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案 池塘浮尸(第3/6页)

我开始鉴定剩下的虫子,酪蝇科的酪蝇幼虫(手部),丽蝇科的铜绿蝇(体表)。果不其然,出现了水虻科幼虫(颈部),还有一些不明状的体虱、蚤类尸体。不过,蚤类在4小时左右时却离奇复活了。还好我有个习惯,就是我研究过的昆虫就算仅剩尸体,我也会保留下来。所以,当它们就算活过来了,也能在我的掌控范围之内。

后来我才知道,蚤类生命特别顽强。若浸在水中12小时,大约1小时后便可以奇迹般地复活。浸水18~20小时,离开水之后4~5小时才能二次复活。只有泡水超过24小时,才会彻底导致脑死亡,而体虱在水中12小时左右就死了。

换句话说,刚才的蚤是4小时左右复活,以此为依据倒推回去,那它在水中的时间一定是18~20小时,至少不会超过24小时。那也直接证明了,尸体是在24小时之内被移动到池塘内。

每逢凭借尸虫推理案情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回想起师父对我说的话——当你觉得要成功的时候,越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分析下的任何可能性,一个小小的偏差或者是疏忽大意,将会带来难以预测的结果。

师父那时的眼神,我依然记忆犹新,我也相信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沉重代价。

果然,我整理好思绪,从头再来仔细推敲一遍,发现这个信息有特别大的漏洞。

首先,没人知道蚤是因为什么原因进入尸体,人为的可能性很大。其次,水龟虫的存在已经不容置疑。水龟虫是在人入水至少一天、多则两天的时间内便会侵入尸体,那么尸体在一天之内入水的可能性可直接被排除。

经过分析和详细整理,我成功推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由于毛蠓科在尸体上被抓获,所以尸体的入水时间是在4~14天。

第二,发现了酷似粪麻蝇和棕尾别麻蝇的幼虫,但由于水中尸体不能孵化成蝇的特殊昆虫性,暂时不能确定幼虫属性,估计是粪麻蝇或者棕尾别麻蝇,亦不排除两者皆非的狗血情况。(这是尸体浮出水面的重要信息,只要能够确定幼虫的属性,那么自然就能确定尸体浮出水面的时间段。)

第三,淡水中发现一只还未孵化的虫卵,很难确定其特性。(这是尸体入水时间的关键,只要确定了虫卵的属性,尸体的入水时间就能进一步精确。)

第四,最要命的一点是,我发现了一只体长6mm的金属蓝色虫子,它形状为椭圆形,触角的基部第3~5节赤褐色,棒节3节,末节最大,呈方形。前胸背板宽,前端窄于后端,后缘角钝圆,小刻点密生。足为赤褐色,腹部腹面全呈深蓝色。

想着想着,我又从实验台下的柜子里翻出一个瓶子,二者进行对比,居然一模一样!

瓶中之虫子是师父在病房中专门所赠,与我在杜飞车祸案中发现的虫子几乎如出一辙。

不过,这只虫子除了捕食其他种类的昆虫之外,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样。难道这虫子真的如我表面上看到的这样简单吗?我看了看时间,这个时候韩哥应该离开了命案现场,回到法医中心进行尸体解剖。百般无奈下,我只有带着资料和昆虫样本去法医中心问韩哥。

果不其然,我抵达法医中心时,同事告诉我,韩哥正在冷藏库解剖尸体。我换上法医工作服,进入他所在的解剖室。站在一旁,见他一脸严肃的样子,我生怕一个不小心惹到他,连大气都不敢出,更别说找他问东西。

韩哥根本没搭理我,仿佛我是个透明人,依然边解剖边喃喃自语道:“死者脖子上有黑色的印记,已经深入皮肤,并且发现了麻绳碎片,余下部位除了被虫子咬出的小孔之外,没有发现其他伤痕。初步断定这是死者致死的原因。”

“韩……韩哥。”我鼓起勇气打断了他,“我有个问题,能请教你一下吗?”

我赶紧将资料和样本给韩哥说:“你知道这两个样本的品种吗?”

韩哥将手上的工作停了下来,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我。

我太明白韩哥的意思了,二话没说,我带上自己的东西逃出了冷藏库,因为韩哥最讨厌被人打扰解剖工作。我拦了辆车准备回自己的小窝,突然一条消息进入我的手机:朋友,我知道你最近遇见了难题,我给你留了东西在你家门口——NASA。

我看着这条消息,久久回不过神来。NASA怎么知道我遇见了难题?付了车费下车后,我带着怀疑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去。结果,一个黑色的包裹正躺在门口。我连忙拆开包裹,里头仅有一个信封。

我打开房门并反锁上,然后打开了信封,信上写着:大头金蝇,丽蝇科金蝇属,成虫体长大型,侧额底部色泽较暗,上有金黄色粉被及黄毛,触角枯黄,第三节(中间省略)……3龄幼虫,体节前缘及腹垫均有顶端强化的多尖端小刺(中间省略)……口钩与咽骨腹角大体等长。(注:3龄幼虫与粪麻蝇和棕尾别麻蝇的幼虫极其相似。)

黄猩猩果蝇,果蝇科,体型较小,成虫体长2~4mm,黄或黄褐色。头具一对前曲眶鬃和一或二对后曲眶鬃(略)……卵具长呼吸角,幼虫纺锤形或圆柱形,近白色(略)……成虫喜腐败发酵味,往往在腐烂植物附近活动。

而且还有黄猩猩果蝇的产卵数与频率,附带一张关于温度与昆虫的发育时间的表格。

第一,与粪麻蝇和棕尾别麻蝇的幼虫极其相似的幼虫其实是大头金蝇的3龄幼虫。按照退蛹计算,没有化蛹的成蝇,这就是第一代。当时的天气预报的温度是27℃,发育成3龄幼虫需要3天的时间。但是,昆虫活动微环境的温度会有所上升,实际温度在30℃左右,那么大头金蝇发育成3龄幼虫需要2天的时间。

尸体处于水中分为6个阶段,分别为新鲜期、漂浮早期、漂浮期、进一步腐败期、漂浮末期、沉默残存期。值得注意的是,新鲜期尸体上只会存在一种昆虫,那就是水龟甲虫。但是,尸体上面出现的昆虫种类超出了我的预想,明显已经超过了新鲜期。

一两天之后,尸体就会肿胀而漂浮在水面上,达到漂浮早期,这就为丽蝇寻找到尸体提供了条件。所以,只有在漂浮期的时候,丽蝇属才会在尸体上产卵。所以,我们发现尸体的时候正处于漂浮期。

也就是说,尸体上浮的时间也就是上浮早期的时间是在3天前。

第二,那只虫卵是黄猩猩果蝇的虫卵。由于水中尸体不能化蛹的特性,所以不难得出黄猩猩果蝇已经完成了一个世代。黄猩猩果蝇在30℃时,从幼虫发育至成虫的时间为165小时,换算下来就是6天左右。也就是说,尸体的入水时间精确到4~6天之前。最终结论是:尸体的入水时间在4~6天之前,上浮的时间是在3天前。因为上浮时间确定,所以往前推,尸体的入水时间是在4~5天前这两天之间。