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陈玉龙的下落(第2/2页)

“那他开的那家咨询公司的信息您知道么?”我不肯放弃,“比如名字、地址之类的。”

胡旗帜答应帮我问问,半分钟后又拿起电话说:“张主编,问到了,叫嘉龙,郭嘉的嘉,中国龙的龙,嘉龙法律咨询公司。好像是07年年底开的,08年上半年就停业了。”

我再次问道:“那您知道具体地址么?大概的位置、街道名称也行,能不能再帮我问问?停了这么长时间,肯定早就注销了,我是没法找的。”

“我问了,大家也不是很清楚。”他顿了顿说,“不过有个人听陈玉龙说起过,他的公司离家不远。如果你知道他们家原来的位置,可以去那附近问问。他在S市也没混出什么名堂,回去之后,搬家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很大。当然,如果这几年房屋遇到了拆迁,那就真是不好找了,我也爱莫能助。”

我再三表示感谢。挂了电话,我开始回想陈玉龙以前的住处。01年到03年之间,我跟他关系很近,肯定是去过他家的,但想了许久,我也没能记起他家的位置。

回忆过程中,我也难免回想起自己那些年的经历:2000年,我刚刚大学毕业,旋即遭逢重大变故,险些被铺天的压力彻底击倒。我深入理解了各种社会规则,也见识了花样百出的卑鄙手段,更切身体会了人性的万千姿态。

我突然想起,那些年里,陈玉龙至少帮我打过十几次官司,协助我处理过许多法律事务。相关文件,我记得一直是存放在档案柜里的。那么,当年的文件里,是否会存有与陈玉龙个人有关的信息呢?

我连忙打开档案柜,把当年的文件资料一股脑搬了出来,我按照种类,将文件于书桌上分成四摞,之后便开始一一翻阅。在翻阅过程中,我逐渐注意到一件怪事:02年7月23号之后的文件资料全都不见了。我把档案柜翻了个底朝天,也没能找到丢失的部分。

当然,这并非当时的重点,所以我只是疑虑片刻,就迅速回到了对陈玉龙个人信息的搜寻之中。找到快九点,我终于在2000年10月的一份判决通知书背面,发现了一行已经开始褪色的字:

陈律师,造纸厂家属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本地有过一家颇具规模的造纸厂。九十年代初,因为城市扩建,加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造纸厂迁移至属县郊区。厂区拆除重建,职工家属院则留存至今,成为本地老人怀旧的去处之一。近几年,一直有造纸厂家属院拆迁的传闻,但因其住户过多,相关项目始终未能提上日程。

陈玉龙会不会还住在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