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曲微茫(第2/17页)

图清江灯织局地点图图中标示 1.清初江宁织局所在地(明“汉王”府)。南面产织书友“尚方华衮”牌坊所在地。2.“竹桥小织造”,前身为明代的“供应机房”,入清以后为“江宁织局”的局外机房。3.为清初江宁织局的“倭缎织造机房”,具体地点在今三十四标细柳巷口。4.为乾隆三十三年后清江宁织造街署所在地。

曹玺死后不久,康熙皇帝亲下江南。此为康熙生平第一次也是大清皇帝首次南巡,足令天下震动。彼时江南有流言说,曹玺死得蹊跷离奇,康熙南巡与曹玺之死大有干系,但真相究竟如何,无人得知。

康熙皇帝至江宁后,即令曹玺长子曹寅协理江宁织造事务,以缵公绪。曹寅自十六岁起便入宫为康熙銮仪卫,后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15] 兼正白旗旗鼓佐领,久在京师任职,直到其父曹玺病重,才奔赴江宁视疾。他在御前行走多年,康熙对其极为信任,令他代管江宁织造公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正当人们普遍以为新任江宁织造将是这位皇帝心腹侍卫时,康熙却当众撤去了曹寅协理的差事,改由江苏巡抚余国柱兼理织造。康熙皇帝回京后,经过慎重考虑,委派正白旗包衣马桑格出任第二任江宁织造郎中。而曹寅也在处理完父亲曹玺丧事后,受命回京述职。

五年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皇帝再度南巡至江宁。与前次住在满城江宁将军署不同的是,这一次,皇帝竟是指名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再联想到第一任江宁织造曹玺病殁于任上、康熙亲至江宁致祭之事,以及堂堂江苏巡抚余国柱身为二品封疆大吏、一省长官,竟要亲自代理五品织造郎中一职,时人这才会意江宁织造并不仅仅是织造那般简单,它在皇帝心目中自有独特地位。而江宁织造官署与两江总督署隔街相对,也绝不是偶然。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廷党争[16] 延及地方,两江总督傅拉塔与江苏巡抚郑端因各自立场及利益不同而撕破脸皮[17] ,争上奏章弹劾对方[18] 。不久,郑端莫名死于任上。清廷迅即对江南官员进行了大换血,派宋荦接任江苏巡抚一职。又撤掉按察使高承爵,以王燕接替。江宁将军博霁改调西安,西安将军缪齐纳接任江宁将军一职。就连与地方军政并不相干的江宁织造,也立时更换了长官。而接替马桑格的,竟是首任江宁织造郎中曹玺之长子曹寅。

曹寅曾在父亲曹玺病殁后协理江宁织造事务,却又遭康熙皇帝当众撤职。当时金陵有传闻称,因为曹寅是庶出身份,并非曹玺嫡妻孙氏亲生之子,孙氏希望自己的儿子曹宣以嫡子身份接任江宁织造一职,遂以皇帝保母的身份出面加以干涉。最终结果是,康熙皇帝没有让曹寅接任其父之职,但也没有任用年方二十岁出头的曹宣。

没想到数年过去,曹寅竟能再度回到江南!

先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后,即调曹寅为苏州织造。到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两江总督与江苏巡抚相争,地方官员大换血,曹寅又调任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一缺则由其内兄李煦接替,实出人意料。且因曹寅早年已是御前二等侍卫,官阶正四品,比其父曹玺正五品官阶高了一级,由此成为江宁织造署的第一位织造“大人”[19] 。

此时的曹寅已今非昔比。他在京师时,着意与诸多名流来往结交,为此而不惜财力、物力。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起,曹寅便以纪念亡父为名,以当年曹玺在江宁织造署手植楝树为题,向天下名士征求图咏。这项工作持续了若干年,在曹寅执着而不懈的努力下,南北众多名士感怀曹氏孝心,均欣然为之“歌韵图绘”,在士大夫中传为盛事[20] 。

绘图者有:黄瓒、张淑、禹之鼎、沈宗敬、陆谬、戴本孝、严绳孙、恽寿平、程义,均是当世名家。

为之题写诗文者有: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顾贞观、吴伟业之子吴憬、方仲舒、顾彩、毛奇龄、杜溶、余怀、徐乾学、尤侗、王鸿绪、宋荦、王士祯[21] 、韩菼等。

这些人中,既有明朝遗民,亦有清廷新贵,却无一不是显赫一方的名士。《楝亭诗画册》由此而闻名遐迩,曹寅亦是声名远播。

既然曹寅今日之光芒已非其庶子身份所能掩盖,其人大可走文学侍臣之老路,以康熙对文学人才之重视,他日后成为朝中重臣,抑或封疆大吏亦不在话下。却不想他竟然回到江宁,屈尊就任专掌皇室缎匹的五品织造郎中,内中情由,堪可玩味。

上任后,曹寅先扩建了江宁织造署西花园,增修了西堂、西池、射堂等园林式建筑。又不惜重金招募名厨,令西园菜式、点心在短短时间内便声名鹊起,成为江宁一绝。

佳肴必配以美酒。西园佳酿均为黄酒,名声最著者有二:一是来自苏州的三白酒——三白[22] 者,盖以白糯米、白酒曲、白井水为原料也——均为十年以上陈酿,酒味鲜美,上口沾唇;二是超过五年的绍兴老酒,芳香醇烈,清冽甘甜。

美食不如美器。西园所有器具,均来自瓷都景德镇,由行家里手烧制,内中不乏大家之作,譬如花厅堂首所置焚香纹鼎,便是出自明末清初巨匠周时臣[23] 之手。

除了菜式、糕点、酒水出色外,西园还有一项,亦能在金陵独占鳌头,即戏曲。彼时昆曲盛行天下,曹寅到任江宁织造后,便设法延请当世曲师名伶,组建成曹氏家班[24] ,排演最流行的戏剧。

拥有饮食及戏曲两大法宝后,曹寅开始遍邀金陵大族或是客居本地的名流到西园做客。每每有文人雅士来访,亦是开筵宴客,排日延宾,酒赋琴歌,极尽热情款待之能事。不出两年,织造署西园便成了江宁一景,极一时裙屐之盛,几有应接不暇之势。因做客者多为文学大家及士林学者,西园俨然已有江南文化中心之势。

此时此刻,织造署西园中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这场旨在为内阁学士[25] 韩菼饯行的酒宴,荟萃了不少显宦名流,一如往昔。

文官有江苏巡抚宋荦、江苏布政使张志栋、按察使王燕、江南学政[26] 张鹏翮、江宁知府陶贲、上元县令刘思敬、江宁县令陈同等;武将则有江宁将军[27] 缪齐纳、副都统鄂罗舜、江南提督金世荣等。

甚至连远在镇江的京口将军董元卿也派了军标绿营[28] 总兵黄芳泰星夜赶至,代自己为韩菼送行。新上任的漕运总督王樑则派了漕标绿营千总朱安时引船队到金陵,专程护送韩菼及其所携《大清一统志》[29] 成书上路。江南军政要员缺席者,唯两江总督傅拉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