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伏击(第4/7页)

贾逸嘿嘿干笑两声:“其实呢,你涉案的证据并不明显,要是普通的案子,关你两天就放了。但是这回是临淄侯曹植遇刺,事情嘛,就可大可小了。”

魏讽怔了一下,浑身哆嗦着问道:“贾……贾大人,下官……小人恳请大人明示。”

“大,就找你当替罪羊,满门抄斩,你就不用担心养活家人的事了。”贾逸道,“小,证据不足,立刻开释。”

魏讽怔了一下,随即却低声问道:“莫非,贾大人有意搭救小人么?”

“你倒不笨。”贾逸未置可否。

“大人,小人家中尚有五十两黄金,不如交由贾大人,请贾大人代小人上下打点一下?”魏讽试探着问道。

贾逸沉吟道:“五十两黄金么,我记得谁说过有一百两黄金的,莫非是我听错了……”

魏讽咬牙:“大人!小人变卖家产,绝对可以凑够一百两黄金,还请大人救命!”

贾逸“扑哧”一声笑了:“一百两黄金,足够捐个州刺史了,你倒也舍得。魏大人,你不怕我拿了东西后,出尔反尔,弃你于大牢不顾?”

魏讽神情恳切:“大人玩笑开重了,贾大人是朝廷中流砥柱,重信守诺,两袖清风,怎么会出尔反尔?”

“那好,我等着你的东西,你等着出狱。”贾逸拍了拍魏讽的肩膀,“魏大人,你这么通透人情世故,一定会活得很长。”

“谢大人吉言。”魏讽拜下,五体投地。

世子已于昨日下令释放魏讽。

“杀了一个陈柘,就够了。”

这是世子的原话。他似乎对曹植遇刺并没有那么紧张,或许他想这个案子就这么糊糊涂涂地拖下去。成见已成,就算杀了魏讽,也会有各种各样奇怪的流言。而不杀魏讽,足以隐讳地透露出一个消息。不管以前你是做什么的,只要跟了世子,就算牵涉进了刺杀王侯这样的大案里,世子照样可保你平安。

人,对于事实永远没有兴趣。杀了魏讽,只会给人说是杀人灭口。既然这样,还不如让他成为自己护短的口实,似乎世子是这样的想法。

贾逸抬头,却见田川正气鼓鼓地看着他,不禁奇道:“怎么,你闹什么情绪?”

“真想不到,你也是个贪官!”田川恨恨道。

“啊?”

“趁人之危,讹人钱财,十足的小人行径!亏得蒋大人还说你为人干练,处事果断,我呸!”

贾逸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你笑个屁啊!我这就回去,向蒋大人告发你!”

“去吧,我来之前已经禀告过蒋大人,他也同意了。”贾逸懒洋洋地道,人已经走到大牢门口了。

“胡扯,蒋大人才不会这么坏,跟你同流合污!”

“那,我问你。”贾逸转过身,阳光打着他的身上,朦朦胧胧,“在你心中,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好人就是……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田川站在台阶下,瞪着眼睛道。

“说不出来?那我简化下问题,这个魏讽,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虽然告发陈柘谋反有功,但卖友求荣,自私自利,当然是坏人。”

“那对付坏人的人,算好人还是坏人?”

“好人……不对,也不能说是好人,也有可能是坏人。不对,看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是看他对付什么人,而是看他做了什么事。”田川似乎很满意自己这个答案,“所以说,你虽然对付了魏讽,但你做的事,让人恶心,所以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如果我拿到这一百两黄金,没自己留下,而是给了陈柘夫人,那我在你心里,算好人还是坏人?”贾逸笑吟吟地看着她,田川不笨,就是想问题太简单了。也难怪,一个从小在边疆长大的女孩子,对世事能有多少了解?

“那……”田川摇头道,“这笔钱来路不正,陈柘夫人是不会要的。”

“钱就是钱,不管在谁手里,都是钱,哪里有什么来路正不正之说。怎么好人的钱比坏人的钱更值钱吗,只要能用钱去做好事,管它是好人的钱,还是坏人的钱呢?嘿嘿,说什么圣人不饮盗泉之水,如果盗贼们将天下之水全尝过了,那圣人不就只好活活渴死吗?”

田川怔住,不知道如何回答。

贾逸眯起眼睛道:“这世上的事,并不是非黑即白。”

魏讽这笔竹杠,贾逸敲得蛮顺利的。从大牢里出来,刚到进奏曹,魏家人的一百两黄金就送来了。看来所谓的变卖家产,只不过是魏讽在夸大其词。一百两黄金,说拿出手就拿出手了,这姓魏的到底有多少钱?贾逸不禁后悔,开的价码有些低了。

一百两黄金,对于贾逸来说无疑是笔巨款,不过他并没有留下的意思。

跟蒋济大人汇报了此事之后,蒋济大人让他自行处理。贾逸已经盘算好了,三十两给陈祎,让他拿去分给那帮叫花子似的禁卫军,反正这老哥已经跟自己哭了好几次穷了;二十两分给进奏曹的书佐和虎贲卫,权当是个酒水钱,图个乐呵;剩下的五十两,给陈柘的遗孀。据说陈柘死后,他们连返乡的路费都不够。

杀陈柘,是奉命行事,贾逸并不觉得内心愧疚。只是偶尔,那个十三四岁少女的脸庞还会在眼前闪现。比她年纪更小的孩子,贾逸也杀过。崔琰灭族,贾逸曾眼睁睁地看到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被摔死在地上。那时候,他无动于衷。而现在……

自己的心肠真的变软了吗?还远不到三十呢,要是以后变得跟女人一样优柔寡断,可还怎么在官场上混下去,还怎么报仇?

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地走到了陈柘家门前。贾逸掂了掂手上的包袱,里面的五十两黄金在哗哗作响。笑了笑,他示意跟在身后的田川敲响了大门。

等了一炷香的工夫,大门才缓缓开启。披麻戴孝的陈柘夫人探出了头,看到是贾逸和田川,她似乎怔了一下。

贾逸将包袱放在了她手上,道:“拿着回乡吧。”说完即转身离开,刚走了几步,却听到陈柘夫人在后面喊道:“贾大人,请留步,妾身有要事禀报。”

贾逸转过身,右手按在腰间的长剑上,问道:“嫂夫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