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昏暗的黎明(第2/10页)

“因为‘以后再说’的问题还有几个。好了,中也君,走吧。”

2

楼梯在中途转了一个直角,延伸到一楼。下面的房间和一楼大小相同,既没有窗户,也没有门。和上面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任何家具,黑色木地板上没有铺任何东西。只不过……我跟着玄儿,走下楼梯,到达楼下的一瞬间,不禁倒吸一口冷气,站住了。我被房间深处——北面墙上的样子所吸引。

“画!”我不禁叫出声,“这幅画,到底是……”

那儿有一幅大油画,收在黑色画框中。“第二书房”的墙壁上也有同样的画框。

“你觉得呢?”玄儿问道。

我完全被画上的奇异风景所吸引,目不转睛。

“这……那是表吗?”我反问道。

玄儿点点头:“是的,是表。”

“怀表?”

“啊,看上去是啊。”

这是一幅奇异的画——

大小超过100号,至少有120号吧。背景是暗紫红色,仿佛黎明前的天空。在画面中央,靠下方的位置上,画了一个圆形表盘。

是12个罗马字组成的陈旧表盘。表是反着放的,而且,整个表有点向上倾。银色的表框略微泛黑,几根同色的表链呈放射状、网眼状扩散到画面的各个角落。仿佛蜘蛛网一样……不,那形状怎么看都是蜘蛛网。银色表链编织成的巨大的蜘蛛网。那怀表犹如网中猎物,反之,也像是织网的蜘蛛。

“是6点半啊!”我突然注意到,“时针指示的时刻……”

“是的。太巧了,对吗?”

说起怀表自然想到了江南戴的那块。玄儿发现它掉在十角塔阳台上。因为坠落的冲击,指针停止工作,指在6点半上……这个巧合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到底这……) 玄儿走到画前,回头用眼神示意我过去。我听话地走到他身旁。

“看,中也君!这里有画家的签名。”玄儿指着画的右下角。

我仔细一看,那儿有一个见过的签名,不禁惊叫一声:“这和在东馆客厅中见过的《绯红的庆典》以及在北馆沙龙室中见过的《征兆》中的一样,是罗马字署名——Issei“是那个叫藤沼一成的画家?”

“是的。那个天才的著名幻想画家藤沼一成。我发现这个密室,看到这幅画时,也非常吃惊。因为我没想到在这样的地方居然会有藤沼的作品。”

“柳士郎特意在这儿挂了这幅画?”

“不,不是的。”玄儿摇着头,断然否定,“不是把画好的画运到这儿,而是让他在这儿作画。”

“啊?”

“你好好看就明白了。”玄儿再次指着画,“这个画框和画相接的部分,看!”

“啊!”

“这幅画不是收在画框里,挂在这儿,而是直接画在墙上。”

“直接画在墙上?”

“原本这个画框和第二书房中的那个‘只有边框的画框’是一样的。连象征蔓草的修饰都一样。本来这墙上只有同样的空白画框,画家似乎是在‘空白’部分直接作画的。”

“这么说……”我偷偷从侧面看着玄儿,“这也是‘以后再说’的问题之一?我想问这个奇怪画框代表什么,你说想象一下并不难,但我的确不明白……”

镶在藤沼一成的幻想画——要加上题名的话,可以是《时之网》什么的——外面的画框,宽约两米,上边框差不多有高个子那么高,下边框离地板10一20厘米。大小和“第二书房”中的画框一模一样。

“刚才我不是说了吗?”玄儿回答起来,“关于这里的关键性缺失。”

“缺失……是这里没有镜子那件事吗?”

“当然。”

玄儿点点头,向后退了几步,双手在空中画着画框的轮廓:

“墙上有这么大的方形‘画框’,中间是空的——黑色的墙板直接露出来。人站在前面,能看见什么?”

“只不过是什么……奇怪的空画框。”

“不是。看,如果墙上有这样的边框,一般应该装大镜子,不是吗?”

“镜子?”

“是的,镜子!但实际上并没有。即便认为那里有镜子,站在前面,也照不出什么,只能看见边框里的黑色墙板。如果再考虑这个房间的内饰和家具,因为站在它前面的人的背后也是同样的黑墙板,所以好像这个假想的穿衣镜里只照出了背后的墙壁,而没有照出站在它前面的人。你觉得呢?”

“啊!”

“也就是说这个空画框是作为‘照不出人影的镜子’建造的。”

“照不出人影的……”

“这和从这个宅邸里把镜子之类的物品彻底排除出去道理相同。实际会照出样子的东西都被排除出去。但另一方面,又在房间里设置了这种特殊装置,可能是希望通过偶尔站在它前面,多少能够体验到期待的‘不死性’的第三阶段——镜子照不出自己样子吧。”

“原来如此。”我慢慢地点点头,“我感觉有点明白。”

“同样的装置也建在了这个密室中。”玄儿再次看看墙上的画框,“本来这个画框也是‘照不出人影的镜子’。但后来藤沼一成在这儿作画。听说他是15年前,被邀请到这里。当时,在他逗留期间,柳士郎带他来这里,画了这幅画……”

我心想——柳士郎为何要这么做?这是理所当然的疑问。

他特意将一个陌生人邀请到这座充满秘密的宅邸的最深处的这间密室里,并让他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画框中作画……难道柳士郎真的如此醉心、着迷于藤沼一成这个幻想画家和他的作品吗?是这样吗?

“对了,中也君!”玄儿说,“你知道这个房间的位置吗?现在这儿是在西馆的什么位置?”

“这……”

看到我无法立即作答,玄儿再次走向墙上的画框。

“上面的密室与宴会厅的南边相邻。所以一楼的这个房间与第二书房的南面相邻。也就是说这个北侧的墙位于第二书房南侧墙的背后。”

“是吗?”

“还有,看那儿了”说着,玄儿从画框前方,向右横跨一大步,右手伸向墙壁。我终于注意到——在画框不远处的黑色木板墙壁上,有一个旧烛台。

“这个烛台……”

“和第二书房里的一样。除了左右相反,连和画框的距离都完全一样。”

烛台上并无蜡烛。玄儿伸手抓住烛台的支架部分。

“如果在这里竖枝点着的蜡烛——”说着,玄儿手腕向左一拧,“恐怕谁都不会如此转动烛台吧。虽然简单,但确实是很巧妙的伪装!”

随着玄儿的动作,烛台本身以墙壁中突出的连接部分为中轴,旋转半圈。玄儿重新握住支架,将烛台又转了半圈。当烛台转了一圈,回到原来位置时,低沉的金属声轻微响起,与此同时,墙壁上的画框活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