑问说给我的老爹爹,父亲说我听戏听得糙,把一个很重要的情节给漏掉了。他说:“萧恩到县衙去首告,挨了四十板子,还让他到丁家赔礼道歉,萧恩忍无可忍,带着桂英趁夜色渡江,以献庆顶珠为借口,进入丁府,杀死丁的全家。这便是庆顶珠的由来了。”

但我总觉得牵强,“献珠”这个借口实在是戏里的败笔,把它作为戏名来提出,更是喧宾夺主,好在《庆顶珠》这个又烂又俗的名儿没叫起来,足见不喜欢它的人多,不是我一个。这就好像我“王八丫丫”的小名没在叶家以外广泛叫开一样,实在是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

我之所以喜欢《打渔杀家》,是因为这出戏我们叶家的人都会唱,不只是唱,而且还要演,那一招一式,那一板一眼,都十分的地道,很有梅兰芳和周信芳的作派。至今我的影集里还有我的大哥叶广厚和大姐叶广英在家里演此剧的“剧照”。相片上演教师爷的大哥光着膀子,系着带长穗的腰带,装出了一脸凶恶,演萧恩的大姐带着髯口,梳着小抓鬏,更是一脸的认真。照片出自二十年代父亲的德国相机,相当清晰,画面上的大哥有十岁,大姐最多不过五六岁,五六岁的小姑娘也能粉墨登场,除了可以看出叶家众子弟的多才多艺以外,也足见《打渔杀家》在叶家的深入。如今,相片上的两位“演员”都早已作古,那悠悠的琴声与唱腔却是传了下来,一直传到了我这儿。

解放前父亲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书,那是今日中央美院的前身,旧时在京城是座很有名的学校,校长是徐悲鸿,著名画家齐白石、徐燕荪等也都任过该校教师,王雪涛、李苦蝉等大家均毕业于此2我的三大爷也在这所学校工作,老哥俩打小居住在一起,没有红过脸,没有分过家,兄弟孔怀,为小辈们做出了好榜样。老哥俩不惟画画得好,而且戏也唱得好,京胡也拉得好。晚饭后,父亲和他的三哥常坐在金鱼缸前,海棠树下,拉琴自娱。那琴声脆亮悠扬,美妙动听,达到一种至臻至妙的境界。我的几位兄长亦各充角色,生旦净末丑霎时凑全,笙笛锣镲也是现成的,呜哩哇啦一台戏就此开场,首场便是《打渔杀家》。《打渔杀家》完了就演《空城计》,然后《甘露寺》接着《盗御马》,《吊金龟》接着《望江亭》,戏一折连着一折,一直唱到月上中天。

母亲说:“狐仙都出来了,散了吧。”

我们家院深房大,老北京传说大凡这样的大宅门都有狐仙与人同时居住,狐黄白柳〈狐狸、黄鼠狼、刺猬、长虫)是家神,是轻易不能得罪的。据说我们家的狐仙晚上常常变成白胡子老头出来在院里各处遛达,有人还听到过狐仙的咳嗽和踢踢踏踏的脚步声,逢有这种情况就要早早地回避了,不要撞克了。

听母亲说狐仙出来了,大家这才收家伙,各回各的屋。

弟兄们这么热闹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

我比我的大哥整整小了三十六岁。

生我的时候我父亲已经六十多了。他是光绪十四年的生人。

虽然没能有和父兄们在家里唱大戏的荣幸,但我却敢大言不惭地对兄长们夸口,说我在颐和园的大戏台上唱过《打渔杀家》。德和园的戏台不是等闲之辈能上的,那是杨小楼、梅兰芳们一代宗师给西太后唱戏的地方。我至今尚能背诵出戏台两侧的楹联:

山水协清音,龙会八凤,凤调九奏;

宫商协法曲,象德流韵,燕乐养和。

这个联是西太后过六十生日时,亲自撰写的,我父亲教我认字,就是从这几个字开始一天五个一天四个地认起的,也只是识字,至于那意思,是一点也不明白的。为什么我能在德和园出乖露丑呢?这还要从我的三哥说起。

我的三哥叶广益和三嫂鲍贞都在颐和园里工作,我很多时候是和他们住在那座美丽的大园子里的。德和园大戏台东边有个夹道,那里有几个相同的小门,我们就住在其中的一个门里。门小院子却大,里面北房一排,前廊后厦,高大宽敞,连那睡觉的雕花木炕也是嵌在北墙里,古色古香,十分的与众不同。我仔细观察过,小院不少,小孩子却没有一个,这使我感到寂寞。我渴望着回到城里,回到父母身边,但我也深请无暇顾及我的父母的难处,母亲在数天前又为我增添了一个叫做叶广荃的小妹妹。

我们家别的不多,孩子特多,按大排行排起来大大小小一共十四个,七男七女,我是第十三个。孩子多了就不珍贵,也不娇气,多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捎带着养,不似今日的独生子女,上六年级了还要家长每天在学校门口接来送去。我常想,那时候我不过四五岁,家里把我撂在颐和园怎的就那么放得开呢?负责照看我的三哥对我更是大松心,他和三嫂白天上班,让我一个人可着园子到处乱跑,到哪儿去他连问也不问,好像这个园子就是我们的家,让人放心极了。所以,在颐和园,我像大草原上的羊一样,每天只要在吃饭的时候到颐和园东门口的职工食堂找到买饭的三哥即可。三哥夫妻俩工作都很忙,没时间做饭,我也只好跟着他们吃食堂。对颐和园职工食堂的饭我不敢恭维,我认为那是世界上最难吃的饭。当然,在以后我吃了不少食堂以后,我才明白,东宫门的饭其实是相当不错的。后来,三哥雇了一个很能干的、清瘦的老太太给他做饭。老太太做的饭很有水平,冬日的下午老太太常坐在火炉边一边跟我聊宫里的故事一边捏小点心。老太太烤出的小点心花样繁多,小猫小兔小鸟形态生动活泼,别说吃,就是玩也很有意思。原来,老太太的丈夫是宫里御膳房的厨子,死了,老太太无儿无女,没别的特长,只会做饭,被号称美食家的三哥接到家里来。这样,我随时都有点心吃了,再不要记着钟点跑食堂,这对我来说真是件最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这都是题外话。

一个被叶家的人叫做“王八丫丫”的很淘气的小姑娘在园子里孤寂地住着,那实在是一段磨人性情的日月。我常常坐在1皆趣园水榭的矮凳上,望着亭台楼阁,以孩子的心,编织着一个又一个与眼前景致和我有关的美丽故事。故事里自然要有园子的主人公皇上和老太后,不能少的是年轻的渔家女桂英和她的老爹爹萧恩,我一定更是其中举足重轻的重要角色……夕阳西下,晚霞凄艳,园中的水色山光使人想到《打渔杀家》那段西皮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