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后(第2/4页)

“到上海的时候,那两个法国人见势不佳,没有就他的聘。他还劝我不用回家,日后要用我做别的事,所以我就暂住在上海。我在那里,时常听见不好的消息,直到邓大人在威海卫阵亡时,我才回来。那十二首诗就是我入门时,你妈妈送给我的。”

承欢说:“诗里说的都是什么意思?”关怀说:“互相赠与的诗,无论如何,第三个人是不能理会,连自己也不能解释给人听的。那诗还搁在书架上,你要看时,明天可以拿去念一念。我且给你说此后我和你妈妈的事。

“自那次打败仗,我自己觉得很羞耻,就立意要隔绝一切的亲友,跑到一个孤岛里居住,为的是要避掉种种不体面的消息,教我的耳朵少一点刺激。你妈妈只劝我回硇州去,但我很不愿意回那里去,以后我们就定意要搬到这里来。这里离硇州虽是不远,乡里的人却没有和我往来,我想他们必是不知道我住在这里。

“我们买了这所房子,连后边的荔枝园。二人就在这里过很欢乐的日子。在这里住不久,你就出世了。我们给你起个名字叫承欢……”承懽紧接着问:“我呢?”关怀说:“还没有说到你咧,你且听着,待一会才给你说。”

他接着说:“我很不愿意雇人在家里做工,或是请别人种地给我收利。但耨田插秧的事都不是我和你妈妈做得来的,所以我们只好买些果树园来做生产的源头,西边那丛椰子林也是在你一周岁时买来做纪念的。那时你妈妈每日的功课就是乳育你,我在技术室做些经常的生活以外,有工夫还出去巡视园里的果树。好几年的工夫,我们都是这样地过,实在快乐啊!

“唉,好事是无常的!我们在这里住不上五年,这一片地方又被法国占据了!当时我又想搬到别处去,为的是要回避这种羞耽,谁知这事不能由我做主,好像我的命运就是这样,要永远住在这蒙羞的土地似的。”关怀说到这里,声音渐渐低微,那忧愤的情绪直把眼睑拫下一半,同时他的视线从女儿的脸上移开,也被地心引力吸住了。”

承懽不明白父亲的心思,尽说:“这地方很好,为什么又要搬呢?”承欢说:“啊,我记得爸爸给我说过,妈妈是在那一年去世的。”关怀说:“可不是!从前搬来这里的时候,你妈妈正怀着你,因为风波的颠簸,所以临产时很不顺利,这次可巧又有了阿懽,我不愿意像从前那么唐突,要等她产后才搬。可是她自从得了租借条约签押的消息以后,已经病得支持不住了。”那声音的颤动,早已把承欢的眼泪震荡出来。然而这老人家却没有显出什么激烈的情绪,只皱一皱他的眉头而已。

他往下说:“她产后不上十二个时辰就……”承懽急急地问:“是养我不是?”他说:“是。因为你出世不久,你妈妈便撇掉你,所以给你起个名字做阿懽,懽就是忧而无告的意思。”

这时,三个人缄默了一会。门前的海潮音,后园的蟋蟀声,都顺着微风从窗户间送进来。桌上那盏油灯本来被灯花堵得火焰如豆一般大,这次因着微风,更是闪烁不定,几乎要熄灭了。关怀说:“阿欢,你去把窗户关上,再将油灯整理一下。……小妹妹也该睡了,回头就同她到卧房去吧。”

不论什么人都喜欢打听父母怎样生育他,好像念历史的人爱读开天辟地的神话一样。承懽听到这个去处,精神正在活泼,哪里肯去安息。她从小凳子上站起来,顺势跑到父亲面前,且坐在他的膝上,尽力地摇头说:“爸爸还没有说完哪。我不困,快往下说吧。”承欢一面关窗,一面说:“我也愿意再听下去,爸爸就接着说罢。今晚上迟一点睡也无妨。”她把灯芯弄好,仍回原位坐下,注神瞧着她的父亲。

油灯经过一番收拾,越显得十分明亮,关怀的眼睛忽然移到屋角一座石像上头。他指着对女儿说:“那就是你妈妈去世前两三点钟的样子。”承懽说:“姊姊也曾给我说过那是妈妈,但我准知道爸爸屋里那个才是。我不信妈妈的脸难看到这个样子。”他抚着承懽的颅顶说:“那也是好看的。你不懂得,所以说她不好看。”他越说越远,几乎把方才所说的忘掉,幸亏承欢再用话语提醒他,他老人家才接续地说下去。

他说:“我的搬家计划,被你妈妈这一死就打消了。她的身体已藏在这可羞的土地,而且你和阿懽年纪又小,服侍你们两个小姊妹还忙不过来,何况搬东挪西地往外去呢?因此,我就定意要终身住在这里,不想再搬了。”

“我是不愿意雇人在家里为我工作的。就是乳母,我也不愿意雇一个来乳育阿懽。我不信男子就不会养育婴孩,所以每日要亲自尝试些乳育的工夫。”承懽问:“爸爸,当时你有奶子给我喝吗?”关怀说:“我只用牛乳喂你。然而男子有时也可以生出乳汁的。……阿欢,我从前不曾对你说过孟景休的事吗?”承欢说:“是,他是一个孝子,因为母亲死掉,留下一个幼弟,他要自己做乳育工夫,果然有乳浆从他的乳房溢出来。”关怀笑说:“我当时若不是一个书呆子,就是这事一定要孝子才办得到,贞夫是不许做的。我每每抱着阿懽,让她啜我的乳头,看看能够溢出乳浆不能,但试来试去,都不成功。养育的工夫虽然是苦,我却以为这是父母二人应当共同去做的事情,不该让为母的独自担任这番劳苦。”

承欢说:“可是这事要女人去做才合宜。”

“是的。自从你妈妈没了以后,别样事体倒不甚棘手,对于你所穿的衣服总觉得肮脏和破裂得非常的快。我自己也不会做针黹,整天要为你求别人缝补。这几乎又要把我所不求人的理想推翻了!当时有些邻人劝我为你们续娶一个……”

承欢说:“我们有一位后娘倒好。”

那老人家瞪着眼,口里尽力地吸着雪茄,少停,他的声音就和青烟一齐冒出来。他郑重地说:“什么?一个人能像禽兽一样,只有生前的恩爱,没有死后的情愫吗?”

从他口里吐出来的青烟早已触得承懽康康地咳嗽起来。她断续地说:“爸爸的口直像王家那个破灶,闷得人家的眼睛和喉咙都不爽快。”关怀拍着她的背说:“你真会用比方!……这是从外洋带回来的习惯,不吸它也罢,你就拿去搁在烟盂里吧。”承懽拿着那支雪茄,忽像想起什么事似的,她走到屋里把所捡的树叶拿出来,对父亲说:“爸爸吸这一支吧,这比方才那支好得多。”她父亲笑着把叶子接过去,仍教承懽坐在膝上,眼睛望着承欢说:“阿欢,你以再婚为是吗?”他的女儿自然不能回答,也不敢回答这重要的问题。她只嘿嘿地望着父亲两只灵活的眼睛,好像要听那两点微光的回答一样。那回答的声音果如从父亲的眼光中发出来——他凝神瞧着承欢说:“我想你也不以为然。一个女人再醮(指再次结婚),若是人家要轻看她,一个男子续娶,难道就不应当受轻视吗?所以当时凡有劝我续弦的,都被我拒绝了。我想你们没有母亲虽是可哀,然而有一个后娘更是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